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生存资本中物质和精神的相关性

 氧气是个地铁 2020-08-15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

这个社会的基础是物质,连安全感这样的心理需求都必须寄托在不动产上,就算科技让金钱数据化的背后还是离不开传统机构背书。财富和赚钱能力因此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最大标准,凭借依托庞大的世界体系一项能掩盖个体其他可能会有的弱项,也是实现太多想法的最科学途径。这样正常的社会动态却有时被群体错误解读,从而严重忽略部分生活本质,就是精神也是财富。

真正站在食物链顶端的霸主,没有一个不在收割物质的同时强调精神的。所谓“精神”,到底指什么?或许会被简单粗暴理解成偏向心灵鸡汤和成功学的正能量,作用在自欺欺人。但精神还有更准确和庞大的内涵,那就是包含一切能升华自身的非物质因素。文化、思维和格局,比比皆是的案例。

普通人呢?首先就被物质一层压死,成为各种形式的“奴隶”,并且由此展开由一系列单方面优越感构成的社交。精神首先看起来并不具备指导作用和兑现机制,太容易被抛弃,毕竟为消费犯愁时除非真感兴趣否则很难想起哲学。现象本该可以理解,然而人性决定大范围理论会试图携势干涉个体意志,结果造成体验不友好,最终全部将物质。于是我们看到,茶余饭后的话题因此只剩下柴米油盐酱醋茶。

在越物质受限的地区,地区物质越是受限。

但无可厚非,现实就是由物质主导。精神只是超越物质存在但仍然依赖物质,并由物质具体,能更加方便承受,而且最终指向还是物质。不过物质的追求并非绝对,相关劳动力的解读同样能更进一步,很难全部统一,做到殊途同归即可。所以,社会非常允许由精神创造物质,再讲究物质的偏见者仍然离不开对精神的需求。这也说明另一个问题,他们不是不相信精神,只是不相信你而已。

物质的话题博大精深,这点诸位应该都有切身体会,我想探讨的是精神如何能选择人生。流行语所谓“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其实说的都是后者,两种生活归结起来核心还是:精神。上期我就讲过这个主题,当时写的是:有趣的灵魂首先得无聊自己。但精神不一定都有趣,还能很“无聊”,重点在为自己提供长期信仰保障,以及在适应中完成和现实的对抗。

精神能局限后摆脱物质束缚,达到某种相对理想的境界,以此来提升自身对外广义战斗力。精神一方面稳定状态,假设“永远乐观”地在恶性循环中寻找新突破机会,阻止现实对积极情绪扼杀,另一方面不可避免也理所应当要结合现实,以积累影响力的方式扩大数据,从而争取接近兑现物质。如果精神能极致的话,物质通常不会太差。悖论是,精神必须功利,才可能更纯粹。

就像小罗伯特·唐尼劝克里斯·埃文斯接手“美国队长”一角时所言——“听着,我知道你可能不想再出演这种角色,但是你要知道,这个角色会让你拥有更多权利和自由,去做你想做的事。”

虽然精神理论上不需要物质佐证,但社交属性决定个体依旧要参考外界意见,于是世俗任务被引入并且得到任何人的承认。在这种变量加持下,精神只有匹配物质并达到生存资本的及格线才算有价值。其实这很正常,精神追求势必不止要娱乐至死,让自己把握足够话语权,才算达标。

而当所有皆未成型,也只有精神是最大寄托,载体就是自己(独立思考)和一系列相关事项组成的物质(书籍、品牌和草稿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