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案分享】察时观象,五运六气就该这么用!

 人品第一学问二 2020-08-15

宜兴中医院仝芳洁提供

患者陆某,女性,生于1957年6月14。2014年8月就诊。

主诉:阵发性胸闷,心悸,多年,加重一月余。

发时需卧床休息,伴有失眠。体态丰隆,活动后身重乏力加重,纳可,二便调。舌苔薄白腻略紫,脉左寸无,关尺沉弦细,右沉弦细。



诊疗过程

一诊:保元汤合归脾汤,七付。

二诊:服药后未进寸功,仔细问诊,胸闷心悸,心沉,失眠,易醒于夜半2点左右,醒后不易复睡。余症从前,处乌梅丸,按原方比例,进七付。

三诊:药后眠可,胸闷,心悸大减,神清面悦,左寸脉沉微短似有若无。右沉弦细。此外,胸闷心悸于下午2点发作,发时要卧床休息需一小时余方可缓。

我思之处桂枝去芍药汤加附子,嘱中午顿服,夜服乌梅丸(改丸服用)。后效佳,随访未作。

按语:

观察患者发病的时间规律是临床使用运气理论的重要环节。在日周期、年周期方面都存在“五运更立”、六气周流的过程。而“六经欲解时”正是日周期中的重要抓手。

案中夜半2点左右恰属厥阴欲解时,下午2点则为太阳欲解时,故从厥阴、太阳而治,有覆杯而愈之效。

相关阅读:

六经欲解时




靖江市汲圣堂陶秋莲提供

陈左,9岁,辛卯年(2011)二之气生,2020年6月24日(庚子三之气)初诊。

因“周身双手红斑样皮疹反复发作2年,再发3天”就诊。全身布满鲜红色斑疹,无瘙痒无疼痛,平素鼻塞、流清涕,大便干燥难解,小便正常,纳寐可。舌尖红质胖苔白腻,脉沉细。鼻炎病史5年,4年前患有肺炎,已愈。

诊疗过程

予以泻黄散合五味子汤免煎颗粒3剂,三天症状基本消失,鼻炎好转大半。继续予以五味子汤7剂善后,所有症状消失,痊愈。



相关阅读

泻黄散《小儿药证直诀》:藿香叶(21克) 山栀仁(3克)石膏(15克)甘草(9克)防风(120克)藿香叶(21克) 山栀仁(3克)石膏(15克)甘草(9克)防风(120克)

 主治:脾经伏火。

五味子汤《三因司天方》:五味子15 巴戟天 20 鹿角片6 制附片6 厚杜仲10 熟地黄30 砂仁3 山萸肉15 生姜片10

主治:六辛年,水运不及,湿乃大行。


左为治疗前,右为治疗后

按语

患者发病时间结合征象辨为少阴即太阳,患者发病时间主客气关系为少阴君火加临少阳相火,火盛则水气来复。少阴从本从标,少阴从本为火,予泻黄散清之,少阴从标为寒,结合患者辛年出生,辛年为水运不及之年,故本病案予以六辛年五味子汤。不仅皮肤症状消失,慢性鼻炎症状亦消失。反思本例患者没有明显的瘙痒,若单用五味子汤亦可一试。

在运气理论中,六气之间的胜复关系相对较为复杂,能以象为察,握机于先,方可效如桴鼓。



无锡市中医医院周亚红提供

患者高某戊辰年出生,2020-05-30 初诊。

主诉:未避孕一年余未孕。

现病史:pcos病史,月经稀发,1-3月不等,未避孕一年未孕,妇幼促排卵3次,均有成熟卵泡排出未孕。输卵管造影提示双角子宫,三维彩超提示弓形子宫。男方精液常规正常。lmp5-26,经量中,5天干净。全身散在皮疹,瘙痒,大便偏稀,手足冷,乏力,舌淡有裂纹苔水滑双脉细沉。

生育史:0-0-0-0

既往史:无。

西医诊断:不孕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畸形

中医诊断:不孕症——脾肾阳虚

病机:脾肾阳虚,痰浊瘀阻,精卵发育受阻,不能孕育。

诊疗过程

一诊处理:

1:开阖枢六气针,取太阳、厥阴、太阴

2:中药予辰戌之岁静顺汤治之

  木瓜10g   牛膝10g   茯苓10g 干姜5g

  炒诃子肉10g  [先煎]黑顺片 6g  甘草 5g  防风 10g 

再诊:

病史同前, lmp5-26,经量中,5天干净。诉大便溏好转,手脚冷好转,皮肤瘙痒时有发作,脚酸乏力,舌淡有裂纹苔水滑双脉细沉。B超提示PCO,内膜薄,未见优势卵泡

继续以静顺汤合牛膝木瓜汤。

再诊:

lmp5-26,经量中,基本干净。散在皮疹,瘙痒,舌淡红有裂纹脉细沉,服药手脚冷好转,大便稀较前好转。

再诊:

散在皮疹,瘙痒,无拉丝白带,口干,舌淡红有裂纹脉细沉。更方:乌梅丸。

醋乌梅30g 干姜5g  花椒3g 桂枝 10g 

当归5g  细辛3g 盐黄柏 3g  黄连 9g

炒党参10g  [先煎]黑顺片 9g   

07-13 复诊:可见拉丝白带,BBT上升,舌脉同前,继服乌梅丸一周后患者查血HCG上升,开始进行保胎治疗。




按语

患者戊辰年出生,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三因司天方》中云:太阳司天之岁,寒临太虚,阳气不令,正民病寒湿之会也;病身热头痛,呕吐,气郁中满,瞀闷少气,足痿,注下赤白,肌腠疮疡,发为痈疽。”

静顺汤为太阳寒水而设,其中防风通行十二经,合附子以逐表里之寒湿,即以温太阳之经。木瓜酸可入脾之血分,合炮姜以熙太阴之阳。茯苓,牛膝引附子专达下焦。甘草、防风,引炮姜上行脾土。复诃子之酸温,醒胃助脾之运,且敛摄肺金,恐辛热之僭上刑金也。

后患者出现口干,诊者考虑有厥阴出少阳之意,予厥阴用方乌梅丸收功,一者察其象,二者视其势,两者结合共奏“天人相应”之功。

结语

很多人初学运气学说之时往往将思维局限于其中的格局推算,其实观察患者发病周期、病象均有一定关系,根据象来应证运气之格局,同时考虑其中的升降出入,方在临床可获全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