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感于“斗子文逃富”

 鄂中京山 2020-08-15

近翻史书,读到“斗子文逃富”的故事,联想实际,感触颇深。春秋时期,楚国有位大夫叫斗子文,因为为官廉洁奉公,政绩突出,楚成王多次要嘉奖他厚禄,他深感不安,每次都借口逃避而不领取。这又是为什么呢?《国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人谓子文曰:“人生而求富而子逃之,何也?”子文曰:“夫从政者,以庇人也。人多旷者,而我取富,死无日矣。我逃死,不逃富。”

  

斗子文的意思是说,对一位从政的官员来说,应该以庇护老百姓为己任,而不妄取厚禄和不义之财。现在,许多老百姓还达不到温饱的水平,我假如妄取不义之财,那就离死日不远了。不取成王奖金厚禄,我这不是“逃富”而是“逃死”呀!

  

《国语》中并没有记载楚成王要赏赐他多少厚禄。其实,斗子文做官食禄,并不为过,但其可贵之处在于:他认为当官就应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自己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是为官应有之义。眼下穷苦百姓太多,说明自己并没有尽职尽责,所以拒不接受楚成王的嘉奖,认为这是利用他人之旷而妄取的不义之财,其他官员都荒废不干正事,我干点事,就奖励我,这是不义之财,“死无日矣”。身为楚国大夫的斗子文,即使因政绩突出受到重赏也是会被老百姓所接受的,可他却没有那么心安理得,因为他看到了民间的疾苦,考虑到了可能会因此而拉大的贫富差距,更深谙国家命运同个人前程的关系。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政绩、财富和荣辱,树立怎样的政绩观、财富观和荣辱观,斗子文的言行无疑具一是“苦节”,即苦于节俭。文中说:“苦节,贞凶。”意思是说:以节为苦是很危险的。何以如此?因为苦节“不可贞”,不能持久,易于变奢。不论古今,大凡苦节者,其“节”,皆非出乎内心,甘愿如此;而是由于私欲过高,心慕奢侈享乐而手中缺钱,一时难以做到,只好不得已而“节”之。一旦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便“小富即奢”,甚至“未富先奢”。如此之人古代很多,今天也不少。君不见,时下有些人在条件差时先是苦节;条件稍好便奢侈腐化,沉溺享乐;最终难免腐败堕落,身败名裂。事实反复告诉人们,“节俭则昌,淫逸则亡”是一条规律。

二是“安节”,即安于节俭。《易》书中云:“安节,亨。”意谓安于节俭生活,能够遇事顺通。安节之“安”,即心无奢求,不受物诱,安贫乐道,安守本分。安节与苦节不同,完全是出于内心自愿,是一种良好习惯和高尚德行。因此,它能够持之以恒,始终如一,不以穷富为转移。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云:“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安节者能够“小富即安”,知足常乐。古训“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当然,所谓安节,不是指居安忘危,盲目享乐;也不是指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追求,得过且过;而是指人生于世,做人高标准,永存“上等心”,生活低要求,安享“下等福”。显然,如此安节是一种高尚的思想境界。

三是“甘节”,即甘于节俭。这是人生的一种至高境界。古今甘节之士,节而为乐,俭而为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甘于淡泊,永葆俭德,实在可敬有极强的警示意义。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感召和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在苏南迅速崛起,农民住上了别墅、开上了小汽车、领到了退休金、过上了连城里人甚至外国人都羡慕的富裕生活,成为全国闻名的首富村。吴仁宝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奋斗了近半个世纪,按理说,他享受怎么高的待遇都不为过。可是,吴仁宝却没有这么做。他一直信守着他30多年前立下的“三不”诺言:“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不拿全村最高的奖金。”作为华西村的带头人,他生活十分简朴,出差住小店、吃方便面,不陪客,滴酒不沾,一直享受着低于村办企业管理干部的工资。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的为民情怀,最终赢得了全村群众的拥戴,赢得了党和政府的信赖,成为全国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一个人,尤其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如果以追逐享乐为人生目的,追求高待遇、高收入,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就会成为金钱的奴隶,欲望无限膨胀,就很容易走上腐化堕落的道路。相反,如果以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就会时时处处以关心群众的冷暖为出发点,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计较个人得失。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人民群众的公仆,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做到清正廉洁、牢记职责、不辱使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彰显新时期领导干部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风貌,与百姓水乳交融,患难与共,形成凝聚万众心灵最有感召的力量!

京山市档案局

为京山建档致力打造京山文史资料库

欢迎提供稿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