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奏章到奏折,清朝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臣是奏折制度化的大功臣

 昵称535749 2020-08-15

2020-08-14 17:52 

华人号:历史天天看

说起奏折,其实只有几百年历史。最早的奏折,来自于清朝顺治年间,康熙年间奏折被制度化,制度化的功臣,是一个叫张廷玉的人。奏折的历史虽短,但奏章的历史却很长,至少从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时代,就开始批阅奏章了。而且,秦始皇是一位勤政的皇帝,每天批奏章的量,大约十万多字。现在看来,就是读小说,读十万字也得眼花缭乱了。到了清朝,奏章发展到“奏折”,从秦折的产生到灭亡,仅仅二百多年。

茹太素是奏章史一颗耀眼“明星”

所谓奏章,是指古代臣属向帝王进言陈事的文书。先秦时代,其实大臣们也会对君王上书的,只不过那个时候不叫奏章或奏折,而叫上书。秦始皇统一六国,发明了许多制度,其中臣子向帝王上书,改称“奏”。奏是进上的意思。汉代改名叫“上疏”,疏是疏通的意思。合称“奏疏”或“奏议”。有章、奏、表、议等各种文种形式。唐宋时又有发展,但只不过名称不同,性质类似。

奏疏可以报告工作、歌功颂德、议礼论学,也可以陈政要、言兵事、进谏、弹劾等,总之是向帝王通过文章的形式说出内心的话。历史上有名的奏章,有秦朝李斯的《谏逐客书》,一封奏章上去,改变了秦始皇的国家政策。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也很有名,成为学生课本内容,诸葛亮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情操在奏疏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另外,汉朝贾谊的《治安策》、晁错的《论贵粟疏》,隋唐时期李密的《陈情表》、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宋朝欧阳修的《上范司谏书》也很有名,一直流传至今。

但说起奏章史上一颗耀眼的“名星”,不能不提起一位明朝的大臣茹太素。茹太素是朱元璋时代人,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是一位有名的“勤政”皇帝,每天要处理200多件奏章,400多件政事。但他遇到茹太素写的奏章,还是头痛得很。为什么,因为茹太素写得奏章太长了。茹太素的奏章,动辄七八千字,且语意艰涩,而朱元璋是位文盲皇帝,文化全靠自学而来,哪能忍受得了茹太素这样的夫子式奏章。所以,朱元璋往往一看是茹太素的奏章,一般是懒得看的,但又不能不理茹太素,因为茹太素并非一般的官同,他先后官拜监察御史、四川按察使、刑部侍郎、刑部主事、浙江参政、户部尚书等职,而且是位大忠臣,以“以平允称”,“抗直不屈”著称。故朱元璋只好无奈地叫中书郎王敏念,有一次念到一万六千五百字时,朱元璋还没有听出茹太素到底什么意思,不禁勃然大怒,大骂茹太素的奏章“虚词失实、巧文乱真”,表示“朕甚厌之”,将茹太素痛打一顿。

朱元璋曾和茹太素合作一首诗,前两句为朱元璋所做:“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后两句为茹太素所做:“丹诚图报国,不避圣心焦”。茹太素可真的“不避圣心焦”,曾戴着脚镣上朝,后来还是受别人牵累,连坐被处死了。

张廷玉是奏折制度化的功臣

奏章发展到奏折,是清朝的事。最早的奏折,应该是在清朝顺治期间。据顺治年间大学士王熙自撰年谱记载:“辛丑(顺治十八年),三十四岁……初三日……及奉谕询问‘密封奏折’俱不敢载。”,内中提到奏折二字,说明至少这个时候,已经提到奏折二字了。

清初延续了明朝的制度,大臣采用上奏制。官员向皇帝奏事,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但顺治帝很快发现,官员上奏有两个憋端。一是手续繁琐,题奏本要经过通政司、文书房备案、皇帝御览、内阁票拟、皇帝批红、六科抄出等诸多程序,效率低下;二是容易泄密,有时奏章还未批复,已经朝野尽知。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顺治帝发明了奏折制度。奏折也叫“奏摺”、“摺子”,开始并非国家的正式官方文书,只要得到皇帝允许,不论官职大小,即使是微末之员、寺庙的住持和尚,也可以上折奏事和谢恩。也就是说,皇帝迈过了官方的程序规定,自己发明了一套属于自己了解下情的系统,分为奏事折、奏安折、谢恩折还有贺折四类。

提起奏折的制度化,不能不提起一位重要的大臣,他就是清朝的“三朝元老”张廷玉。张廷玉是大学士张英的儿子,而张英就是那位“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故事的主人公。如今“六尺巷”仍在。张廷玉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奏折在顺治与康熙年间只是随机使用,并非官方正式文书,随意性很强。张廷玉在雍正年间,把顺治帝与康熙帝年间就实行的奏折制度规范化、官方化、程序化,张廷玉改革后,奏折算是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以前算是演习阶段),并因之正式施行了二百多年。直到清末才随着清朝的灭亡而寿终正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