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磁州窑的特征以及鉴赏

 新用户99079681 2020-08-15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 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于世,黑白对比,强烈鲜明,图案十分醒目,刻、划、剔、填彩兼用,并且创造性地将中国绘 画的技法,以图案的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磁州窑的纹饰具有明显的民间色彩,虽寥寥数笔却颇为传神。无论是彩绘、刻划,还是人物、动物、植物,均表现出活泼的格调和浓厚的乡土风情。而仿品虽刻意模仿,但笔力滞涩,终不勉矫揉造作。真品笔法豪放、自 由舒展,在不经意中追求婀娜多姿的神韵。而仿品刻意模仿,有形无神,线条过于纤细,缺乏真品浓墨淋漓的韵味。特别是卷草纹之间的点划线条距真品甚远,真品随意点划,舒展流畅。仿品则因制造者功力不够,心有余而力不足,下笔点划之中犹豫不决。结果点划生硬,犹如中国传统线描中的钉头鼠尾。其次,真品的纹饰以二方连续图案为基本骨架,但采用了大面积留白的画法,使纹饰自 由穿插有较大的空间。而仿品则纹饰繁密,虽为二方连续,但穿插过程中有拘谨之感。

  磁州窑的工匠在长时间的积累和学习中不断巩固和创新,既生产出了严肃工整的工艺精品,也创造出了大众喜闻乐见、符合主流审美观的艺术佳作。

  磁州窑的匠师们吸收了传统的水墨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的白地黑绘装饰艺术,开启了中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以白地黑花(铁锈花)、刻划花、窑变黑釉的装饰技法突破了当时流行的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的单色釉局限。它那一气呵成的娴熟画艺,令许多艺术大师叹为观止。

  磁州窑的器型和纹饰为民间所喜闻乐见,影响范围较广,发展迅速。北方各地纷纷仿制,中 心窑场以邯郸市的观台镇为中 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主要分布在河南鹤壁集窑,修武当阳峪窑,禹县的扒村窑,登封曲河窑,山西介休窑,霍县窑,山东淄博窑,江西吉安吉州窑,福建泉州,四川广元等,都大量烧造与磁州窑风格相近似的瓷器。

  在磁州窑的诸多品种中,尤以白地黑花(铁锈花)、刻划花、窑变黑釉最为著 名。它的装饰技法突破了当时流行的五大名(官)窑(汝、官、钧、哥、定)的单色釉局限,运用了数十种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

  古代瓷枕的造型设计,立意简洁明快,作品的各部分结构比例合理、自然,看起来让人很舒服。有的作品上留下手工痕迹,如刮削痕迹被自然保留下来。现代仿品多使用海绵修坯,仿品作品多少棱角,而呈圆角,有明显过度修饰的外观。过去瓷枕的修坯使用了竹刀,一次性刮削,保留下刮削后的自然的痕迹。粗旷、原始的美感,留有较多的手工制作痕迹。现代仿品一般都缺乏此类痕迹。有的仿品留下了或重量过重,或个部位比例失调,或枕面塌陷等毛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