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下主观,开启智慧

 感通天下 2020-08-16

放下主观,谈何容易!

在写这一篇文章之前,我就和小伙伴们讨论了很久,讨论这一篇文章的可读性,预估一下它的现实意义。讨论的结果是:这是一篇非常不好写的文章,很有可能费力不讨好!为什么?

中国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都觉得自己不笨!作为一个觉醒的民族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民族自信心是不能丢的。可是,由于惯性思维所导致的盲目自信也是很难突破的。这里就有辩证法的逻辑了,有利就有弊,有自信是好事,但是过于主观,就又成了保守,这两者之间的尺度或者说节点要怎么把握呢?

去年,在讲《周易·观》的时候,我就重点讲过客观与主观的区别。

主观在某种意义上是与“窥观”划等号的。何谓“窥观”呢?人们常说,“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就是这个意思;说白了就是过于主观,就等于见识片面,不够客观。

客观是什么呢?《易》学中对于客观的解释叫做“童观”。什么是童观?就是不带有色眼光看问题,对世间的任何事物从不先入为主,也就是把成见放下。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错失良机的经历,什么原因呢?就是主观判断错误造成的。虽然说:“吃一堑长一智”,但是绝不是教给大家“因噎废食”啊!大家想想,自以为生活经验很丰富或者社会经历很老到的人,他们身上到底是成功的经验多一些呢,还是失败和教训更多一些呢?我想,当然是后者!有经验的人总是告诫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

可是,往往那些真有作为的人,都是推翻了这些“明白人”的经验获得成功的。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认同我的观点了。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不被假象所迷惑,看清真相,把握真理,从而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看来跟着所谓经验过日子,是很难有大作为的。但是,想要做到拨乱反正,能够通过现象看本质,这样的本领确实来之不易,这里面的技术含量是非常高的。

别的不说,单指“放下主观”来说,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且,这里说的放下主观不是一时的,而是时时处处的。有朋友会说了,这不是天真吗,人怎么可以没有主观思想呢?说的不错,要的就是这份天真!

可是,这份天真不是傻,不是愚钝,而是在经历了无数次风吹浪打之后,依然保持的一种从容和淡定。这样才能保持冷静睿智的头脑,对现实做出最为客观的判断。

前两天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就这个问题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达成的共识就是:放下主观,一靠身体,二靠习惯

这就有点意思了,为什么说一靠身体呢?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们的学习能力是身体给的。大家想想,主观和客观的区别是什么?其实,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主观简单,客观复杂。主观是惯性思维的存量,对于很多问题都可以用自己的存量直接分析判断,相对简单;客观则不同,它必须依据事物发生的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这里面所用到的知识和信息量就不一定是自己的存量所能承受的,它必须要借助外界更大的信息存量和更高的技术手段才能解决,甚至有时候,现有条件还解决不了,还需要加上时间跨度。大家想想,这样一说,是不是就明朗得多了呢?

主观是很容易的事儿,但是客观,就意味着努力和付出。这两下一比较,大家就知道其中的关键所在了。

只有身体强壮、精力充沛,才是做到客观思考和行动的基础条件。

像现在很多所谓知识分子、专家教授,在读书的过程中,生命能量都已经耗得差不多了,不主观才怪呢!像这样的人要求他客观,真得是强人所难了。那么,平时碰到很多的“高人”、“权威”做人做事非常主观,甚至霸道,就不奇怪了。

二靠习惯怎么讲呢?人活着,基本是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不断错位的过程中度过的。

没有哪一个人是一直主观或者一直客观的。

所以,客观思维,一定是在平时养成习惯,在关键的时候体现效果和价值的。

养成客观的思维习惯,还是要回到身体的原点才可以。因为身体的感知,不需要借助外力,最直接的方式就可以体会。不管是动的时候还是静的时候,甚至于进入梦境以后都可以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最客观的观察。这样的习惯的养成,就是醒筋健康管理模式的核心思维。全生命周期的身体监测,通过自省来完成,这可比“吾日三省吾身”要来得切实多了。“三省吾身”还是身外求法;醒筋模式可是自身悟道,内外有别啊!

久而久之,通过对于自身客观的感知过程,自己的身体与精神都在不断强大,放下主观,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