分享

毕业30年返校(京山分院)观感

 鄂中京山 2020-08-15

4月30日中午11时许,车队进入孙桥镇,看到梭罗河的那一刻,群情激奋起来,一声声欢呼,在驶入京山分院大门的那一瞬间,心跳加快,想到同样的情景,发生在1978年的3月16日上午,34年零45天,光阴荏苒,如白云苍狗,谁能相信人生已悄然有过如许的四季更替。京山的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好像就在我们走近京山县城的那一刻,雨水不失时机地前来迎接我们,好像久别的亲人重逢,忍不住泪水涟涟,让我们在雨水里搜寻往日留下的痕迹。感谢京山人民为我们完整地留下所有的景致,令我们一步一景,步步惊心地堆砌着残存的记忆,感到从前的许多往事都与今天有了很大差异。

那时的交通,基本靠“走”。从校园到县城,单程20里,现在想来有些怀疑。在谷歌地图上一量,从孙桥到县城,赫然标示10.2公里。想当年,就为照张相片,为发封电报,为买件日常用品,都会毅然决然,不惜长途跋涉,来回40里路步行,哪怕有辆自行车,或是搭一辆顺风的拖拉机,都是不可多得的奢侈。而今的我们,动辄以车代步,却再体会不到用步伐量出的一路风景,体会不到在漫漫途程中与我们步步相伴的对前程的憧憬;双腿是顾惜了,却再不能享有那种健步如飞的体魄,再不能感受那神采飞扬的活力。
    

那时的通信,基本靠“手”。不要说手机,就连一部普通的电话都很难找到。整整4个月,120多天里,所有与外界的联络,都是以手执笔,一笔一划地写在信笺,与外界交换讯息,传递思想、情愫与感怀。每当信函装入信封,就满怀期许地投入信箱,留在身边,是一块心病;一旦寄出了,就像寄走一颗心,每天惦记着,盘算信去信回的时间。而今的我们,心到人到,随身拨号,就能四通八达,连接全球。打开电脑,能上QQ,能通MSN,有语音,有画面,相见相闻只在须臾。距离缩短,空间变小,电波实时通达,信息无比快捷,却再没有笔间纸上的从容和迟疑,再没有字里行间的斟酌与玩味,感受不到那熟悉的手迹所能传达的脉脉情怀,感受不到信笺上突然发现点滴泪痕的激动与凄迷。

那时的精神生活,基本靠“口”。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每当夜里十点熄灯,所有人都安卧就寝。30来个年轻的生命,将息在一个偌大的教室,床铺上下相联,气息左右相通,激情四溢,难以平复。在一片黑暗之中,唯一可以享受的是听一位擅长语言艺术的同学讲故事,如同古时评书人口口相传一段经典传奇。而今的我们,可以看电视,打游戏,行有MP4,卧有手机3D,E本在手,网络随处,却再也不能回到那时的场景,尤其在这阴雨绵绵的春季,窗外凄风苦雨,室内一片黑漆。例行的故事会定时开始。个个圆睁双目,静屏呼吸,那曲折往复、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时而令人毛骨耸然,时而使人情思无限。
    

那时的情感生活,基本靠“瞅”。刚刚从十年动乱中走出,思想受左倾残余的禁锢。没有大幅的美女广告,没有谈情说爱的电影电视,而美之心无法禁锢,有情心声难以言表。一旦生出爱慕之心,只能对心仪的异性行注目礼,或有钟情所在,则在一公里外双目凝视,企图启动心灵之窗,以眉目传情。而今的后生晚辈们,谈情说爱,只需发信息,留电话,一个约定,一顿晚餐,就能陈情表意,几番交流就能把一生敲定。但却少去了情感生活中从视觉到心仪、从秋波暗送到两心相许的完整过程的妙曼与美好,失却了视其容颜、望其气质、闻其声音、观其举止,由此生出千种猜测、万种遐思的全部经历的宕荡与颠倒。
    

总而言之,岁月走过,社会发展,一切都变化了,令人目不睱接也好,令人瞠目结舌也好,都是不容忽略的事实。离开京山之后,30年同学聚会告一段落。当我回到工作岗位,整个人也如醉后初醒,大梦方觉,重新回到现实中来。可喜的是,如同那天太阳镜遗忘,餐厅的服务员捡到,第二天就由韩大方转交给我。遗落的上衣,也有信息传来,不久将从京山寄到我手。感叹世上还是好人多,在此,谨祝愿所有未及一一告别和得见真颜的同学亲朋一生平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