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献方子!带状疱疹,三味药止疼,老中医半生经验,绝不能失传

 鲶鱼上画壁 2020-08-15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药学》、《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我常常说,中医是经验医学,它需要传、帮、带。

   离开了继承和传授,中医就会断根。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孜孜不倦地做中医科普。因为我想为中医的传承、推广、普及,做一点力所能及之事。

   比如说现在,我想跟你聊的这个经验,就是我对前人的继承。

   治什么呢?治的是常见皮肤病,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我曾经多次介绍过。内服的配伍,可以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外用的,可以上一点王不留行。总之,方法不少。读者朋友如果感兴趣,不妨仔细翻阅我从前写的文字。

  

   我现在要给你说的,则是我无意中得到的,上海中医名宿邹师的临床经验。邹师有一部经验专辑。为了避免广告嫌疑,我就不说名字了。我拿到这部珍贵资料后,反复钻研,发现在其大概182页上(我有些记不清了),仔细描述了这张验方。简单讲,就是用瓜蒌、甘草和红花。具体如下——

   瓜蒌仁、瓜壳、生甘草和红花。瓜蒌仁,也叫作栝蒌仁。瓜壳,即栝蒌皮。这两味药,一般用量都是9到15克左右。但是有人主张,若起到疗效,瓜蒌仁可以用30到50克,瓜蒌皮用20到30克。总之,一切,都要看患者的体质。患者体质好,多用点。体质弱,少用点。另外,生甘草和红花,都用10克左右。

   所有这些,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中晚温服。

   邹师在书中记载,曾有一患者,因为带状疱疹,用黄连、青皮、香附、川芎、柴胡等药内服调治。结果,第二天,痛楚大增,几乎不能自已。后来,用瓜蒌、甘草、红花调治,很快见效,“一剂痛愈”。对其中瓜蒌的用量,邹师喜欢用20到24克。这个用量,我写出来,供读者参考。

  

   我本人而言,曾经用此法帮助过,一个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当时,他在我同学处就医,疼痛难忍。我表示,瓜蒌仁15克、瓜壳12克,生甘草10克,红花10克,尝试应用。结果,一剂之后,痛感大减。三剂之后,疼痛感基本消失。

   现在,我说说这个里头的道理。

   带状疱疹这个病,说实在的,它是一个肝经病。肝胆湿热蕴于内,外感邪毒,两者搏结于皮肤,于是发病。所以说,清热、涤痰、除湿,是治疗的一大门径。栝蒌仁和栝蒌皮,都有明确的清热涤痰之效。再加上生甘草清热解毒和红花的活血化瘀,所以能够取效。

  

   我把这经验写出来,供我的读者参考。我觉得,作为中医前辈的一条好经验,我们理应继承和传播。适合这个方法的人,总体来看,一般是舌红苔黄,脉弦数,伴随尿黄便干、口苦、烦躁、患处灼痛、水泡簇集、皮肤潮红等现象。

   也许你会问,文老师,关于带状疱疹,你写了那么多配伍,到底哪个好?我说,无所谓哪个好,哪个不好。哪一个适合,哪一个见效,哪个就是好。所以,类似的方法,我们总要多掌握一些才行,是不是?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