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砂薪火传承:跟师顾植山教授运用乌梅丸应用体会总结

 tiheye 2019-04-17

蒋俊民: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自然疗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炎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肝病专业临床、科研、教学工作10余年,参加多项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课题研究,近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相关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

跟师顾植山教授

运用乌梅丸应用体会总结

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 蒋俊民

乌梅丸为《伤寒论》厥阴病上热下寒证主方。《伤寒论》原文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乌梅丸集酸甘苦辛,大寒大热之品于一体,效土木两调,凊上温下之大法,被后世医家广泛用治各种杂病,正如蒲辅周先生所言:“外感陷入厥阴,七情伤及厥阴,虽临床表现不一,谨守病机,皆可用乌梅丸或循其法而达异病同治” [1] 。本人近期在临床中运用本方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黄疸

患者曾某某,男,34岁,住院号3022566,因“身目尿黄1月余”于2011年12月29日入院。缘患者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身目黄染,伴周身皮肤瘙痒,厌油腻,纳差,在当地服用中草药,症状未见明显改善,遂于2011年12月21日至当地医院就诊,检查谷丙转氨酶122U/L,谷草转氨酶65 U/L,血清总胆红素218.8umol/L,结合胆红素135.2 umol/L,谷氨酰转肽酶84 U/L,乙肝病毒标志物阴性,丙肝抗体、甲肝抗体、戊肝抗体均阴性,腹部B超提示肝脏稍大,胆囊壁稍厚,予护肝、退黄、降酶治疗后症状未见改善,继于2011年12月29日至我院求治,入院症见精神疲倦,乏力,身目黄染,周身皮肤瘙痒,纳差,夜眠差,尿黄,舌质淡暗,边尖齿痕,苔薄白,脉弦细。入院进一步行上腹部MRCP及ERCP检查,排除胆道梗阻,行肝活检,提示中度小叶内炎,重度肝内淤胆,汇管区、血管周围及肝血窦壁纤维化。诊断方面,中医诊断:黄疸(阴黄――寒湿困脾),西医诊断:淤胆型肝炎,中药予茵陈术附汤辨证化裁,西医治疗包括熊去氧胆酸胶囊口服改善淤胆,复方甘草酸苷静脉滴注护肝等综合治疗均未见症状改善,患者皮肤搔痒夜间尤甚,影响睡眠。患者诉近日每于夜间自觉皮下如蚁爬,奇痒难忍,肌肤间灼热,汗出不出,每晚不能入睡,每于临晨5至6时方能少寐片刻,予乌梅丸原方熟附子10克(先煎)、桂枝10克、当归10g、细辛3克、干姜5克、党参30克、花椒3克、炒黄连5克、炒黄柏10克、乌梅15克,1剂后诉睡眠及皮肤瘙痒有所改善,夜间11时入睡,可睡至临晨5时许,再服3剂,睡眠逐渐正常,周身皮肤瘙痒明显改善,后续服前方,配合西医护肝、改善淤胆等综合治疗,黄疸亦逐渐消退,肝功改善出院,至2012年2月22日随访检查血清总胆红素降至35.5umol/L。

2.失眠

患者林某某,男,36岁,住院号3023609,因“反复目黄3年,加重3天”于2012年2月15日以“黄疸查因: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病毒性肝炎待排”收住我科,入院症见精神疲倦,目黄,尿黄,心绪烦乱,惴惴不安,睡眠差,家人诉近2-3个月来因患者单位人事变动患者常常心绪不宁,整夜不能入睡,在当地医院服用疏肝解郁之中药汤剂调理后方能入睡,但入睡后常于临晨2-4时醒来,醒后难以续入睡,常常担心自己身体状况及工作岗位,伴手足冷。患者形体消瘦,面色无华,舌暗淡,边尖齿痕,苔薄黄,脉弦细。予乌梅丸原方熟附子10克(先煎)、桂枝10克、当归10g、细辛3克、干姜5克、党参20克、花椒3克、炒黄连5克、炒黄柏10克、乌梅15克,服药1剂后诉自觉周身微热,夜间可入睡3-4小时,再服2剂,诉夜间10时许可睡至临晨5时,继服前方,患者睡眠逐渐正常,后行肝穿活检,诊断为“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予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后症状明显改善出院。

3.头痛

患者黎某某,男,47岁,门诊病历号62333787,2011年12月21日初诊,既往有慢乙肝病史,2007年因“上消化道出血”在当地医院明确诊断“乙肝肝硬化失代偿;高血压病2期极高危组”,患者未予重视,诉服用“降压药”后自觉不适遂自行停药,后亦未予血压监测,近5年来长期大量饮酒,平均每日饮酒量折合酒精含量超过40克,近2个月来自觉头痛,巅顶及枕后痛甚,呈持续性,伴有右胁隐痛不适,于2011年12月23日以“积聚;头痛”收住院,入院时血压178/110mmHg,查体可见颈项血痣,手掌赤痕,胁下积块,舌质紫暗,边尖齿痕,苔水滑,脉弦细涩,住院期间因反复头痛,予颅内多普勒血流图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上腹部CT检查提示肝硬化声像,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控制血压,心得安口服降低门静脉压力,并予护肝对症治疗,中药先后予血府逐瘀汤、天麻钩藤饮等方化裁口服,丹参针静脉滴注,经治疗血压控制于目标范围,实验室检查各项生化指标均显著改善出院,但患者仍有头痛,无其他伴随不适,2012年1月11日门诊来诊,予乌梅丸原方熟附子10克(先煎)、桂枝10克、当归10g、细辛3克、干姜5克、党参20克、花椒3克、炒黄连5克、炒黄柏10克、乌梅15克,1周后复诊时诉头痛明显改善。随访至今病情稳定。

4.汗证

患者利某,女,84岁,因“多汗半年余,加重2月”就诊。患者2013年4月因左侧丘脑、左侧基底节区及左侧放射冠病灶急性梗塞住院治疗,经抗聚、调脂稳斑、营养神经等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半年前开始出现多汗,以前胸部、腋下为甚,汗出可湿透衣服,伴畏寒,着厚衣不能缓解,盛夏亦着毛衣,双足趾麻木不仁,小便清长。近2月来症状逐渐加重,间断门诊及外院住院治疗,症状未见缓解。既往高血压病10余年,长期口服“代文”控制血压,糖尿病史2年余,未服降糖药物,未监测血糖。长期失眠,需要依赖“安定”帮助睡眠。舌质淡暗,苔厚腻,脉沉紧。2014年6月28日中医经典科医生考虑患者年老体衰,脾肾阳气渐衰,失于温煦、顾护肌表发为畏寒、多汗,“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合者也。”予四逆汤加人参温阳固表,加沉香、砂仁纳气归元,炒麦芽顺降阳明,服药3剂后畏寒、阵发性汗出较前略有缓解,汗出仍以前胸部、腋下为甚,汗出湿衣,双足趾麻木不仁同前,纳食可,眠差,大便量少,小便清长,夜尿2次。舌质淡暗,苔厚腻,左脉沉缓,寸脉略浮,右脉沉濡紧,考虑营卫不和,《伤寒论》:“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故予桂枝加附子汤调和营卫。服药2剂后畏寒、汗出较前似有减轻,余症同前,舌脉同前,予前方加干姜合四逆汤意,加强温补少阴,并祛在表之寒邪,服药至7月4日患者畏寒、汗出减轻,双足趾麻木亦减轻,小便调,睡眠仍差,舌淡暗,苔厚腻,左脉沉细紧,寸脉略浮,右脉沉细,考虑左脉沉细紧,寸脉略浮为寒邪束表,右脉沉细为右路顺降无力,阳不归位,故恶寒、汗出,予通脉四逆汤温经通络散寒,并予沉香、砂仁纳气归元,生半夏顺降阳明,服药三剂,仍有畏寒,眠差,予四逆汤缓缓温养为主,并予加菖蒲、远志交通心肾。至2014年7月28日患者诉仍苦于汗出畏寒,服前药收效甚微,至我科求诊。查见患者,随耄耋之年,但思绪清晰,精神矍铄,汗出无定时,仅现上半身汗出,伴随腰以下畏寒,尤以双足为甚,如久浸冰水,发作时见覆被搓揉或置暖水袋温敷,心下痞闷,时有呕恶,舌暗淡,苔厚腻,后苔微黄,脉紧。症似上热下寒,值甲午之岁,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予岁运主方正阳汤清上温下,以投石问路,两剂后症状鲜有改善,结合前诊,以四逆汤温阳法患者症状似有改善,且有阳运痹阻之肢厥表现,应以当归四逆汤,患者同时伴见心下痞闷,时有呕恶,可见中州有热,须兼顾中州,以调寒热,复中州斡旋之功,似泻心汤所主。乌梅丸是实由数方组成,蜀椒、姜、参乃大建中之主药,附子、干姜乃四逆汤之主药,当归、桂枝、细辛,又为当归四逆汤之主药,芩连参姜附寓泻心之意,乌梅丸集前方之功毕于一身,共蘘扶阳调寒热,可使阴阳臻于和平。遂于乌梅丸原方,服药两剂知,再进三剂,患者诸症十去其八,带药善后。

5.总结

案例1中患者以“黄疸”及“皮肤瘙痒”为突出症状,《金匦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篇指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所列“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故本病一方面表现为肝木乘脾,脾虚不能运化,为湿邪所困;另一方面,火郁于内,为湿所遏,郁于肌肤之间,表现为皮肤瘙痒,肌肤灼热,汗出不出;营卫失和,阳不交阴,表现为夜不能寐,夜间皮肤瘙痒尤甚。本病病机在于“寒热错杂”,故用乌梅丸有效,如刘渡舟所言:“凡临床见到的肝热脾寒,或上热下寒,寒是真寒,热是真热,又迥非少阴之格阳、戴阳可比,皆应归属于厥阴病而求其治法⋯⋯临床见到阳证阴脉,或阴阳之证杂见,而又有气上冲心证的,皆应抓住厥阴纲领以求辨治之理,则就起到提纲挈领之目的”[2]

案例2中患者以“失眠”为突出症状,本例属七情致病。七情内伤,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多种病证的发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篇》指出“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脾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思伤脾”,患者思虑过度,损伤心脾,脾失健运,气机升降之枢失常。失眠,手足逆冷,心绪烦乱,惴惴不安,均为“阴阳气不相顺接”之表现,刘有余先生言:“凡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证,皆随证施用” [3]。本例抓住“阴阳气不相顺接”之病机,故用乌梅丸显效。

案例3中患者以“头痛”为突出症状,疼痛部位在巅顶,结合舌脉象,初以常法“瘀血头痛”论治,患者症状并未见改善。进一步审查病机,患者因于感染湿热疫毒之邪,脾失健运,日久可致脾之阳气虚损,失于升清,形成“虚”、“寒”的病理基础;复加饮酒无度,醇酒厚味助湿化热,导致“实”、“热”的病理因素,既往“呕血”亦为肝胃郁热之征。脾失健运,土不培木,肝经血虚,日久又致木郁克土,如此反复,形成虚实并见,寒热错杂之证。患者就诊之时所见之“瘀”已非根本病机亦或疾病全貌,仅为此时病理表现之一“斑”,抛开“瘀”之表象,本例病机亦在于“虚实并见,寒热错杂”。抓住病机,投乌梅丸效如浮鼓。正如清代著名医家柯韵伯所说“仲景制乌梅丸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通理气血,调和三焦,为平治厥阴之主方” [4] “制乌梅丸以收火,是曲直作酸之义,佐苦寒以和阴,主温补以存阳,是肝家调气之法也” [4]

案例4中患者苦于“多汗”,但伴见畏寒,肢厥,治疗经过亦颇费周折,从治疗经过及步步分析可以看出,如若没有四逆汤治疗难以奏效的经历,用传统脏腑辨证的思维处方用药往往使问题繁杂,如果运用顾老师五运六气理论,应用乌梅丸“阴阳气不相顺接”之机出发,可使问题简短,患者汗出,但非全身汗出,仅现上半身,畏寒,但以下半身为甚,尤以下肢如浸冰水,这些看似矛盾的特殊表现其实皆可视为“寒热错杂”之特征表现,而关键病机为“阴阳气不相顺接”,因此,掌握和灵活运用顾老师这一临证思维处理问题,往往可达执简驭繁之效。

《黄帝内经》强调 “谨守病机”、“无失病机”。顾植山老师临证也一再强调指出:辨证时把某一时间点上采集到的症状集合在一起,分析它们的寒热虚实等属性,是空间的、静态的思维方式;抓病机则要求从动态的、时间的、相互关系的、综合角度看问题。“证”是象,证象不明显时会“无证可辨”;而抓病机每能“握机于病象之先”,抓的是先机。抓病机要抓产生证的关键因素,深层次的因素往往是不显于表的“隐机”、“玄机”。对黄疸、失眠、头痛、汗证等不同病症,一剂乌梅丸皆可奏效,在于紧紧抓住“寒热错杂” 、“阴阳气不相顺接”这一病机,可见,“谨守病机”当为“治病必求其本”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 薛伯寿.蒲辅周学术医疗经验继承心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32.

[2]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4.

[3] 周风梧,张启文,丛林.名老中医之路(第1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24.

[4]柯韵伯.伤寒来苏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93;242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