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蒜花本身,通常为红色、橙色、白色、黄色,其中红色与白色合称彼岸花,红色单称曼珠沙华,白色单称曼陀罗华,黄色又叫忽地笑。
石蒜属植物在全世界约有20余种,我国分布有16种,按花叶特征可初步分为:红花品系、白花品系、黄花品系及复色品系等。

红花品系:石蒜 L. Radiata,鹿葱 L.squamigera,玫瑰石蒜 L. Rosea,香石蒜 L.incarnate。
黄花品系:忽地笑 L.aurea,安徽石蒜 L.anhuiensis,中国石蒜 L. chinensis ,广西石蒜 L.guangxiensis,稻草石蒜。
白花品系:乳白石蒜 L.albiflora,江苏石蒜 L. Houdyshelii,长筒石蒜L.longituba,陕西石蒜 L. Shaanxiensis,短蕊石蒜 L. caldwellii。
复色品系:换锦花石蒜(L. sprengeri),变色石蒜(L. bicolor)。

神话传说
传说中把红花石蒜叫曼珠沙华(manjusaka),也叫红色彼岸花;白花石蒜叫曼陀罗华(mandarava),也叫白色彼岸花。
曼珠沙华这个名字出自梵语「摩诃曼珠沙华」,原意为天上之花,大红花,天降吉兆四华之一。意为死亡之花。一般认为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盛开在阴历七月下,大片大片,鲜红如血,它美丽而忧伤的名字来自法华经,为天界四华之一,梵语意为开在天界的红花。
佛家语,荼蘼是花季最后盛开的花,开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佛经记载有“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在民间,春分前后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后三天叫秋彼岸。是上坟的日子。彼岸花开在秋彼岸期间,非常准时,所以才叫彼岸花。而它生长的地方大多在田间小道,河边步道和墓地,所以别名也叫做死人花。一到秋天,就绽放出妖异浓艳得近于红黑色的花朵,整片的彼岸花看上去便是触目惊心的赤红,如火,如血,如荼。
彼岸花开开彼岸,相传彼岸花是开在黄泉路上的花朵,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这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人们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颜色有如鲜血,是种灵异气氛很重的花,被认为是不祥的植物。


美丽神话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城市的边缘开满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也就是曼珠沙华。守护在彼岸花身边的两个妖精,一个是花妖叫曼珠,一个是叶妖叫沙华。
可是他们从来无法亲眼见到对方……因为花开时看不见叶子,而有叶子时又看不见花。花叶之间,始终不能相见,生生相错。他们疯狂地想念着彼此,并被这种痛苦深深地折磨着。终于有一天,他们决定违背神的规定,偷偷地见上一面。
那一年,曼珠沙华红艳艳的花被惹眼的绿叶衬托着,开得格外娇艳美丽。可是这件事,神却怪罪下来。曼珠和沙华被打入轮回,并被诅咒永远也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间受到折磨……
从此,这种花就成为只开在黄泉路上的彼岸花,曼珠和沙华每一次轮回转世时,在黄泉路上闻到彼岸花的香味,就能想起前世的自己,然后发誓不再分开,接着又再次跌入被诅咒的轮回。


特性寓意
曼珠沙华的美,是妖异、灾难、死亡与分离的不祥之美;或者是因为它深艳鲜红的色泽让人联想到血,也或者是因为它的鳞茎含有剧毒,在一般的文学作品中,它的形象通常是与“疯狂、血腥”之类的概念相联系起来的。
红花石蒜之所以得名“彼岸花”,主要是源于它夏季休眠的特性。
夏初,红花石蒜地上部分的叶片枯萎,地下的鳞茎进入休眠;夏秋之交,花茎破土而出,伞形花序顶生,有花5至7朵,红艳奇特,花瓣反卷如龙爪;叶在花茎枯萎后又即抽出。叶萎花开,花谢叶出,红花石蒜的花叶永远不会同时出现。这一点正好符合彼岸花花叶两不相见的特点,同时也是由于红花石蒜花色娇艳、花型奇特,无叶开花,给人妖异的感觉。其实除红花石蒜外,其它石蒜种类也大多具有夏季休眠的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