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山碑刻拓片(之六):为恳示勒禁宁民杜害事

 鄂中京山 2020-08-15
碑高1.35米,宽0.62米,厚0.16米,青石质。刻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碑存京山县宋河镇石人山村。
 
笔者2004年6月9日考察拓碑
  
【原文】
 
奉宪示禁
 
署京山县正堂加五级纪录五次张为恳示勒禁宁民杜害事。据石泉团民王迟相、余盛远、徐盛际、谢朝升、余盛朝、顾兆武、李天民、张宗邦、陈迎辉、陈尔高联名称:身等住居山冲,田少山多,全赖蓄植树木、柴草变卖纳赋养命。口遭外畈民众,不思物各有主,山资有粮。春夏採蒿为名,不论草木萌生之时,身等蓄植之物,一律遭其探割,践踏青苗不堪;秋冬砍割柴薪,不顾果木口口之时,口口侭意割伐杂粮,有种无成,居心损人利已。民赋何出?果木柴草即赋命之源,遭其砍割,目睹心伤,无如畈民团众云集,口口口口口口居口呈口敢谁何?因于三十七年山民余展相以夥众毁伐其控,经前舒宪审断,将畈民责罚,并出示严禁。四十七年山民周口口又以畈民夥割凶殴又经控究施,李仪廷等请示严禁,迄今示久。本年三月内复夥众强割殴伤,秦在廷又经控深究,经陈甫得等请恳销案。伏各案俱由强砍夥割起祸,山民往口口口口口,今蒙宪销结示久,仍复起控,身等赋命难以措齐,邀宪恩恳示勒石严禁外,畈民均不许带刀进山,樵采砍割果木,虽落叶乱草,亦是业户取山钱口口口口赋命之资。庶物各有主,据此,除出示严禁外,合行勒石永禁。为此,恳仰县属诸民人等知悉,嗣后畈民不许带刀进山,樵采草木,即使落叶乱草,俱系业主赋命。明示之后,倘敢仍蹈前辙,许即指名赴县具禀,以便按律究治,决不宽贷。勿违特示。
 
石泉、高口团山民张国太(等51人姓名从略)同立。

乾隆五十八年五月二十九日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