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学尽头是科学

 氧气是个地铁 2020-08-15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这是一句不知道基于什么目的从哪里流传出来的老话,还被套上爱因斯坦的名义宣传,非常强调宗教的地位,不仅相关人士感觉兴奋,也吸引了部分站在人类知识链条顶端的科学家研究上帝(当然他们的使命趋向并非来源此句,而是神学本身)。但是,这句话到底有多少真实成分呢?漏洞还是比较多的,比如有“科学尽头”这玩意吗?什么认知都无法对应的现象就能简单粗暴归纳为“神学”?

我的观点反过来:神学尽头是科学。

管你神学怎么玄乎,超越现阶段人类认知或者各种脑洞假设,反正都能以某种方式进行解释,这就是科学。就像古时崇拜自然,把常识当成神迹,原理还在于尚未知,于是发展成为神学。可这样的套路在大规模启蒙后全都成为历史,其他还有些被过分利用变质成迷信受到反对,不过神学还是照常延续。只是如果神学以文化搭建信仰的形式存在,激励民众也算意义,可一旦升华到想认真统治社会舆论,并下结论直接凌驾并压制占主流的科学,那就没必要了。

神学无论怎么发展,都会是科学的一部分。

所有问题都能用科学解释,如果不能,说明人类还没有到达那一步而已。如果说神学有什么科学的地方,可能除了科学有时非常神学吧。某些概念和现象,量子力学、光的二象性、时间膨胀以及宇宙大爆炸等等,都相当离奇,比神学还要夸张。而神学至高无上的逻辑,在科学面前可能也反向成立:上帝,或许是外星人。

事实证明,只要科学上线,人类就能扮演上帝,自我激活神学系统。实际世界中,人类能通过克隆等科技承接一部分造物主的工作,而在理论构思中,我们的表达就更加具体了,主要是科幻。神学并非人类未来的倚仗,最大化功能即为科学探索服务,正是由于培养和寄托好奇心,我们的科学事业才得以不断加强,终于发展至今。同时,神学让人类产生敬畏心理,不至于以万物之灵自居,太过放肆。

最终,神学的一切设定,都会被解释。未解之谜将过时,导向正好成立科学。科学包括神学,当然也出现了一系列有趣的问题,偏向哲学属性——什么颜色本质和宇宙细胞论,一大堆。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应该扩大科学本身的含义。这样才能更明白科学和神学的关系。

其实神学之所以吸引人,主要还是因为看起来太神秘,因为无法验证充满未知,永远不知道结果,所以能批发正能量,并提供精神寄托。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趣。这点,比神学范围更大的科学同样能达到效果,只要用对方法,科学不严肃,以及非常好玩和具指导意义。科学本来就对应着好奇心,而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

再次重申,神学的尽头是科学。或许现有版本的上帝只是社会的一厢情愿,但科学能按照模板让人类发现或复制新型存在载体。其他神学也能在科学上找到对应点。更何况,科学真的有尽头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任何人类智慧都是有限而且需要从客观环境中提取观点,但宇宙如此庞大光可观测范围就让知识收集成为不可能。所以科学永远没有尽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