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法解决的困扰,交给被动的客观事实搞定

 氧气是个地铁 2020-08-15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困扰不是困难,后者属于阻碍,客观存在,非解决无法继续坚持。困扰则是烦恼,主观下对一件事产生的不安情绪,更多的是一个寻求获得和满足的过程,通常是在外部条件和背景不支持自己的情况下,仍然强行寻求结果。两者的不同还在于,困难需要解决问题,而困扰是在对抗自己——即便解决未遂,如果处理态度,也算是一种成功。

有些困扰当然没必要,例如杞人忧天。但这里并不打算讨论其价值,而是通过除实现以外对自己最合适的方式,来分析出个体和社会、生活,以及他人的某些联系。困扰是为自己的不健康加道菜,自寻烦恼,大多是把原本没在自己身上体现出来的问题承接过来,继而增加假设。但却没有相应的解决资本,结果只会更糟糕,并陷入恶性循环,严重还会影响日常。

困扰到了一定的程度,真的是寝食难安,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摆脱梦魇,同时还会扩展出更多的烦恼来,整个人于是就像鬼压床的不自控。源自心理相关人性弱点的思维绑定,固化着个体活跃的乐观,并在困扰放大化的负能量渲染下,非常丑陋。深受其害,自然有所感觉,也会意识到现状的无聊和邪恶,但被支配的恐惧没那么容易逃避,外界的干预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哪怕以最轻微的形式来提醒并刺激着我们。于是,悖论诞生:困扰是越解决越困扰。

正常情况下,妥协是最常用的方案,当然是我们吃亏,而且治标不治本。所以还有另外一条路,简单粗暴,斩草除根,永绝后患。那就是转移环境,被动让客观事实,来粉碎无法解决的困扰。困扰之所以为困扰,是我们对部分现状产生犹豫和迷茫,颇有错版选择困难症的感觉。而在客观下,我们无能为力,必须调整,所以心中的若干想法,也都会被迫概括成一种:接受代价,适应生存。

但这并非坏事,对于无法解决困扰的人来说,甚至是天大的福音,尽管略显渺小地悲壮。所谓“快刀斩乱麻”,仿佛上帝无形的大手,将我们从泥泞中拉扯起来,得以旁观的角度,俯瞰原来的生活状态,以迟到的过程调和提前的结果。有时候,“当局者迷”很有道理,只有让自己处在状态以外,才能心平气和地看待原来的遭遇。

本质上起作用的还是时间和空间。“时空”二字,听起来很玄幻,像接触不得的神秘,但始终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中,更是一切问题的答案。时间使阅历积累,空间扩大思维方式,两者的结合则让个体完成自我的陌生化。这恰好针对困扰形成原因,主观。事实上,这只是原因,一个事实。但困扰之所以会发生,还是因为我们对生活有所期待,可惜天不遂人意,所以才变得无法解决,需要被动的客观来抑制欲望和转移注意力。倘若有机会,谁又愿意以这样的方式终结自己的愿望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