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种“概念研究”方法,解锁论文选题

 liyu_sun 2020-08-15
“概念”是选题密码之一,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 基础性;2. 新兴性:这些概念是一个新出现的概念,但是在我们所在学科中影响非常大的概念,具备新兴概念的特征,影响特别大,也就是眼看的某个概念已经成为了自己所在学科的基础概念;3. 模糊性。

概念研究一共有八种类型:概念辨析、概念剥离、概念使用、概念发展、概念历史、概念扩展、概念翻译、延伸问题。


01

概念辨析


概念辨析主要是从选题方法的角度,解释一个选题是怎样做的,这种研究类型有一个大前提——概念是有问题的,如果一个概念没有问题,它就不值得我们去研究了。概念辨析一共分为16个小类型,每个类型下我们会给大家提供几篇范文,帮助大家理解。

1、质疑反对:针对一个概念,并对这个概念持否定的态度。

第一篇《死刑替代措施:一个需要警惕的刑法概念》,死刑替代措施是法学领域中的一个专有概念,那么,作者认为这个概念特别需要我们警惕,作者从刑法的角度对这个概念为什么不行?以及这概念还有什么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的结论是,我们要放弃这个概念,使用这个概念会带来很多问题。第二篇《会计确认概念再研究——对若干会计基本概念的反思》,作者对会计确认跟会计记账、登入等其他好几好会计概念作了比较,最后的结论是,会计确认这个概念并没有什么新意,它跟之前的会计记账等概念是一样的,所以这个概念可以不用,没必要再弄一个新的概念出来。第三篇《诉讼时效抑或消灭时效:时效概念的名实之辨》,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放弃诉讼时效,我们应该把诉讼时效改为消灭时效,作者对诉讼时效这个概念持的就是一个反对意见。第四篇《“教学事故”该扔进历史的垃圾堆?——对“教学事故”提法的合理性批判》也是一样的。


这四个选题案例都质疑了某个概念的价值。如果我们要做一个概念研究的选题的话,去质疑一个概念可能是最容易做的一种类型了,当然,这种概念要么是新的,是几年之内新兴起的,比如“死刑替代措施”、“会计确认”等,这些概念本身还不是很成熟;要么就是老的,比如“教学事故”。

2、反对中发展:不只要否定某个概念,而且要对这个概念发表自己的新见解,也就是反对之后要有新的观点。

第一篇《“保险消费者”概念质疑——以“保险相对人”概念取代“保险消费者”的合理性》,作者提出应该用“保险相对人”的概念取代“保险消费者”的概念,作者认为“保险消费者”这个概念是有问题的。第二篇《对公共事务概念主流观点的商榷——兼论需求溢出理论的双层公共事务观》,作者认为,目前学术界关于公共事务概念的研究是不完善的,他从需求溢出理论这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公共事务概念的一个双重理解,作者认为这样理解要比目前学术界对公共事务这个概念的主流界定要好一些。第三篇《批判与辩护:武术门户概念的辨析》,这个选题倒是没有发展出新的东西,但是它也有所发展,因为在武术研究领域里面,向来对门户之见都是一种批判的态度。那么,作者在这篇论文里批判完之后,又对武术门户这个概念的合理性进行了辩护,因此它也是在反对中有所发展。


这种类型在做选题的过程中,一般是作者意识到某个概念有问题,并且很快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就是作者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是有改进空间的。

3、比较区分:当我们意识到一个概念有问题的时候,要怎么去解决,这是一种从选题方法角度的思考。

第一篇《“混合所有制经济”概念与内涵的交叉科学检验—一评“资本混合型企业”的决策科学性》这篇范文,作者就是“混合所有制经济”与“资本混合型企业”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作者也非常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国内近几年所提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叫法并不是我们想当然的理解上的混合所有的经济。比如,一个公司里有国营资本,有民营资本,甚至有国外的外来资本,那么,混合到一起就叫混合所有制经济吗?不是的,作者通过比较,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为了纠正这一点,这不叫混合所有制经济,叫资本混合,这是两码事。第二篇《“中国画”与“日本画”的概念命名比较》是一个艺术领域的选题,作者对“中国话”与“日本画”的概念命名进行了比较,比如中国画是多大的一个范围,为什么又出来一个日本画?比如说国画,日本也有国画这个概念,日本也有中国画这个概念,也有日本画这个概念,但它和中国的国画概念是不一样的。那么,作者发现关于国画,中国画,日本画,甚至还有一些韩国画之类的都叫国画,这个概念是有问题的,比较混乱,作者对此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的方式把它们区分开。


4、使用区分:从使用的角度把一个模糊的概念进行区分,我们不去界定概念本身,而是从使用的角度对它进行区分。

第一篇《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为例》,作者不去讲“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这三个概念本身到底有什么区别,当然,作者在这篇论文里也对这三概念进行了界定,但是他没有直接去做比较,作者把翻译研究中所会使用到的质疑法,见解法等东西进行了区分,哪一些属于翻译策略,哪一些属于翻译方法,哪一些属于翻译技巧,把翻译中的很多概念分到了“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这三个概念之下,经过这样一分,读者在看完这篇论文后,也能明显感觉到这三个概念的不容。第二篇《“教学理论”“教学流派”和“教学方法”概念之辨》与第一篇是一模一样的,作者也是从使用的角度对哪些内容属于什么“教学理论”,哪些内容属于“教学流派”,哪些内容属于“教学方法”进行了区分,当然了,它主要是针对教育学领域中,理论、流派和方法不分的问题,比如杜威的教育思想是一种理论,还是一种方法?亦或是一种教育流派?很多人都分不开,作者就把教学中的很多东西归类到这三个概念之下了。第三篇《汉语教学中试题与习题辨异》就更明显了,这篇论文里面作者直接都没写试题与习题的概念,作者直接讨论了在试卷中,试题有什么样的特征?习题有什么样的特征?什么样的东西属于试题?什么样的东西属于习题?作者直接对此进行了区分。第四篇《保护优先原则:一个亟待厘清的概念》,作者通过对保护优先跟另外两个原则在实际使用中的比较,搞清楚了保护优先元原则这个概念。第五篇《模糊的清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概念的再建构》,它主要研究的是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概念,但是这个概念几十年来一直搞不清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是国有,但也不是私有,一直以来这个概念都是模糊不清的,作者也搞不清楚,因为中国对它的法律界定就是有问题的,没法搞清楚,所以说如果想要探讨这个概念本身,想把这个概念搞清楚的难度是很大的,那应该怎么办呢?近几年来一直提出农村土地要重新确权,作者就结合农村土地确权这件事情,也就是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在确权这件事情开展的过程中怎样去做,在使用中把这个概念模糊的问题解决掉。


5、历史考证:通过对概念的历史研究解决概念模糊不清的问题。可以说概念的历史研究既是解决概念模糊不清的一种选题方法,同时也是概念研究本身的一种方法——概念史,不属于概念辨析。

第一篇《法人概念的私法性申辩》,作者梳理了法人概念的历史,一开始是一个司法性的,随着公法性的扩张,我们慢慢开始看重它公法的性质,那么,这位作者就来重申了法人概念的司法性,这是对整个法人概念的历史做了一个考证。第二篇《“旗袍”和“祺袍”称谓考证》,现在的很多人分不开“旗袍”和“祺袍”,如果不是服装专业的人,更搞不清楚“旗袍”和“祺袍”有什么不同,体现在衣服的形制上有什么不同?那么,这篇论文的作者对它做了一个历史考证。第三篇《“西藏问题”一词刍议》和第四篇《新闻隐匿权:未完成的理论表达及其思想困境》都是对一个概念做了一个历史考证,通过考证它的概念史,让某个概念从一种模糊状态变得清晰。以史为镜史,通过考证一个概念的历史,可以让我们达到把某个概念看得更清晰的目的,这也是概念辨析的一种方法。


6、学术史考证:通过对某个概念的学术史,也就是文献史进行考证,来解决某个概念模糊不清的问题。

第一篇《“公民投票”概念辨析:以法国学界为例》,很多人对“公民投票”的概念普遍都理解为全民投票,但实际上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对“公民投票”这个概念的理解也是有很多歧义的。由于“公民投票”这个概念起源于法语,所以这篇论文的作者以法国学界为例,对关于这个概念的研究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当然,这个过程中也包括词义的辨析。第二篇《“公益”概念辨析》,“公益”这个概念也是这样的,“公益”本身就是一个外来词,可以把它的文献史梳理一遍。第三篇《对“社会正义”概念的综合性反思:兼论当代英美学者的观点》,第四篇《合法性概念的滥用与重述》,第五篇《论“文艺”与“文学”概念的意义含混》第三篇,都是从学术史的角度做了一下区分。


7、学科界定:有的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学科概念,但有的概念可能是公共概念,是很多学科都可以用的概念,这时候我们可以从自己所在的学科的角度,对某个概念进行界定,我们可能解决不了某个概念本质上的问题,但是我们让某个概念在自己所在学科变得更清晰,也就是部分解决概念模糊的问题。

第一篇《劳动法上用人单位:内涵厘定与立法考察》,这篇论文的作者他是搞法律研究的,一直以来用人单位这个概念也是含混不清的,作者从劳动法的角度,对用人单位这个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篇《社会治理:一个概念的社会学考评及其意义》,很多学科都在用社会治理这个概念,社会学在用,管理学也在用,甚至有时候经济学也会用,但社会治理这个概念在不同学科的意思有一些区别,它们的意思不是完全一样的。像这篇论文的作者是搞社会学的,所以他就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这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如果以后社会学领域的人想使用这个概念的话,很很容易就会引用这篇论文,因为这篇论文解决了,在社会学学科内部,应该怎么去理解社会治理的问题。同样的,我们也可以从管理学的角度对它进行界定,也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界定,从选题的角度来看,完全是可以的,原因就在于这个概念本身模糊不清,但是很多学科都在用,既然很多学科都在用,那么只要是用这个概念的学科都可以对它进行界定,这些都是一些好选题。


8、概念置换:是解决概念模糊不清的一种特有的方法,如果要使用这种方法的话,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

《基于概念置换的大数据定义研究》


9、理论辨析:这类方法是从纯理论的角度进行辨析,它不是去辨析某个概念,它针对的是概念模糊这个问题,但不是硬碰硬的上来就辨析某个概念,而是给概念做一些理论分析。

第一篇《生计方式与生活方式之辨》,生计方式与生活方式这两个概念,作者对这两个概念做了一个哲学思辨,用一种思辨的方式去区分这两个概念,但是最终作者也没说清楚这两个概念到底有何不同,因为作者没有给这两个概念下定义,但我们在看完这篇论文之后,又能够明显感觉到这两个概念确实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它的效果。第二篇《对新闻事实的一种建构主义解读——兼对客观性新闻报道辩正》,作者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出发,对这个概念进行了解读,作者发现这个概念是有问题的,并且指出了应该怎样解决这个概念本身存在的模糊问题。第三篇《“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理解偏差与本质理解》,“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的一个观点,但是这篇论文的作者发现,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的这个观点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这篇论文的写法特别简单,第一部分,分析了目前学术界关于马克思的观点有哪些误读;第二部分,阐述了目前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观点误读的理论批判,从理论角度上挨个批判一遍;第三部分,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论文这样就写完了。从形式上来看,这纯属于一篇综述研究,但它又不纯粹的是综述研究,因为作者最后提出了自己的个人观点,它又是一个从理论上来界定马克思的观点的一个研究。

                                   
10、语义辨析:从语义的角度来讲,任何一个概念都可以讲很多的东西,但是语义辨析这种方法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用的,它是搞语言学的人所特有的一种方法。

第一篇《“拟订”“拟定”与“制订”“制定”辨析》,“拟订”“拟定”与“制订”“制定”这四个概念让人一看就感到眼花缭乱,但是搞语言学研究的人一下就能搞明白这四个概念到底有什么不同。第二篇《“服”,Adherence(顺许),Consent(洽同):三个中西修辞术语的相互阐映及其对比较修辞的启示》,中文里面的福,以及英文里面这两个单词,从语义的角度来讲有什么不同?一方面,作者分析了它们的语义;另外一方面,作者从修辞上的角度,对这三个概念进行了比较。


11、定义辨析: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概念和定义是不一样的,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按照通俗的理解,概念是定义的对象,定义是一个动词,比如给一个事物下定义,什么叫桌子?我们可以说:桌子是……,这就是给桌子下定义了。那么,概念到底是什么?桌子就是概念,所以说,概念就是定义的对象。既然有的概念很模糊,那我们就尝试着给它下定义,只要能给它下一个定义出来,这个概念就会变得很清晰。

《教学学术:概念辨析及其可操作化》


12、廓清边界:廓清边界是尝试着把一个模糊的东西慢慢进行打磨,一点一点的把它的边界打磨清楚,这也能部分地解决概念模糊的问题。

第一篇《书法边界论》,什么是书法?这个问题是很大的,很难有人能够讲清楚什么是书法,比如还有人什么是社会,什么是治理?想给这些概念下定义是很难的,要么下的定义就像一堆干草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要么就把定义给讲清楚,但是很难,应该怎么办?退而求其次,我们不给它下定义,只把它的边界描述清楚就可以。像《书法边界论》这篇论文就是从很多方面进行探讨的,比如怎样区分书法跟书法艺术,书法家是怎样理解书法等,作者从好几个方面,慢慢就把书法的边界廓清了。第二篇《城乡界定及其政策含义》,城乡这个话题已经被讲了很多年了,不管是讲城乡区分,还是讲城乡一体化,所有的这些研究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城?什么是乡?在学术界,这个问题是还没有搞清楚的。那么,我们可以开句玩笑,你连什么是城,什么是乡都搞不清楚,怎么讲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这是没法讲的,但大家都在稀里糊涂的讲。这篇论文的作者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从人口密度、城市规模等好几个方面对城乡进行了清楚的界定。


13、概念落地

《大学教师对“好老师”之理解的实践推理——一项扎根理论研究的过程及其反思》这篇范文,它是来界定什么是好老师的,但是作者并没有对此下定义,也没有廓清边界和弄理论,作者从头到尾没有讲到底什么是好老师。但是,作者做了一个扎根分析,研究了大学老师是怎样理解好老师的?大学老师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作者把这个概念直接落地,这比我们讲过的使用区分还要更好一些。概念落地其实已经不再探讨到底什么是好老师了,直接把这个东西落地,让读者在看完这篇论文之后,恍然大悟,原来这样的就是好老师,但是看完了之后,我们仍然不知道好老师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其实我们也已经不太关心好老师到底是个什么概念了,因为我们已经搞清楚了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这也是一种办法。

14、概念聚焦

第一篇《政策性文件中“社会协商”概念的探讨——以不同语境下的用法为核心的考察》,它针对的“社会协商”这个概念,作者发现“社会协商”这个概念在社会学,还有政治学,甚至也包括管理学在相关的一些相关学科中是模糊不清的,但是作者也没有给“社会协商”下定义。作者把政府近年来,出现“社会协商”这个概念的文件都找了出来,把这些文件里是怎样使用这个概念的内容进行了探讨,比如一共有十种用法,作者就把这十种用法在什么语境下怎样去理解这个概念,做了一个归纳总结,这时就出来了一个对“社会协商”高屋建瓴的界定,这是概念聚焦的一种类型。第二篇《并非社会中的所有矛盾都是社会矛盾——社会矛盾概念辨析》,社会矛盾这个概念本身没有问题,但是这篇论文的作者没事找事,他给这个概念找了一个问题,这一找我们还真发现这个概念是有问题的,在之前,我们不认为这个概念有问题,它与社会协商、城乡等这些我们都知道有问题的概念不同,至少我之前从来不认为社会矛盾这个概念是有问题的。作者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分析了社会矛盾这个概念,分析结果发现,宏观矛盾其实不是社会矛盾,微观矛盾也不是社会矛盾,只有中观矛盾才是社会矛盾,像这种类型就属于没事找事型的。第三篇《就业歧视的界定与识别》也属于概念聚焦,它和前面两种类型是不一样的,作者不探讨就业歧视这个概念,他探讨了就业歧视的三五个方面,也就是就业歧视关涉到什么?作者探讨了其中的几个方面,这也是一种概念聚焦的一种思路,因为有的概念真的很难界定,我们没法硬碰硬,所以这时我们就研究其中的一两个方面,把它们搞清楚就可以了,这样也能部分解决概念模糊的问题。


15、概念辨析作为方法:把概念辨析作为选题的方法,用它去探讨另外的研究对象。

第一篇《对课堂教学质量观的检视与反思——基于两组概念的辨析》,它是对两种教学质量观的概念,进行了区分,其实这也是在做概念辨析,但是它探讨的是教学质量观的问题,概念辨析只是它的工具,只是一种方法。第二篇《合宪性解释是宪法司法适用的一条蹊径吗——合宪性解释及其相关概念的梳理与辨析》也是这样的,通过对合宪性解释,合宪性推定等几个概念的辨析,回答了合宪性解释是宪法司法试用的一条蹊径吗?回答了另外的一个问题,所以概念辨析只是它的一个工具。


上述两篇范文使用概念辨析的方法,也可以促进我们对它的另外一个研究对象的理解,让我们对另外一个研究对象的理解更清晰,能够产生这种效果。

16、解释争议:解释争议这种角度很特别,但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去写论文,是一种非常容易操作的选题思路。

《对象失范:武术概念争议的困局》,在武术研究领域,关于武术是什么向来都是有争议的,但是这篇论文的作者聪明在什么地方呢?他没有去硬碰硬的解释这个概念,他没有把这个东西变清晰,他分析的是这些人为什么在这里争论,这就有点跳出围墙的味道了,作者只分析了一个方面,他们争的对象,作者把它叫对象示范,这篇论文是一篇典型的高质量的综述研究。既然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研究武术是什么了,那我们就不要再进去插一杠子了,跳出来,把这些人弄一通,这是一种很高明的论文写法。



02

概念剥离



所谓的概念剥离是把一个我们基本上都已经接受,甚至都已经习以为常的概念剥离开,因为有很多概念虽然已经被我们接受了,但它们是一些复合概念。那么,我们把这些概念分开,就会发现这里面还是有问题的。

第一篇《区域经济政策概念含义及义理性探讨》,它研究的概念是区域经济政策,这篇论文对这个概念进行剥离的基本路径是,先探讨区域这个概念,然后再探讨区域经济这个概念,最后再探讨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那么,作者通过把概念剥离开,一步一步进行探讨这样一种路径,发现可区域经济政策这个概念是有问题的。也正是因为大多数人对复合概念都不加以拆分的就把它们当成一个概念去理解,导致国内现在很多地区的区域经济政策出现了偏差,就是因为我们对政策概念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这也是作者为什么要把它剥离开的原因,因为作者发现这个概念是有问题的。第二篇《法条何以会“竞合”?——一个概念上的澄清》,法学专业的人应该都知道,法条竞合是一个概念,但是作者把法条竞合这个概念拆分开了,作者探讨了法条为什么会竞合?通过拆分和探讨,我们能够感觉到法条竞合这个概念是有问题的,不应该有法条竞合这样一种说法。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法条竞合这个概念在法学领域已经被广泛使用了。第三篇《“精神”,如何与“文明”在一起?》,我们现在讲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已经讲讲得很习惯了,但是这篇论文的作者就提出了一个疑问:“精神”如何与“文明”在一起?如果我们把精神文明拆分开来看的话,精神和文明这两个概念本身是有重合的地方的,为什么在语义上有重合的两个概念组成的一个复合概念,反而被我们广泛的使用?那么,拆分开之后,作者也发现了它的新的问题。第四篇《基于科学的创新与产业:相关概念探究与典型产业识别》,作者把科技这个词进行了拆分,拆分成科学和技术。我们都知道科学和技术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在讲创新时,在讲产业时,往往会把科学和技术这两个词作为一个复合概念使用,我们经常讲科技创新,讲科技产业,比如科技型中小企业,但是作者在这篇论文中把它分成:基于科学的创新和基于技术的创新、基于科学的产业和基于技术的产业,进一步的把创新和产业都重新进行分类,通过这样一种分类,让我们对这个产业是一个科学的产业,还是一个技术的产业?是一个科学的创新,还是一个技术的创新能够有一个新的理解。第五篇《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概念的再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完全也可以遵循,先探讨思想,再探讨思想政治,最后再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路径,当我们把思想、思想政治、思想政治教育这三个概念拆分开理解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三个概念绝不是一样的。比如50年代之前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种说法,但是有政治教育这种说法,但是后来为什么在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概念上去,三个概念组成的一个复合概念,叫做思想政治教育?像这篇论文是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里面的思想这个概念。


通过看以上几个选题,我们很容易能够发现,它们其实都是把一个我们能够接受的,甚至是习以为常的概念进行拆分,而概念拆分或者叫概念剥离,它本身构成了论文选题的一种方法。概念辨析所研究的概念需要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这个概念是模糊的,然后通过辨析把这个概念变得更加清晰一些,有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理解,但像概念剥离,它与某个概念是不是模糊的已经没有关系了,它不要求概念必须模糊的,相反,比如像思想政治教育、区域经济政策、精神文明等,我们都不认为是模糊的这些概念,当我们把它们拆分开时,反而会发现它们变得模糊了,变得不那么习以为常了。


03

概念使用


概念使用有点类似于概念辨析中的概念使用区分,通过对概念的使用对概念加以区分,但两者又不一样,使用区分是从概念使用的角度对某个概念进行辨析,这个概念本身是模糊的,选取使用的角度,让这个概念变得清楚,这是从使用的角度做概念辨析。而概念使用这一类选题方法,是指这个概念本身不模糊,本身是正常的,但是我们从使用的角度,可以对这个概念有一个新的或者说更加全面合理的理解,从使用的角度发现一些单纯通过概念不容易发现的东西。我们通过几篇范文看一下。

第一篇《法律适用:类型让概念更有力量》,它是对法律适用进行了一个类型化的研究,通过对这个概念做类型的区分,让我们对法律适用这个概念本身有一个更好的理解。第二篇《重大行政决策概念证伪及其补正》,作者对重大行政决策这个概念,从使用的角度对它进行证伪,证明这个概念是有问题的。第三篇《作为方法的“文学性”》,“文学性”这个概念本身是一个独立的概念,但是从使用的角度来看,文学性的概念又可以作为一种方法去使用。比如有人去研究作为方法的中国,从使用的角度来看,很多人把中国这个概念作为一种方法去使用,文学性这个概念也是的,所以这篇论文的作者也可以从使用的角度,去重新理解文学性这个概念。第四篇《唐人诗学“境”概念使用特征之辨析——兼谈中国古代文论概念研究的思路及方法问题》,它研究了古典诗词中“境”这个概念的使用特征。其实,每一个学科都有一些这样的概念,像“境”这个概念在古典诗词中是一个基础概念,很多不学文学的人也能够理解,比如意境。那么,作者是去研究经这个概念,在不同语境下是怎样使用的?作者分析它的使用特征,这也是从使用的角度做的一个概念研究。第五篇《刑法上职务便利与工作便利的区别必要性辨析》,这一篇有一点概念辨析的意思,把这篇范文放在基于使用的概念辨析中也是可以的,一方面,它是在做概念辨析;另外一方面,职务便利和工作便利这两个概念,只有在使用中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说工作便利,其实是没有这个概念的,职务便利是一个概念,但是没有工作便利这个概念,但是当职务便利这个概念在使用的时候,就出现了要区分开职务便利和工作便利的问题。第六篇《“设计概念”对我们隐瞒了什么?》,设计这个概念本身给我们理解艺术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很多理解带来了一些障碍,或者说让我们进入了很多理解的误区,这是设计概念本身给我们带来的一种效果。所以,作者在这篇论文中就问设计这个概念对我们隐瞒了什么?其实不是这个概念对我们隐瞒了什么,而是当我们在使用这个概念时,进入了一些理解上的误区。第七篇《学术课程、职业课程及其整合的概念解读——职业教育的视角》,学术课程、职业课程的整合也是使用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在大学里面就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但在职业院校中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这两类课程,抽象出来就是两个概念是很难整合到一起的,那么,这篇论文研究的就是这个问题。这两个概念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其实是两条线索。


上述几篇范文的共同的特征是,不去直接探讨某个概念本身,要么是从使用角度去分析某个概念的使用特征,这里要注意,分析的不是概念的特征,而是概念的使用特征;要么是从使用的角度去质疑一个概念,比如对重大行政决策这个概念进行证伪;要么是从使用的角度,让我们对某个概念有新的理解,比如像法律适用;要么就是从使用的角度,发现我们对某个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多误区,比如设计这个概念。这类选题方法跟前面集中选题理性相比较,尤其是跟第一种类型概念辨析相比话,它操作起来难度要小一些,因为这种方法绕开了概念本身,探讨了概念的使用,这样比探讨概念本身容易一些。比如去研究某个概念的使用特征,去对某个概念进行类型化的研究,通过对它的类型区分,也能对某个概念有一个新的理解,这种类型的选题操作起来的难度要小很多。


04

概念发展


它的基本的思路是对一个概念有新的延伸,这种延伸有时候是主动的延伸,或者有时是理论上的延伸,有时候是被动的延伸,被动的延伸往往是基于概念的环境变化,需要对概念有延伸性的理解。

第一篇《从生产力水平到生产力容量:一个解释经济增长的新视角》,它从生产力水平延伸出一个新的概念,叫做生产力容量,为什么会衍生出这样一个概念?因为作者发现从生产力水平的角度出发,已经没有办法解释中国的问题了,中国的问题很复杂,甚至有很多很矛盾的地方,但是经济为什么一直是增长的?那么,作者由此发展出一个新的概念,叫做生产力容量,是在生产力水平概念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第二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种新的解说》,在经典的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劳动时间的,有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时间等,但是这篇论文的作者提出了一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是对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劳动时间的几个关联概念的新延伸,基于当今世界劳动时间所处的一些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它也是对原来的一些经典概念的进一步发展。第三篇《基于知识互补性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一个创新收益模型》,它不是严格的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这个概念进行了延伸,但是它起到这样一种效果。我们都知道产学研协同,包括后来又提出了政产学研,再后来又提出政产学研社,越来越多,最早的时候就是叫产学研。关于协同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协同了这么多年一直协同不起来,效果并不好。那么,作者从产学研这个概念出发,提出了基于知识互补的产学研协同,学术的、科研的生产的,当然它还没有发展到政府和社会。不同的协同主体都有自己的知识,比如企业有企业知识,搞研发的有研发知识,搞学术的有学术知识,搞技术研究的有技术知识,不同协同主体之间都是不一样的,而这种不同的知识类型之间是有互补性的。如果我们的协同能够从知识互补的角度切入,是不是协同效果会更好一些?做专业进一步发展出了一种新的协同模型。第四篇《“信息人”:一种新物种的起源》这篇是特别明显的,因为它直接提了一个非常独立的概念。关于经济人、理性人等已经有很多概念了,那么,作者在信息社会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信息人”,作者直接就把它叫做一种新物种的起源。我们不管这个概念能不能成立,至少我们能看到作者根据信息社会的一些新特征,发展出了一个新概念,叫做“信息人”。第五篇《刚性社会矛盾的内涵与特征——关于我国21世纪以来重大社会矛盾的探解》,作则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刚性社会矛盾。刚性社会矛盾跟主要社会矛盾等都是相关联的,是延伸出来的一个概念。第六篇《论课程内容偏度》,它探讨了课程内容的一个问题,作者延伸出了一个概念,叫做课程内容的偏动。第七篇《新闻语义的盖然率、精密阶与接近度》,这是我见到的国内第一篇从语义的角度,把新闻的一个概念引入到一个可操作的、实证的层面上的论文。当然,这篇论文中没有做实证,但它是朝着这样一个方向去做的,它建立了新闻概念的实证模型。怎样去计算它的盖然率?怎样去计算它的精密阶?当然,这是语言学里面的东西,这篇论文的作者就是搞语言的。第八篇《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它是在移动化、技术化新的技术环境下对新闻生产是什么进行的再发展,当然,作者没有在他的论文的标题中提出来,但也是对新闻生产这个概念进行了一个新的理解。第九篇《作为知识的新闻:知识特性和建构空间——重思新闻业的边界问题》,作者其实也是在思考是到底什么是传媒业?什么是媒介?思考它的边界的变化。像第十篇《从媒介到中介:后互联网时代媒体的新变》也是这样的。第十一篇《基于方案的新闻:一种建设性实践》,它也是对新闻发展了一种新的理解。第十二篇《从信息提供者到问题求解者——转型时代传统媒体的角色转型》,在新的社会环境里面,关于媒体到底什么这个问题,作者提出媒体从一个信息提供者发展成为了一个问题求解者。


以上这几个选题的共同特征是,对一些传统的老概念进行了延伸发展,当然,这些概念大部分都是一些学科中的基础性概念。那么,这种延伸发展有时候是主动的,有时候是被动的,比如《从生产力水平到生产力容量:一个解释经济增长的新视角》这篇就是主动的,它是为了解释一个很难被理解的经济增长的现象,而发展出的概念;再比如《从信息提供者到问题求解者——转型时代传统媒体的角色转型》这篇就是被动的,这种新的理解是由于这个概念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迫使我们需要对这个概念本身重新理解。不管是主动的延伸,还是被动的延伸,都是对概念有一个新的发展,我们把它把这一类选题方法叫做概念发展。那么,这就启示我们,当我们在解释一个问题时,感到怎样解释都解释不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从概念的角度尝试着,通过对概念的调整,来达到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或者我们可以根据自己身处的新时代,新社会和新环境,重新反思原来的一些老概念,这时我们很容易能够发现原来的一些老概念可能已经不适用了,需要进行一些调整了。


05

概念历史


概念历史指通过对一个模糊的概念进行历史考证,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某个概念有一个更加清晰,更加全面的理解。研究概念的历史本身也是一种独立的概念研究的选题方法,它与概念清晰或不清晰没有必然的关联。概念历史分为两小类:概念起源和概念流变。

1、概念起源:一提到研究概念的历史,我们很自然的就可以想到,我们可以研究这个概念是怎么出现的,可以研究这个概念是怎样发展的,还可以去研究这个概念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等。

范文解析:

第一篇《“德育”“智育”“体育”概念在近代中国的形成考论》,德育”“智育”“体育”这三个概念,我们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讲,我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还在讲德智体美劳、三好学生等,现在很少有人讲这些东西了,像这些耳熟能详的概念是怎样出现的?没有几个人能够说清楚。第二篇《“最初的中国”之考古学认定》,从考古学的角度,怎么去认定最初的中国?在地理学领域,上古史领域等几个相关领域里,关于最初的中国的争夺一直是有争议的,它不仅是对最初的中国的地理范围有多大有争议,而且对最初的中国这种叫法也有争议。那么,我们就可以从考古学的角度去研究,考古学是讲证据的,这就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方法。第三篇《超越历史分期概念:汉语“现代”概念的创出》,“现代”这个概念肯定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那么,在汉语里中,“现代”这个概念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怎样出现的?那么,与此相关的还有一个概念叫做“现代性”,这个概念其实也很值得去探讨,这个概念其实已经被用烂了,但是关于什么是现代性,向来都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五花八门的进行使用,这就很值得去研究了。第四篇《中西交通史上的“西方”概念之探源》,它是从中西交通史上研究了西方这个概念的起源,为什么作者要从交通史上去研究?因为关于中西区分的这种观念,其实是随着交通的日益发达才出现的,交通不发展到一定程度,比如古代的中国人以为中国就是全天下,他们没有中西的这种观念,所以作者结合着交通去研究了西方概念的起源。第五篇《零是数学难题还是哲学难题?——从古代印度宗教哲学看零的出现》,这篇论文的作者一看就是搞哲学的,搞哲学研究的人一般会无聊到研究这种很无聊的问题,其实这种问题一研究还挺好玩的,那么,作者就去研究零这个概念的诞生是个数学问题,还是个哲学问题?在早期,数学和哲学是不分家的,后来随着学科细分,两者才慢慢的分开,即使到现在,在哲学里面,尤其是在科技哲学里面也有很多人在搞数学,数学领域中也有很多人在搞哲学,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的,那么,零又是一个起源性的概念,所以作者探讨这样一个问题也非常有趣的。第六篇《再论“记者”之名的由来》,古代是没有记者这个概念的。


2、概念流变:或者叫概念的发展研究,也就是概念是怎样发展的?比如有人研究“社会”这个词在中国的历史演变;还有人研究“教师”这个词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演变;还有人研究“生”与“熟”这两个概念,“生”与“熟”本来是一个物理概念,比如烤地瓜,一块地瓜熟了没有,这是“生”与“熟”最早的形态。

《论“生”与“熟”:古代文艺批评对待概念研究之一》这篇论文考察的就是,“生”与“熟”的概念是怎样慢慢演变的。还有人研究孵化器,《孵化器的概念及其角色演变——基于《人民日报》数据库的扎根理论分析》,孵化器这个概念在近几年也是非常热门,非常流行的,这篇论文的研究方法很特别,是一个基于《人民日报》数据库的扎根理论分析,这种方法要比从中国古代、现在去找孵化器容易多了。还有人研究科技这个概念,《科学-技术的汇合与分离:演化的视角》研究的是历史上科学和技术这两个概念,或者说这个复合概念的分与合的历史,有的时候讲科技,有的时候讲科学,有的时候讲技术,有的时候又讲科学与技术。那么,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是有不一样的地方的。还有人研究《20世纪上半期唯物史观“阶级观点”中国化论析》,近代之前的中国是没有阶级这个概念的,那么阶级这个概念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的观点是怎样中国化的?这篇论文的作者掐了一个点,研究一个概念在某一个历史时期的演变,而不是一下就从上古梳理到现在,这篇论文没有搞这种高难度的研究,它研究的是20世纪上半叶,阶级是怎样中国化的,研究的是某一个历史时期。还有人研究“早期中国”的起源和发展,有人研究“义赈”,还有人研究“封建制度”概念在西方的生成与演变,加上西方之后显得特别有意味。再比如还有人研究“政体”“国体”,还有人研究中国古代嘉鱼的名实及分布演变研究,《从文化概念到科学概念:中国古代嘉鱼的名实及分布演变研究》这篇范文挺好玩的,有点人文地理学的味道,但这篇论文也不是单纯的在梳理,梳理完之后,作者还把它的一些特征,一些演变的规律性的东西弄出来了,这是一篇稍微高级一点概念史的研究。再比如还有人研究《商周亲属称谓的演变及其比较研究》,我发现中国不同的省份,关于亲属的称谓也是很乱的,我发现有的地方管爸爸不叫爸爸,他们把爸爸和大爷的叫法正好换过来了,有的地方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叫法也是颠倒的,这种现象在现在也是存在的,不光是出现在商周时期。我一直不能理解语言学的人为什么不会写论文,因为搞语言学的人写论文的选题点比比皆是,随便一个东西拿过来一写就是一篇好论文,所以,我一直认为搞语言学的不会写论文是不可原谅的,像这篇论文的这种又好玩,又有特征的选题就很好。《“数-数据-大数据”的历史沿革》,我们前面举过一个基于概念置换的大数据定义研究,这篇论文就使用了另外一种方法,有点类似于区域经济政策,先研究数,再研究数据,最后再研究大数据,通过这种历史沿革也能告诉我们,到底什么数据是大数据?以及为什么突然冒出了一个大数据的概念,难道以前的数据不叫大数据吗?作者从数开始,按照这样一个逻辑一步一步做的。《从莨菪子到迷药——古代书籍中“蒙汗药”概念的演化》,现在真的有很多人吃饱撑的没事干,五花八门的什么都写,虽然写的东西五花八门的,但是写完之后,大家都觉得这些论文还是非常好的,这就是做学术有意思的地方。搞学术研究,如果把它弄得半死不活的,甚至是一个死的、僵硬的状态,那就是在自找麻烦,这种研究做起来也累,并不且做出来的东西没有人愿意看,所以说搞学术研究一定是有钱有闲,吃饱撑的没事干的人才会去做的一个事情。还有人研究“玄学”称谓流变考论,中国“剧场”概念流变考,还有人研究“土”义变迁考,甚至还有人研究“洗脚”概念表达方式的历时演变以及“麻将”的词源和传播,五花八门的研究都有。像“民主革命界说”:一项基于近代中国情景的概念史考察、“资产阶级法权”:一个革命政治语词的历史考察的这些选题还是稍微上档次一点的,像研究麻将,研究洗脚,研究蒙汗药的选题,虽然看起来很奇怪,但这些论文也很好。还有人研究《对民主革命时期中共话语中“暴动”和“起义”称谓使用变迁的考察——基于九种482篇历史文献的统计数据分析》,作者发现在民主革命时期,在中共的文献资料中,有时候叫暴动,有时候叫起义,那什么时候叫暴动,什么时候叫起义?作者把它研究了一番。还有人研究《对“政治教育”到“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演变的解析》,其实我们还可以接着这篇论文的思路继续做,从政治到政治教育,再到思想政治教育。现在出现了很多的新概念,比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概念的流变也是一直在发展的,按照这种思路去写论文的话,写起来没完。所以,我们讲的这些选题方法中的任何一个小方法,只要大家学会了,用上个三五年都不成问题。


3、其他

《从泛称到特指:“革命”与“革命文学”的历史定位》、《从湖泊名称到聚落名称——“成都”的由来与含义探索》、《“境界”概念的历史与纷争》、还有人研究《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概念运用》,关于“抗日战争”这个概念,搞近代史研究的人应该比较熟悉,“抗日战争”这个概念是一个专有概念,有时候不把它叫做抗日战争,有时候把它叫做抗日战争,这是个专有概念。再比如《“革命高潮”与“直接革命形势”:中共形势表述语词的使用变迁(1928-1930)》,再比如《循名责实——“延安”的概念史及其在战时的建构表达》、《“改革”内涵的演进: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后来又出现了改革的深水区,现在好像到了攻坚期了,出来了一些新的东西,如果按照这种思路理顺下去,大家真的可以没完没了的去研究,而且这些研究都挺好玩的。还有人研究《清代湖州“笔客”考——笔商的另一种社会身份》,有的人可能对笔商这个概念感到比较陌生,搞艺术的和搞人文历史的人都可以去研究,笔商就是卖笔的商人,这是一个很独特的选题角度。《“话剧”:一个术语的诞生和多重侨易的发生》和《中文“新闻自由”概念考略》都是概念史研究的一些类型。概念史研究在概念研究中可能是除了概念辨析之外的第二大类型。


06

概念扩展


这种类型的共同特征是,一个概念本来很简单,甚至有时我们都觉得它不是一个概念,比如研究赝品,研究艺术品的概念。但当我们把观察这些概念的视野无限扩张时,会对这个概念有很多新的理解。

概念扩张与概念发展有什么区别?概念发展是指发展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或语义,比如从“生产力水平”延伸出一个新的概念叫“生产力容量”。但概念扩张是把一个简单的概念弄得非常臃肿,作者在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内,观察和审视一个非常小的概念,这是一种大与小的辩证法,有时在大与小的一张一弛间就能做出一个选题,并且也能把选题的趣味性做出来了,概念扩张遵循的也是这样一种选题的规律——大与小的辩证法,把一个概念放在一个很庞大的体系中去思考。

《认同概念的多学科释义与科际整合》,认同这个概念很多学科在都用,作者就利用这一点,直接弄了一个多学科释义,然后进一步的弄了科际整合,例如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这些学科是如何应用这个概念的?作者都拿来分析了一遍,点明认同在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最后进行了一个跨学科的整合,也就是把一个很小的概念,放到一个很大的范围中去观察。《作为诸多价值集合的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存在意义的一点思考》,文学作品这个概念本来挺单纯的,作者从诸多价值集合,从多个方面对文学作品这个概念进行了观察。再比如《理解商业模式:基于哲学三角验证的探讨》,对商业模式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单向度的,但是这篇论文的作者是搞哲学的,在哲学中,对概念的研究有一个三角验证法,作者就利用三角验证法研究了商业模式这个概念,一下子把这个概念扩张了。《管理中的不确定性:一个整合性的多维概念体系》,管理学中的不确定性的概念也是从一个多维整合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的。再比如《从历史与哲学理解儒家全球领导力:古典模型与现代模型》,它是从历史和哲学两个学科的角度,进一步再从古典和现代的两个角度,它是从四个维度去研究儒家全球领导力这个概念,不怕讲不清楚,因为我们把它放到了一个非常大的、非常多面的视野中,观察了一个概念。再比如《逻辑学视角下创业机会概念的跨学科研究》也是从很多学科出发进行研究的。再比如《信息概念的语境考察》,信息在哲学里面指什么?在数学里面指什么?在信息科学里面指什么?在传播学里面指什么?等等。《中国作为一个政治神学概念》,它既是一篇哲学的论文,又是一篇政治学的论文,还有一点法学和历史的意味在里面。《“中华帝国”的概念及其世界秩序:被误读的天下秩序》,作者直接把“中华帝国”放在一个世界秩序的角度去理解。再比如《论作为变体的艺术品》,就艺术品这一个概念,作者弄了好多变体出来。再比如《艺术赝品问题的复杂性》,作者把赝品从多角度,分层次的进行了探讨。再比如《“混”:一个本土概念的社会学探索》,“混”这个概念在中国用的比较多,比如混社会、混圈子等,用法非常多。《社会之病:界定一个几乎不可能的概念》,在标题中,我们也能看出,作者也说它在界定一个几乎不可能的概念,但其实作者界定的挺好的。再比如《多语环境下“母语”概念的界定:困境与出路》,搞语言学的人,尤其是搞外语研究的人不会写论文,我觉得是不能被理解的,比如搞汉语的人应该很会写论文,搞外语的人更加应该会写论文。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搞语言学研究的人大都不太会写论文。像这篇论文研究的是多语环境下“母语”概念的界定?还有人研究二语有没有可能达到母语的程度这样的问题。《追问“新闻专业主义迷思”——一个历史与权力的分析》,到现在为止,新闻专业主义这个词在国内和国外都没有人能够讲清楚它到底是什么?对此有很多理解。这篇论文的作者对它做了一个历史和权力的交叉分析。



07

概念翻译



现在的学术语言体系中有很多概念都是外来词语,这就给大家提供了机会,由此延伸出一种概念研究的选题方法——概念翻译,也就是专门研究这个概念是怎样翻译过来的,甚至有时候通过考察,我们会发现某个概念是有问题的。

《“文件”与“档案”的选择——兼论“records”的翻译之争》,有人研究“文件”与“档案”这两个概念,作者发现在中文的理解中,“文件”与“档案”这两个概念是分不开的。那么,作者就要去考察一下英语中的“records”,在当时翻译过来的时候,是不是在翻译环节出现了问题?要不然怎么会出现“文件”与“档案”分不开的情况。《“Bicycle”的中文译名:概念史角度的考察》,这篇论文研究的是自行车的翻译,这篇论文挺好玩的。《关于Person和Persnlichkeit的翻译问题——以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为例》,还有人研究Person和Persnlichkeit这两个概念。其实,搞外语研究的人有一个优势,你们可以什么都不做,专门进行概念翻译的研究,学会这种方法,至少可以用三年五年,我们可以不断的找一些值得研究的概念,然后使用这种方法去研究。还有人研究翻译暴力,比如《“翻译暴力”从何而来?——韦努蒂理论术语violence探究》;有人研究学衔,比如《英制学衔Professor和Reader的译名探究——以陈寅恪、修中诚和李约瑟的职衔误译为例》,作者发现学衔的翻译出现了误疑,在当时翻译时出现了问题,作者是怎么发现的?作者发现陈寅恪、修中诚和李约瑟这三人的资料中,对这三个人的学衔用词是不一样的,有的用的是Reader,有的用的是Professor,但是翻译成汉语来看,它们又是一样的,所以作者就要去搞清楚是不是在翻译时出错了。《Literature是怎样“变成”“文学”的——晚清早期新教来华传教士的“文学”实践及评价西方“文学”概念考略及订误》,它是去研究Literature是怎样变成文学的,它的研究结论很好玩,研究结论是:Literature不是文学的意思,但是在近代中国,Literature就变成了中文中的文学的意思了,作者就此做了一番考察。再比如《文学“介入”的多义含混》这篇论文也是发现文学这个概念有问题,就此做了一番研究,这两篇论文的作者其实写的是一个问题。《“社会化媒体”还是“社交媒体”?——一组至关重要的概念的翻译和辨析》,其实这是一篇概念辨析的论文,但它所用的方法是去研究这两个概念的翻译,作者发现这两个概念存在混用的情况,所以去考察了是不是在翻译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以上几篇范文都是去研究某个概念的翻译,之所以要去研究它的翻译,要么是因为这个概念是模糊的,作者试图从翻译的角度去查看是不是在翻译环节出现了问题;要么是通过翻译来解释一个问题。


08

概念延伸问题


概念延伸问题既不同于概念发展和概念扩张,它是由某个概念延伸出来的一个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当然,也可能是从一个问题倒着推出来一个概念,它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概念研究了,已经开始慢慢向问题研究过渡。

《论学习量》这篇出现的第二年,又出现了一篇《也论本科生“学习量”——兼与卢晓东教授商榷》卢晓东教授就是《论学习量》这篇论文的作者,他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学习量,紧接着又来一个人跟他进行了商榷。“学习量”这个概念是在探讨学生在上学时,多大的学习量多大是合理的?既然是学习量的概念,那就有一个量的界限,它其实探讨的是一个问题,也就是这个量多大是合理的?比如本科生修学,修18个学分合理,还是修38个学分合理?他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为何称“鬼子”为“太君”?》,这属于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做了一篇好论文出来的人,一个人要无聊到什么程度才能写出这样的论文,其实这也是个问题。有时候叫“鬼子”,有时候叫“太君”,但是为什么叫把“鬼子”称为“太君”?这在史学中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虽然这个问题很小,但是非常具有趣味性。在选题课上我们讲过,选题只要具有两个特征就可以了,第一是公共性,第二是趣味性,如果能同时具备公共性和趣味性是最好的,如果不能同时具备,具备其中一个也是可以的,比如《反讽概念及其涉及的公私关系问题》、《从“儿童的发现”到“童年的消逝”——关于“儿童”的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考察》这两篇,它们本来是个概念研究,但是通过做概念研究,衍生出了一个问题,在以前,儿童是被忽略的,后来有一个时期发现了儿童,但是到后来我们又发现儿童的童年消逝了,为什么消逝了呢?是因为被标准化了,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这篇论文本来是一个概念研究,但实际上通过做这个概念研究,延伸出的是一个学前教育的问题。


什么样的概念可以去研究呢?

这些概念需要具备一个必要条件——要是一个基础概念,是我们所在学科中一直就存在的一个概念;第二个特征,是一个在自己所在学科中新出现的影响非常大的概念,具备新兴概念的特征,影响特别大,比如“大数据”这个概念,它在出现时间只有几年的时间内,在一些学科中俨然已经有了基础概念的范儿;第三个特征,这个概念具有模糊的特征。那么,基础、新兴和模糊是值得研究的概念的所具备的三个特征,基础是必备条件,新兴和模糊不是一个必要条件,但是充分条件,这是概念研究的三个基本特征。

来源:高校科研处(ID:gaoxiaokeyanch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