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扦,拉丁学名:Picea meyeri Rehd. et Wils. 别 称:红扦、白儿松、罗汉松、钝叶杉
松科云杉属,分布区域:山西、河北、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

【仙客仿如梦令咏白扦5814】
白扦产于高山,生长相对缓慢。
树冠成塔形,针叶辐射伸展。
侧面,侧面,四棱条形微弯。


白扦(Picea meyeri Rehd. et Wils.)是松科云杉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山西:五台山、内蒙古、雾灵山、关帝山、河北:小五台山、管涔山等地,生长于海拔1,600米至2,700米的地区,常生于山坡云杉林中或阴坡。
中文学名:白扦
拉丁学名:Picea meyeri Rehd. et Wils.
别 称:红扦、白儿松、罗汉松、钝叶杉
松科云杉属
分布区域:山西、河北、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
1、形态特征
白扦乔木,高达30米,胸径约60厘米;树皮灰褐色,裂成不规则的薄块片脱落;大枝近平展,树冠塔形;小枝有密生或疏生短毛或无毛, 一年生枝黄褐色,二、三年生枝淡黄褐色、淡褐色或褐色;冬芽圆锥形,间或侧芽成卵状圆锥形,褐色,微有树脂,光滑无毛,基部芽鳞有背脊,上部芽鳞的先端常微向外反曲,小枝基部宿存芽鳞的先端微反卷或开展。主枝之叶常辐射伸展,侧枝上面之叶伸展,两侧及下面之叶向上弯伸,四棱状条形,微弯曲,长1.3-3厚米,.宽约2毫米,先端钝尖或钝,横切面四棱形,四面有白色气孔线,上面6-7条,下面4-5条。球果成熟前绿色,熟时褐黄色,矩圆状圆柱形,长6-9厘米,径2.5-3.5厘米;中部种鳞倒卵形,长约1.6厘米,宽约1.2厘米,先端圆或钝三角形,下部宽楔形或微圆,鳞背露出部分有条纹;种子倒卵圆形,长约3.5毫米,种翅淡褐色,倒宽披针形,连种子长约1.3厘米。花期4月,球果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
2、分布情况
为中国特有树种,产于山西(五台山区、管涔山区、关帝山)、河北(小五台山区、雾灵山区)、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在海拔1600-2700米、气温较低、雨量及湿度较平原为高、土壤为灰色棕色森林土或棕色森林地带,常组成以白扦为主的针叶树阔叶树混交林。常见的伴生树种有青扦、华北落叶松、臭冷杉、黑桦、红桦、白桦及山杨等。北京、北戴河、辽宁兴城、河南安阳等地有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