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物神经紊乱

 昵称70008750 2020-08-16

植物神经是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大系统组成,主要支配心肌、平滑肌、内脏活动及腺体分泌,受大脑皮质和下丘脑的支配和调节,不受主观意志所控制,所以也称为自主神经。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生理活动。如果平衡被打破,那么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如经过适当治疗,则预后良好。

并发疾病:抑郁症、焦虑症。

治疗周期: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胸闷憋气、心慌、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失眠。

好发人群:肥胖者、饮食不规律者、不爱运动者。

常用药物:谷维素、心得安、地西泮。

常用检查:卧立位试验、皮肤划纹试验。

疾病分类:家族性自主神经失调症,病因不明,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发病可能与体内儿茶                  酚胺代谢异常有关。

红斑性肢痛症:原因不明,任何年龄均可起病,但以青壮年多见。

自发性多汗症:病因不明的,除生理情况以外出现的异常出汗过多的一类疾病。

雷诺病:遇冷或情绪紧张后,阵发性肢端小动脉强烈收缩,引起肢端缺血改变,又称肢端血管               痉挛症。发作时,肢端皮肤由苍白变为青紫,而后转为潮红。

病因:植物神经紊乱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至今未完全阐明。常与心理社会应激因素有            关, 也有可能是遗传因素、性别因素和生物因素。

主要病因:精神压力过大,长期的焦虑紧张、心理压力过大、精神受刺激等。

家族遗传:家族性自主神经失调症具有遗传性,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是自主神经先天性                   功能异常,该病不常见。

其他因素:女性由性腺的内分泌和某些生理过程引起,而男性多受烟草酒精影响。脑部感染发                   生器质性病变,也可影响神经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精神障碍。

发病率:目前国内暂无权威的该疾病发病相关数据,局部流行病调查,人群中发病率约                          5%~7%。

好发人群:常见于临床上脑力劳动者、科研机构人员、公务员、学生、经常上夜班的群体、饮                   食作息不规律者以及肥胖者。另外,女性在围产期和围绝经期两个阶段也容易现。

诱发因素

晚睡:会使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

性格:不善于人沟通的性格,易激易怒、精神状态差,久而久之也会影响神经系统。

精神高压:在应激状态下内分泌系统紊乱,生物平衡打破,可能诱发或加重此病。

症状:植物神经紊乱的临床表现可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

典型症状:血压异常波动,忽高忽低。也叫直立性低血压,是指由于体位改变引起的血压变                     低,出现眩晕、视物模糊症状。

心脏神经症状:胸闷、憋气、心慌,有濒死感。

胃肠神经症状:胃痛、胃胀、呕吐、腹泻等。

生殖神经症状: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阳痿、遗精等。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失眠健忘、四肢麻木、手脚心发热、周身皮肤发热、全身有游走性                   疼痛、游走性异常感觉等。

并发症

焦虑症、抑郁症:植物神经紊乱的内因有性格因素,对外界刺激耐受性差,内向孤僻、情绪不                             稳定。外因有长久在高压环境下生活,高级神经中枢过分紧张,难以入睡,                             形成顽固性失眠,失眠后患焦虑、抑郁风险增加。

就医:植物神经紊乱患者一般可以正常生活,如果出现的不适症状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生               活,避免疾病加重,考虑及时就医。

就医指征:出现躯体明显不适症状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日常作息紊乱、                  入睡困难,高度怀疑植物神经紊乱时,应及时就医。已经确诊植物神经紊乱的患                      者,若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神经内科就诊,精神症状严重者可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因为什么来就诊的?胸闷不适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                          胸闷、胃痛、恶心等)是否有以下症状?(如乏力、失眠、厌世情绪等症                                状)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卧立位试验:测量卧位和直立时的血压,判断是否有直立性低血压。连续测定5~10分钟,每                      分钟一次。如直立时收缩压下降达50mmHg左右,并出现休克症状者,在没有                        其他引起血压降低的条件下,可作为诊断依据。

皮肤划痕试验:用钝器划过皮肤前臂屈侧皮肤,1~2分钟后,皮肤的划过处出现风团,此结果                          为阳性。

竖毛试验:竖毛肌由交感神经支配,通过此实验可监测交感神经功能。首先将冰块置于颈后,                   数秒后竖毛肌收缩,毛囊处有隆起如鸡皮,则为阳性。根据竖毛反射障碍的部位                     来判断交感神经功能障碍的范围。

诊断标准:此病症状涉及系统多,表现多样,常根据以下临床症状诊断,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                  的精神易疲劳,表现为联想回忆增多、脑力劳动率下降、体力衰弱、疲劳感等。头                  部不适感,表现为紧张性头痛,头部重压感、紧束感等。内脏功能紊乱胃胀、肠                      鸣、便秘或腹泻;心悸、胸闷、气短、肢体瘫软、乏力、濒死感;低热;皮肤划痕                  征阳性;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阳痿等。

鉴别诊断:心律失常,植物神经紊乱常表现出心悸、胸闷,与心律失常相似。但是心律失常是                   建立在一定的心功能损伤基础上,通过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可排除。

胃溃疡:胃溃疡患者通过胃镜可看出溃疡病理变化,植物神经紊乱仅表现出消化紊乱症状无实               质性改变,可做对比。

多系统萎缩(MSA):属于神经系统器质性变性疾病,可以涉及锥体系、锥体外系、小脑和                                       植物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可以出现锥体束征、共济失调、肌张力增                                       高、肢体震颤、性功能障碍和体位性低血压等表现,通过脑MRI可以                                       看到相应改变。

治疗:该病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以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为辅。去除心理病因后,正常代谢            恢复后其他症状也会好起来,预后良好。

药物治疗:即五羟色胺受体再摄取抑制剂,临床上广泛使用在出现相应焦虑抑郁症状患者身上                   效果很好,其中有代表性的药物是氟西汀、帕罗西汀、文拉法辛、舍曲林和草酸                     艾司西酞普兰等,是目前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焦虑抑郁的一线药物。

β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快速心律失常,如房性及室性早搏、窦性及室上性心                        动过速、心房颤动等,但室性心动过速宜慎用。也可用于心绞痛、高血压等。                        禁用于性心动过缓、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低血压症患者。可增加                         洋地黄毒性的作用,对已洋地黄化而心脏高度扩大、心率又较不平稳的患者禁                        用。作为对症治疗,改善植物神经紊乱患者的心脏神经症状。

苯二氮卓类:适用于焦虑症及各种功能性神经症。失眠,尤对焦虑性失眠疗效极佳。BDZ类药                      物过敏者禁用。新生儿、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禁用。可出现嗜睡状态,驾驶机动                      车和高空作业者慎用。

谷维素:适用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周期性神经病、脑震荡后遗症等,老年人、孕妇、胃肠功               能严重紊乱者禁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给予神经必要的营养。偶尔可出现胃肠道不               适。

手术治疗:植物神经紊乱一般不进行手术治疗。

心理治疗:建议病人多和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沟通,有不良情绪及时抒发,做事不要冲动,也                   不要思虑过多。如有失眠、焦虑、抑郁情绪严重者,建议找专科心理医生做咨询                     治疗。

中医治疗:从中医角度,自主神经分布到全身各处,一旦失调,必然会出现相应系统的异常症                   状。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辨证施治,患者需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对症治疗。

预后:植物神经紊乱性疾病患者多无器质性疾病,去除病因后,预后良好。

能否治愈:植物神经紊乱进行系统治疗,一般可以治愈。

能活多久:植物神经紊乱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阶段治疗疗程结束后,即一个月后复诊,直到病情痊愈,则可以不再复诊。

饮食:植物神经紊乱患者应培养健康均衡的饮食,平衡膳食营养、多补充维生素、保持良好的            生活状态。

饮食调理:建议吃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的蔬菜,可以喝些养心安神的坚果粥和健脾的杂粮                     粥。避免进食含咖啡因食物,以及烟、酒、可乐和油炸食物。

护理:植物神经紊乱患者的护理以促进患者恢复正常作息、健康生活,并保持稳定情绪为主,            还需避免发生严重系统功能紊乱致器质性病变发生等。

日常护理

口服用药: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正确服用。运                    动注意锻炼身体,参加室外活动,如散步、瑜伽等,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

病情监测:定期复诊,直至完全健康,在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以及心理焦虑、抑郁程度。

特殊注意事项:植物神经紊乱患者主要依靠各种心理治疗手段,药物仅仅是对症治疗,因此患                          者需要在平时生活中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有利于病情恢复。

预防:植物神经紊乱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主要是通过避免较多饮用茶、咖啡等刺激神            经的食物,尽可能减少生活和精神压力。

早期筛查:平时工作生活压力大的人群,焦虑、失眠或有顽固性失眠的人群,可以去医院早做                   检查。

预防措施:进行适当的运动,在工作之余,可以适当的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比如打羽毛球、                    游泳、慢跑等,不仅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来调节植物神                       经,缓解身心压力,可达到预防各类神经疾病出现的目的。

生活要有规律:饮食睡眠要规律,不可暴饮暴食。早睡早起,不要熬夜或是通宵,良好的规律                         生活是保证健康的重要因素,也可抵御植物神经紊乱来袭。

要及时的宣泄情绪: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或是情绪低落时,不要总是闷在心里,要尽快                                 想办法及时宣泄出去,可以通过自我疏导,或是通过合理的手段把心理                                   的郁闷疏泄出来,缓解自身的紧张情绪,从而有效预防植物神经紊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