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总是矛盾并且无法兼容的

 氧气是个地铁 2020-08-15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

未发表旧文

有一句话叫做,“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深以为然,不过究竟什么才是“理想的生活”呢?自然不存在绝对真正的完美,过程和结果也都因人而异,“理想”二字更多是一种相关未来对自己的宽容。这个社会,终究“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而我们作为普通人,其手段并无法支撑愿望实际最大化。因此,所谓“生活”,通常总是矛盾而且不兼容。

生活的矛盾来自也体现于各个方面,是行为意识与现实反馈的不平衡对抗。但两者往往不是彻底的两个极端,他们尽管互相干扰,但彼此却有着某些甚至紧密的联系,在特殊阶段还可能发生转换。但最后的情况实在属于非大概率现象,而且需要当事人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才有可能达成对矛盾的消除。不过,就整体而言,矛盾是源源不断的,消除一个,还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引来更多的烦恼。

这原本就是生活的样子,有无数的人生轨迹集中在我们身上,等待释放的那一刻。这些轨迹同样平行存在,交集或者融合,最终被引用。但不完全,轨迹的趋势必须靠后续一系列执行来维持动态,这也严格要求我们不断丰富和更新现状的内容。不过这倒不是什么大困难,年龄的增长和处世的变化会自动替我们做好许多前提。

但仅此而已,矛盾的对立虽然可以共存,却如同“薛定谔的猫”,无法同时实现。更多的时候,生活的输出是无法兼容的。在矛盾被处理到一定程度的稳定以后,就会面对兼容性的考验,因为一种状态不可能永恒,而是从来都需要向往高阶段发展的倾向。倘若也是基本现状无法匹配生活“习惯”形成的效应,就会产生另一种意义的“矛盾”,从而造成个体的困惑和难处。

矛盾是必然,无法兼容是常态,生活的灾难大抵来源于此。不过我们似乎没有精疲力尽,并仍然保留着对过程和结果巨大的挑战信心。这是因为矛盾和无法兼容未必全然没有好处,不仅如此,这两种状态甚至还是生活有效运行和人性常理表现注定存在的基础——当他们成为泛欲望和反自由的限制时。矛盾强调理论上的不可行,无法兼容意味着执行难以突破。生活原本就有条件,只不过那时候更加明显,这很正常。

当然,并不美好,也并非最合适。矛盾和无法兼容更多的时候,不是生活理想的选择,他们的出现,会严重妨碍我们追求的理想化。那种无可奈何和徒劳无益的难受感,真的非常糟糕,以及值得计较。然而情况如果已经发生,或者使劲全力也无法改变,却也并非百无一用,至少我们不必坐以待毙。任何结果从广义来讲都能找到参考,区别在于经验或者教训。或许,这也是我们看待生活的一种态度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