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的雅号▪富水春

 鄂中京山 2020-08-15

“富水春”,又名“富水酒”,是古代山南郢州所产的酒。郢州又称“富水郡”,治所在今湖北省钟祥县。据唐朝李吉甫撰著的《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一·山南道二》记载:“郢州,富水。本江夏郡云杜县之地。周地图记曰:“蛮人酋渠田金生代居此地,常为边患,梁普通末,谴郢州刺使元树讨平之,因置新州。”后魏废帝二年改为温州,因温水为名。隋末废温州,县并入安陆郡。武德四年,京山县重置温州。贞观十七年废温州,与常寿改置郢州。”郢州下辖三县:长寿,京山和富水,州治在郢中(今湖北省钟祥市)。《新唐书·卷四十·地理四》也记载道:“郢州富水郡,本竟陵郡,治长寿。贞观元年州废,以长寿隶鄀州,十七年复置,治京山,后还治长寿。土贡:纻布、葛、蕉、春酒麹、枣、节米。”朝廷要求郢州贡奉春酒麹,当然是郢州制曲酿酒技术高超,郢州的酒也必然不同一般了。唐玄宗时代官修的《大唐六典·卷一五·光禄寺·良酝署》记载道:“今内有郢州春酒,本因其州出美洒。初,张去奢为刺史,进其法。今则取郢州人为酒匠,以供御及特宴(燕)赐。”

张去奢可不是一般人物,他是唐玄宗姨母邓国夫人之子,即玄宗表弟,而又娶了唐玄宗的女儿常芬公主为妻,成了玄宗的女婿。大约正是这层关系,皇家酒坊也为其改名为“郢酒坊”,“郢州春”酒也自然变成名扬天下的美酒了。后来到了唐玄宗天宝元年,也就是郢州置为州九十八年后,又再次被废,改郢州为富水郡,郡治仍在郢中,辖长寿、京山、富水三县未变。只有地名改动,以“富水春”取代了“郢州春”。宋朝诗人苏轼在《仇池笔记·卷上·酒名》中写道:“《国史补》云:‘酒有郢之富水春,乌程之若下春,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春,剑南之烧春。’”但是,唐朝李肇著写的《唐国史补·卷下》在记述当时名酒时写的是:“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河东之乾和薄萄,岭南之灵谿、博罗,宜城之九酝,浔阳之湓水,京城之西市腔,虾蟆陵郎官清、阿婆清。”李肇并未直接将郢州酒称之为“富水春”只称之为“郢州之富水”,这也可以判定“郢州酒”和富水有很紧密的关系,“富水春”也就是“郢水春”新名号。

在唐朝,“郢州春”酒又名“郢水春”、“郢水醪”,其酒直到明朝还十分出名。明朝嘉靖十八年,明世宗从京师躬亲钟祥拜谒显陵,行祭祀大典,就钦点郢州佳酿为御用酒,还将郢州春赐名为“满殿香”。明朝顾起元也在《客座赘语·卷九·酒三则》中记载道:“余性不善饮,每举不能尽三小琖,乃见酒辄喜,闻佳酒辄大喜。计生平所尝,若大内之满殿香,大官之内法酒,京师之黄米酒,蓟州之薏苡酒,永平之桑落酒,易州之易酒,沧州之沧酒……无锡之华氏荡口酒、何氏松花酒,多色味冠绝者。”也提到了宫廷中的“满殿香”酒,这也能证明郢州佳酿仍然是“色味冠绝”的美酒。

在古代诗词中,将“富水春”入诗词的很难找到,“郢州春”、“郢水春”也是如其。只有《全唐诗》收录有晚唐李德裕题为《述梦诗四十韵》的五古诗提到了“郢水醪”。这首诗在唐朝白居易和宋朝孔传先后撰著的《白孔六帖·卷十五》中也引用道:“李德裕《述梦》诗云:‘荷静蓬池脍,冰寒郢水醪。’”原诗有注曰:“凡学士初上,赐食,皆悉是蓬池鱼脍。夏至颁冰及酒,以酒味浓,和冰而饮。禁中有郢酒坊。”李德裕,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他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他在唐文宗太和年间和武宗会昌年间两度为相。他的《述梦诗四十韵》的五古长句,是他第一次作相后被罢免,贬为浙西观察使时所作,并自序所谓“忽梦赋诗,怀禁掖旧游”,他在诗中写道:“静室便幽独,虚楼散郁陶。花光晨艳艳,松韵晚骚骚。画壁看飞鹤,仙图见巨鳌。倚檐阴药树,落格蔓蒲桃。荷静蓬池鲙,冰寒郢水醪。荔枝来自远,卢橘赐仍叨。”全诗共四十韵,八十句,并对多处诗句作注,在“荷静蓬池鲙,冰寒郢水醪。”两句后注道:“每学士初上赐食,皆是蓬莱池鱼脍,夏至后赐及颁烧香酒,以酒味稍浓,每和水而饮,禁中有郢酒坊也。”宋朝计有功撰著的《唐诗纪事·卷四十八》也收载有这首长诗和诗人的自注。称“郢州酒”为“郢水醪”,也验证宫中有“郢酒坊”。因篇幅限至,本文也只能引用诗中的六韵,十二句诗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