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特大洪水,最有办法的人可能是大文豪|文史宴

 茂林之家 2020-08-15

文/李戈

面对特大洪水,最有办法的人可能是大文豪|文史宴

中国历史上不乏治水能员,这些能员同时还会有其他兼职,其中“文豪”是治水官员兼职比较多的一种。

面对特大洪水,最有办法的人可能是大文豪|文史宴

2020下半年洪水泛滥,来一起看看古代治水能手那些神奇的操作

谁也没有想到,2020年竟然是如此的艰难,疫情肆虐,蝗灾来袭,冰川融化,生灵叹息,很多网友将今年的主题定义为“活着”,努力而真挚地活着。

本以为下半年能够重新开启,没想到又遇到了洪涝灾害。

有媒体曾经统计过,今年6月以来,全国共计250多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占全部超警河流的92%,洪水主要集中在西南部的四川、重庆、贵州,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以及南方的广东、广西等省、市、自治区。

其实,翻开史书,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对抗洪灾的历史非常悠久,中华文明史就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与洪水抗争的历史。

关于对抗洪灾,有很多传说和故事我们耳熟能详,比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西门豹治邺,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等等。

但其实,很多大文豪也都不甘寂寞,不仅能用锦绣文章描绘大好河山,说起抗洪来,也都是治水小能手。

白居易的西湖情缘

1

提起杭州,很多人都会知道那句著名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提起西湖,更是有著名的“西湖十景”,让人流连忘返。

但在一千多年前的杭州,居民的饮水还是个大问题。

杭州是江海故地,距离海非常近,地下水又咸又苦,百姓根本没法喝,怎么办?

只有自力更生,在近山处开凿井才能喝到淡水,但凿井毕竟数量是有限的,没法满足一个城市人口的用水需求。

在李泌出任杭州刺史的时候,就已经想办法开治六井,就是相国井、西井、金牛井、方井、白龟井、小方井,引西湖的水入城,供居民们饮用。

但好景不长,李泌开井40年之后,出现了新状况,长时间的使用让有些井淤塞不堪,百姓们饮水又成了问题。

这时正是白居易任职杭州刺史期间,见这六口古井年久失修,便主持疏浚六井,重新解决了杭州人饮水问题。

他又看见西湖淤塞农田干旱,因此修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

面对特大洪水,最有办法的人可能是大文豪|文史宴

白堤

白居易是一个非常注重分享的人,专门写下《钱塘湖石记》,将治理湖水的政策、方式与注意事项,刻石置于湖边,供后人知晓,对后来杭州的治理湖水有很大的影响。

不仅如此,白居易在离任前,还将一笔官俸留在州库之中作为疏浚西湖的专用基金,以供后来治理杭州的官员公务上的周转,事后再补回原数,这项制度沿用了长达数十年。

直到后来黄巢抵达杭州时,文书多被焚烧或散失,这笔基金才不知去向。

不过有首民谣里唱到:“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谁对百姓好,大家心里都有数。

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期已满,准备调离杭州了,但当地的老百姓对白居易非常不舍,都挡住他前行的道路,不舍让他离去,白居易看到百姓们对自己的心意,也十分感动,当即写下一首诗:“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惟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范仲淹的先忧后乐之功

2

天禧五年(1021年),一位寒门出身的中年人调任泰州西溪盐仓监,负责监督淮盐贮运及转销。

谁也没想到,这位没有什么名声的中年人日后竟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就是范仲淹。

范仲淹来到此处,就目睹了水患的惨状。

因为西溪濒临黄海,地势低洼,唐朝李承修筑的旧海堤因年久失修,多处溃决,海潮倒灌、卤水充斥,淹没良田、人民苦难深重。

于是范仲淹上书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沿海筑堤,重修捍海堰。

但朝廷上反对范仲淹的一派制造谣言,所谓“道路蜚语,谓死者数千”,让工程暂时搁置。

不久,淮南转运使胡全仪实地勘察,认为修复海堰“必成之”,这项工程才算是全面复工。

但赶上范仲淹的母亲谢氏去世,只能回到家乡。

但工程还要继续,张纶接手继续修建。

因为建议修复捍海堤的是范仲淹,奏请朝廷复工的是胡全仪,亲临其役直至竣工的是张纶,为此,后人修建了三贤祠以示敬意,这条悠长的捍海堤,也被称作范公堤。

面对特大洪水,最有办法的人可能是大文豪|文史宴

古之完人范仲淹

范仲淹的为官生涯,可以说与水患打过多次交道,当他任职苏州知州的时候,正赶上太湖大水,他带着负责人员去实地考察,提出了一些治理水患的具体想法。

在治理过程中,范仲淹以工代赈,每日给粮五升,招募饥民兴修水利,疏浚港浦,修建闸门。

可不要小看这些闸门的作用,遇到大旱,可以引水灌溉,遇到洪涝,它又能宣泄洪水,同时还能规避海潮侵袭时的泥沙淤塞问题,可谓一举三得。

百姓们为了铭记这惠民的举措,将这些闸门被称为范公闸。

太湖经过范仲淹的治理,农业产量颇丰,后来流传下“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

人人都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他也的确一心为民,时刻在履行自己的诺言,后人这样赞扬范仲淹:“实心为民,行而宜之,必至尽善然后已,此先忧后乐之功。”

苏轼的“水理”与“人情”

3

西湖这片神奇的地方,似乎天然地与大文豪有着不解的缘分。

白居易治理过这里,留下了千古美名,到了宋代,大文豪苏轼也给这里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以龙图阁学士身份,到杭州任太守。他发现西湖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百姓用水又成了问题。

他上书朝廷申请拨款治理西湖,没想到朝廷给的钱太少了,根本不够支出。

这也难不倒苏轼,朝廷给不了的,自己去赚。

于是,他写字作画义卖筹款,同时提出以工代赈,动员大家参与疏浚西湖工程。

在西湖清淤的过程中,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挖出来的水草和淤泥的安放成了难题。

这也难不倒苏轼,他提出了“以水治水”的原则,决定用这些挖出来的淤泥、水草,在西湖的西侧,修建一道长堤,并在堤上遍栽花木,使其成为集实用与美观为一体的湖滨景观。

后来,人们为纪念苏轼,将此堤命名为“苏堤”,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

如今,漫步在堤上,新柳如烟,春风骀荡,好鸟和鸣,意境动人,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

面对特大洪水,最有办法的人可能是大文豪|文史宴

苏堤春晓

西湖十景之一

西湖再一次被成功治理,也让苏轼有所反思,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彻底除根的治理办法呢?

于是,苏轼为了防止西湖边上的水草再生,他把西湖岸边的地出租给农民,让大家种植菱角。

在种植菱角之前,必须要清除杂草,这样一举两得,既改善了生态环境也防止了淤塞。

但他也发现了一些隐忧,当地人有在湖中种植水生植物的习惯。

抱着防微杜渐的想法,苏轼在湖的中心地带,指定了一个三角区域,在三角形的三个端点,建了三座小石塔,规定石塔以内的湖面不许辟为湖田,这“三塔”就是后来著名的西湖景观“三潭印月”。

苏轼的治水功绩其实还远不止于此,他在颍州、湖州、扬州等地做官时也曾因地制宜、科学治水。

此外,他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写下《禹之所以通水之法》、《熙宁防河录》等治理水患的著作,为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后人感叹为何苏轼竟是这般全才?也许这正是源于他对自然的领悟和对人性的体察,就像他在《禹之所以通水之法》中所说:“治河之要宜推其理而酌之以人情。”

要通水理,必须先晓人情,人与自然达到真正和谐,很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有人说,在人类文明史发展史上,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的艰辛历程,但是在种种具体差异背后,又有着惊人相似的共同记忆,大洪水就是其中的一个。

洪水在千百万年来一直在改写着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在大洪水之后,往往就意味着重建的艰辛,人类在应对大灾难的过程中也提升了自己的智慧和经验。

相信在人类和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中,我们一定会找到很好的应对办法,逐渐变害为利,造福天下苍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