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屈家岭遗址的十年故事

 鄂中京山 2020-08-15

屈家岭遗址在屈家岭哪里?在2007年,对于大多数生活在屈家岭的老百姓来说,这似乎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那时,屈家岭遗址所在地的屈岭村对外道路极其闭塞,只有一条青山坡路直通汉宜公路王家山桥。这条村道不过3米宽而已,错车都十分困难,屈家岭遗址在屈家岭当地一直也默默无闻。

2002年五三农场更名为屈家岭管理区,正是因为屈家岭遗址文化。可是仅仅是更名而已,没有带来当地的屈家岭文化热,古遗址似乎仅仅停留在历史教材上了。而我最早知道屈家岭文化遗址也是通过2003年版本的荆门历史教材《荆门历史》一书,通过初中三年对历史的学习,我对屈家岭遗址兴趣渐浓。初三校内住宿时的一次夜里,室友偶然说起了屈家岭遗址在青山坡附近,附近的村民就在遗址周边放牛,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在中考结束之后的暑假,在2007年我第一次踏上寻找屈家岭遗址的路程。可是我只在今天的毛岭村路口看见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牌竖立在农田渠边,铁牌上模糊可见中国古人类文化7个字。我当时在想,眼前的毛岭村就是地方教材记载的屈家岭遗址?这次探访我失望而归。

屈家岭遗址古柏

现在回想这块铁牌被竖立在毛岭村口,它并不能指引正确的方向。不过稍微懂点屈家岭遗址群分布常识的人,也不可否认毛岭也是屈家岭遗址的石器采集点之一。这里出土过磨制石具,但是它不能代表遗址核心区域所在地的屈岭村。

2007年屈家岭遗址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甚至连我这个屈家岭本地学子也要苦苦寻觅而不知所然。

2008年高一暑假,我再一次寻找屈家岭文化遗址。这次通过下洋港籍阮观荣先生编写的《故乡情结下洋港》一书获知,屈家岭遗址是在园艺分场建设大队屈岭村,也通过《荆门历史》一书确定了遗址的地标千年古柏。在毛岭村我通过询问一位年轻的村民得知,古遗址在青山坡路,而不是在农大路上的毛岭村,于是我骑着自行车上了青山坡路。当行驶到石龙干渠桥,我远远的发现古柏就在我现在地处的石龙渠道桥农田东侧200米处,于是我下车步行穿过齐腰的玉米地,数百步后,我跨越过位于石龙干渠上的渠道闸,突然感到惊喜,这个闸就是《荆门历史》屈家岭文化遗址里插页的图片啊!屈家岭文化遗址第一次发掘现场已经近在眼前了,顿时心潮澎湃,这个中国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就这样第一次走进我的精神世界。当我看到那块在古柏旁边的京山县政府竖立的1956年湖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时,这种惊喜的感觉让我头脑一阵眩晕,在2008年遗址所在地屈岭村尚处于对外道路闭塞的情况下,我一个高一学生穿过齐腰高的玉米地,闯进了这个史前文化,真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此次探访成功屈家岭遗址后,我没有进入屈岭村,因为天色已晚,匆匆离开了,因此错过了深度了解屈家岭遗址地形地貌的机会

这之后的好几年我在荆门市区读高中在也没有时间进入古遗址了。

石龙干渠跨越青木档河

直到2012年12月我回去了家乡实习,时值屈家岭遗址管理处成立,遗址也启动了规划,这又一次引起我的兴趣了。在大学期间我阅读了中科院考古所张云鹏先生的《京山屈家岭》考古报告一书,荆州博物馆名誉馆长张绪球所著的《屈家岭文化》一书,季羡林先生主持编写的《长江流域文化研究》丛书关于屈家岭遗址文化的章节,这三本专著的阅读使我能较为全面的了解屈家岭的这处古遗址的价值。

2013年1月一个偶然的机会,荆门来屈家岭工作的同事约着一起去屈家岭走马观花看看,我给她们推荐的第一站就是屈家岭遗址了。带队的是老陈,我们一行人又一次来到屈家岭遗址,见到当时修的青木亭,还在领队的老陈指引下看到屈家岭文保的界桩。一行人走走看看,整个遗址中心区域是逛完了,屈家岭遗址的地形地貌也在这次给了我直观的感受,之前我都是看的屈家岭的航空摄影图和测绘地形图,这次带着地图来解读遗址聚落,感悟不一样。但是2013年我们一行人能看到还是最初的农田田园景观。  

2017年1月我又一次带女朋友踏访屈家岭遗址,随着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遗址核心区对公众的宣传也得到一定的改善。是遗址核心区的的考古大棚展示发掘现场,这次之行有亮点有看头,不过要看屈家岭文物最好的选择还是博物馆。

在建的屈家岭遗址博物馆

在武汉读书期间我多次前往湖北省博物馆屈家岭展厅,欣赏屈家岭出土的陶器、骨针、祭祀器具。在2011年,我在荆州实习期间也前往荆州博物馆,在一楼展厅探望屈家岭遗址文物。遗憾的是,我自2015年几次前往荆门市博物馆,荆门博物馆至今没有布展屈家岭遗址文物,而是展览了沙洋包山楚墓、郭店楚简、战国女尸、东宝区龙王山新石器遗址文物,荆门市300万市民引以自豪的屈家岭遗址文化,在荆门博物馆苦苦寻觅也不见踪迹。

自2007年初三毕业第一次寻找遗址,到2013年古遗址迎来开发建设的春天,再到2018年我在屈家岭遗址遇见遗址管理处的罗祖俊处长(双方做了简短的交谈),十年探访遗址路漫漫。十年间我也从一个初中青涩少年,蜕变为一个早已远离屈家岭小城的青年。

京山市档案局

为京山建档打造京山历史文化百科全书

欢迎提供稿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