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申包胥的籍贯与伍子胥的逃吴路线

 鄂中京山 2020-08-15

刊名:湖北文献  卷期:第75期  出版时间:1985-04-10

京山乌龙河三闾桥

一、前言

先贤申包胥,都知道他是楚国大夫。在春秋时,楚是大国,乃人文薈萃之地,凡有贡献於国者,而以楚人称之,多不记籍贯或出生地。伍子胥逃吴路綫也各说不一,究竟申包胥是何处人,伍子胥从何处逃入吴国,文献中所记,各说各话,又好像各有所本,指证歷歷,读者难免不坠入五里雾中。为明究底,特將文献中已有之记述,选其要者摘录於后,以就敎各鄕长先进及学者专家,期能以歷史考证而正史实。

二、摘录文献记载:

㈠杨昌时鄕长写伍公子胥事略一文中:「……伍公名员,后因家难奔吴,吴王赐以申地居之,故又称为申胥焉……间关远出避祸,涉水跋山,由宋而郑,再逃至吴国。誓愿报此不共戴天之仇,园閭用之以兴,吴国因之而强……因夫差刚愎自用,未能纳公忠之諫,反赐属鏤使自尽,悬其头於球门之上,投其尸於吴江之中。」(文献二十八期三十八页)

㈡杨继武鄕长在「山河恋」一文中所写:「监利(古名容城)县,地形狭长,长约二百华里,平均宽度约五十里……伍子胥(监利人)申包胥(江陵人)一在监利极西,一处江陵极东,现在伍家场有伍子胥祠堂,申家场有申包胥祠堂,两个祠堂相距仅五华里,监利县城拱门口有「伍子胥故里」石碑,立碑人为「梁淸沂」未审建於何时,余家埠南面,靠近白湖边,民国三十八年还有伍子胥读书亭在。」(文献三十八期六十四页)

㈢王宪斌先生(已去世)在「閒话京山」伍、名胜古跡一段中所写:「太山庙,俗太神庙,在县城的小东门外约一华里,內中供奉者未知为谁,西侧为申公祠卽申包胥,榜曰:「制楚功臣」春秋祀之,內塑申公坐像,粉面白鬚,状极威严,旁塑铜质大刀一把,长约六尺,重三百余斤,为申公所用之遗物(想係后人伪造),祠前竖有「楚大夫申包胥故里」石碑,高四五尺,其附近后后裔甚多,按申包胥事楚平王为大夫,臣费无极善谗,譖太子健,劝平王父纳子妻,太子太傅伍奢(今监利人),极力諫阻,平王怒,下奢狱,欲斩草除根,迫奢函招把守樊城之二子、伍尙、伍员(卽伍子胥)回京(卽京剧中之樊城下书),子胥见书中含有逃亡外家四字,知为不妙,不愿回京,其兄不违父命,只身回京,父子同被处斩,子胥擬逃至吴国求兵,为父兄报仇,中途遇申公(卽平剧中的路会),因二人极友善,各遂直言目的,申公为顾全友谊,纵其逃走,只说:「你能覆楚,我能復楚。」后伍子胥果然向吴班兵伐楚时,楚平王已死,子胥在一怒之下,掘墓鞭尸,公乃赴秦乞师復楚,当时秦王不允,公在秦庭哭七日七夜,秦王感其忠义,始出兵復楚,其功业照耀史册,所以后人建祠纪念。山河恋一文中申包胥为江陵人有失史实。(文献三十九期四十七页)

㈣邹子珍鄕长在坚利伍、申、王、平、常五公事跡纪略一文中写:「吾独爱本县春秋时之申、伍二贤,……按伍、申故里,地名申伍家场,距县卅余里,至两姓人烟稠密,风景依旧,居地三面环陆,一面临水,两贤陵墓环境淸幽,苍松翠柏,高达云霄,饶有胜槪,县治门前,尙留有读书大楼,陈设书砚,古气盎然,堂中悬大铃,时与寺庙钟声相应,登楼俯视,全县在目,县北四十余里之卸马河,为由楚入吴孔道,当日伍出昭关时,曾会聚此地,临別互道珍重,各行其是,史载申对伍言:「子能覆楚,我能復楚。」与哭秦庭之状,至今回忆,忠孝之忱,千古可风。」(文献四十期八十七页)

㈤王軼猛鄕长写:「月是故鄕明」一文中也谈到:「春秋时伍子胥的父兄被楚平王寃枉杀害,为报父兄之仇,便向吴国逃,由楚到吴,昭关为必经之地。……伍子胥是那里人「监利人」不错,他的家就在监利县西北,申包胥哭秦庭也是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申包胥是伍子胥的好朋友,伍的父兄被害,逃走前对申包胥说:「我誓灭楚国」申包胥说:「我誓復楚国」……说故事的人总不要忘记加上:申包胥也是监利人,他的家就在监利县北门外。」(文献五十八期八十九页)

三、史实参考:

㈠申包胥——春秋楚国大夫,姓公孙,名包胥,封於申,故號申包胥,本与伍员善,员將出亡谓包胥曰:「我必覆楚」包胥曰:「我必存之」及吴师伐楚入郢,包胥入秦乞师,依墙而哭,七日不绝声,哀公感其诚,出师救之,吴兵退,昭王復入郢,赏功臣,包胥逃而不受。(辞海下册一九六七页)。

㈡伍子胥——春秋楚人,名员,父奢、兄尙,为平王所杀,子胥奔吴,仕行人、佐吴王闔庐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时平王已卒,子胥掘墓鞭尸,以报父兄之仇,闔庐伐越,伤指卒,子夫差立,伐越大破之,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諫不听,其后屡请谋越亦不纳,太宰嚭得越贿谗之,夫差赐子胥属鏤之剑曰:「子以此死」,子胥谓其舍人曰:「抉吾眼悬请吴东门,以观越人之入”灭吴也“」乃自剄死,后九年越果灭吴。(辞海上册一九八页)

㈢申——国名,周时封伯夷之地於申,春秋时灭於楚,故城今河南省南阳县北。

㈣郑——国名,今河南省新郑县,春秋时为郑国,战国时为韩所灭,今河南中部黄河以南皆其地。

㈤宋——国名,在今河南省商丘县以东,至江苏省铜山县以西之地。

㈥吴——国名,①周初泰伯居吴,在今江苏省无锡县梅里,后传至夫差,为越所灭,③吴山,在浙江省杭州市治,春秋时为吴南界……上有伍子胥庙,故亦名胥山,④吴城——今江苏省吴县城、吴越春秋、吴王闔庐使伍子胥相土赏水,造作大城,亦曰闔閭城。(摘段)

㈦昭关——山名,在今安徽省含山县西北,一名山峴山,因山为关,春秋时为吴楚往来之衝,伍子胥逃楚,及取道如此。

註:有以上之参考,更使读者知道春秋时,申、郑、宋、吴国与国间之地理关係位置,以供读者参考,更易瞭解伍子胥奔吴路綫之梗槪了。

四、如何各说各话的分析

㈠申包圣的籍贯:杨(继)文说:申包胥是江陵人,申家场有他的祠堂。邹(子)文说:申伍故里在申伍家场,距县城三十余里。王(軼)文说:他是京山人,他的家在京山县城小北门外一华里处,有申公祠,祠內有塑像,粉面白鬚,状极威严,並有铜质大刀一把,祠前有「楚大夫申包胥故里」四五尺高石碑,其附近申氏后裔甚多。

笔者也是京山人,完全同意王文说法,申包胥確实是京山人,並提出以下四事作为证据。①现在申公祠及塑像在抗战时被敌人所毁,大刀已被盗,但「楚大夫申包胥故里」石碑,仍然竖在原处未动,可为铁证。②申氏后裔如申伯约(陷大陆)等人皆知识份子,与笔者友好,每谈及先祖事蹟,不胜眉飞色舞,倍感光荣,以家藏宗谱被毁为憾也。③京山县实施地方自治时,城內外地区命名为城关鎭,胜利復原后,行政区重划,原城关鎭改名为包胥鎭(因申包胥故里而命名)。內政老档案中很可能有案可査。④最近从京山来人谈,匪已在重修京山县伪县誌,对申包胥事蹟亦有记述,不过藉此以 申包胥的籍贯確实是京山,而不是江陵或监利。

㈡伍子胥故里也说法不一,邹(子)文说:按申伍故里在申伍家场,距县城三十余华里。王(軼)文说:伍子胥监利人,他的家就在监利县西北。杨(继)文说:现在伍家场有伍子胥祠堂,监利县城拱门口,有伍子胥故里石碑,立碑人为梁淸沂。

笔者不悉监利地形,有竖「伍子胥故里」石碑的地方,而且能將立碑人的姓名都能淸楚的记下来,他的故居在拱门口,总是比较眞实的,至於读书楼或读书亭等地名,就不必实际去瞭解了

㈢伍子胥逃吴路綫:邹(子)文说:县北四十里之卸马河,为由楚入吴孔道,当日伍出关,曾会聚如此,临別互道珍重,各行其是。王(宪)文说:从樊城擬逃至吴国,中途遇申公(未指地名),因二人极友善,遂直言目的,申公为顾全友谊,纵其逃走。杨(昌)文说:间关远出避祸,涉水登山,由宋而郑,再至吴国,王(軼)文说:伍子胥的父兄被楚平王寃枉杀害,为父兄报仇,便向吴国逃,由楚到吴,昭关为其必经之地。

笔者以为伍子胥逃亡前,是在樊城把守关隘,樊城北方是申包胥封地申(今河南南阳)两人情意深厚,不会对他不利,当然先逃到好友处避几天祸,再作下一步行动打算,所谓路会,应该就是南阳,两人相聚后,各遂直言,各表目的后,申为成全伍的报仇之愿,不予阻止,促成到郑国去(今河南郑州地),在南阳东方,再受郑国的协助,逃出昭关(郑州以南,今安徽境內之含山县西北)。王(軼)文也说:昭关是逃亡必经之地。若如杨(昌)文所说:先由宋而郑(宋在今河南商丘县以东至江苏省铜山县之地)。如到宋就已入吴国之境,就不必折回郑,冒混昭关之险,史载昭关为春秋时吴楚往来之衝,伍子胥逃楚奔吴,及取道如此。因此笔者肯定伍子胥逃楚奔吴,由樊城到南阳,由南阳转郑州,南下入安徽省含山县,冒险出昭关,再东去江苏之无锡,已抵吴京,佐吴王闔庐伐楚,是比较正確的路綫。

㈣附谈吴子胥的姓名及陵墓:杨(昌)文说:伍公名员,后因家难奔吴,吴赐以申地居之,故又名申胥焉,古以国为姓,史亦有载,伍子胥本姓伍,也姓申,故邹(子)文称,申伍故里,申伍家场、申伍读书大楼,实为伍子胥一个人,而贤陵墓之说,申包胥是京山人,封於南阳,不会死在监利,伍子胥虽监利人,诚於杨(昌)文所说:死於吴国,投其尸於吴江,不可能有两贤陵墓存在於监利的可能。

六、结后语:

先贤申公包胥是位忠君爱国,对民以信、对友以诚的楚国功臣,他官拜楚国大夫,凡为楚人者皆引以为傲,再无所地域之议,笔者本才疏学浅,少读儒书,尤对春秋歷史更是孤陋寡闻,为求申公籍贯的眞实与伍公逃楚奔吴路綫的正確,不得不將各位鄕长在文献大作中所发表申、伍两公的籍贯与逃吴路綫,以及故居与陵墓稍作整理后,並提出一些关键问题,以供爱好歷史的读者先进共同硏討,並为公正评述,以免下一代有所误识。乃其本意。拙作完全以歷史作硏究,不对任何人作评论,如有欠周之处,敬请诸鄕贤先生原谅,並诚恳的接受批评指敎。

京山市档案局

为京山建档致力打造京山文史资料库

欢迎提供稿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