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经唱得很响的“树下养鸡”,现在为何没人说了?看完就明白了

 昵称trhe5tFI 2020-08-16

我有一个朋友,早年外出打工有了一些积蓄,也买了一辆轿车,回到农村的老家,正好遇到当地在大力提倡“林下养鸡”的养殖模式,我朋友就做起了这个项目,承包了10多亩荒地,栽了多种果树,又在果树园里喂养了500多只土鸡。然而事与愿违,气候不好,果树成活率低、挂果率很差;又发生了鸡瘟,所养土鸡损失殆尽,一年下来,朋友分文未进,还把轿车“变成”了摩托车。

“林下养鸡”是一个科学合理的农村创业模式,而农村人对于养殖业和种植业,也正好是他们最熟悉的领域,所以“林下养鸡”刚刚推行,就得到了广大农村人的普遍欢迎和接受。所谓“林下养鸡”指的就是在土地里栽植经果林、在经果林里套养家禽,其好处就是树上结果子、树下得家禽,能最大化的利用土地价值,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按说这种模式应该是非常好的一种农民增收的路子,可是农民尝试以后就不愿意再继续做下去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有原因的:

一、“林下养鸡”的技术要求较高,农民不易熟练掌握

其实,“林下养鸡”模式看起来不复杂,但实际上对相关的知识点和技术要求都很高,涉及种植业和养殖业两个领域的技术要求,每一个领域的技术要求都有其科学性和规范性的讲究。而农民朋友要么对养殖业比较在行、要么对种植业比较精通,对两大领域都同时熟练的农村人是不多的。

而“林下养鸡”模式,恰恰要求对养殖业和种植业都必须熟练,比如栽植经果林和养殖家禽的密度问题,都有各自的要求,也有相互间的制约,掌握不好,就容易导致养殖或种植不能成功。

二、盲目进场、亏损收场,农户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

刚刚推行“林下养鸡”时,很多农村人对其认识不足、技术掌握不充分、各项准备工作不到位,以为“林下养鸡”是“手到擒来”、容易上手,于是就盲目跟进,结果因为技术、经验以及资金等欠缺,导致失败收场,给农户带来极大的损失,比如文章开头所说的那个朋友,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最终让自己的轿车“变成”了摩托车。

三、失败农户的不良诱导,引发别的农户不敢轻易进入

盲目跟风的农户,最终结果基本都是以失败收场。失败后的农户对于“林下养鸡”不仅没有了好感,相反还会到处宣扬“林下养鸡”的种种“过错”,殊不知这些农户的失败,其实并不是“林下养鸡”模式有多大的不好,而是失败农户自身的原因所造成的。

由于有失败农户的言传身教和亲身经历,所以别的农户对于“林下养鸡”也会心生恐惧,不敢轻易踏入这一模式,导致“林下养鸡”模式在农村的推广非常的困难。

四、“林下养鸡”的风险比单纯的养殖或种植还要大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从事养殖业还是种植业,都是会有风险的,对于气候、疫情以及市场等等因素来说,基本上咱们农村人都是不能有效进行控制的,有时候看的是养殖户或种植户的运气。而“林下养鸡”模式让这种风险更是成倍的增加,农民对其防控的难度会更加的增大,所以“风险”问题也就成了“林下养鸡”模式不再吃香的原因之一。

结束语:

“林下养鸡”模式其实是很科学、很合理的种养模式,但是由于上述4个方面的原因所致,使得“林下养鸡”由过去的“香饽饽”变成了现在的无人问津,由于它的高要求和高风险,使得农民朋友不敢轻易去尝试,我认为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大家对此问题怎么看呢?你觉得还有其它新的原因吗?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