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第斯文明(十): 西坎文化(上)

 RK588 2020-08-16

西坎文化 

公元750—1375年

公元800年之后,迪亚瓦纳科文化和瓦里文化都走向了没落。分布于秘鲁北海岸的西坎文化(Sicán)、契穆文化逐渐统治了秘鲁的大片地区。其中西坎文化(又名思坎文化,也被称为兰巴耶克文化)以秘鲁的兰巴耶克谷(the Lambayeque Valley of Peru)为中心,继承了莫切文化传统,包括制陶、冶金、大型土坯砖金字塔式建筑等等。甚至还有人类学家认为西坎人就是莫切人的直接后裔,但两者之间是否是同一个文化目前存在争议。

兰巴耶克谷(the Lambayeque Valley of Peru)在秘鲁的位置

西坎文化大约从公元750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1375年。由于缺少出土文物考古学家对其早期(公元750-900年)文化知之甚少,主要原因是这些考古点规模通常很小,文物稀少且分散,并被中期(公元900-1100年)、晚期(公元1100-1375年)文化的建筑遗迹和沉积物所覆盖。考古学家推测西坎文化早期似乎政治分裂,并且受其他地域文化影响颇大,特别是在艺术和宗教领域。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西坎文化从公元8世纪开始与莫切文化完全分离,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西坎在公元900至1100年成为秘鲁北部沿海大部分地区中势力最强大的,疆土包括今天的厄瓜多尔和秘鲁。

Sicán年表

西坎考古项目(Sican Archaeological Project,简称SAP)位于今秘鲁兰巴耶克省基克拉约市东北部的拉莱什山谷(La Leche)的巴坦格兰德-波马国家历史保护区(Motupe,La Leche,Lambayeque和Zaña相连的河谷组成),占地面积约46平方公里,是由日本著名人类学、考古学家岛田泉博士于1978年调查、发起、领导的一项长期(计划持续至少15年)跨学科研究项目。项目目的在于全面了解位于秘鲁北海岸兰巴耶克谷地区的西坎文化,项目具体旨在定义西坎文化的年代、环境、发展过程、宗教、内部组织以及有形和无形成就等方面。岛田泉博士认为,安第斯地区的大多数考古如果不能维持对任何单个主题或地区进行足够长时间的研究,将无法获得深入了解。他要求对不同位置的多个地点(如:核心地区、周边地区)、特征(如:住宅、礼仪场所)和规模进行采样。秘鲁政府和国会分别在2003年、2006年授予岛田泉博士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对秘鲁文化所作的贡献。

拉莱什山谷(La Leche)中部 巴坦格兰德-波马国家历史保护区主要考古遗址

Sicán考古群 巴坦格兰德-波马国家历史保护区

1985年开始,西坎考古项目工作重点在西坎首都及其标志性建筑的研究,以反映西坎贵族对社会资源的控制、组织、分配以及人力的管理垄断。1990年至今,项目转而致力于通过对西坎社会不同阶层的丧葬活动、葬礼、不同的墓葬类型,陪葬物品的多样性、数量、质量、制造所需花费的时间和劳动资源进行跨学科分析来阐明西坎的社会组织、分化、等级制度与宗教意识形态,而这种宗教意识形态是神权国家社会等级制度的基础。西坎考古项目的考古工作一直侧重于西坎文化中期,其复杂性、多样性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Sicán首都遗址主要陵墓(部分)

西坎考古项目获得亨氏家族基金会、国家地理学会、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研究资助。考古项目团队保持了跨学科和国际化特征,它吸引了来自日本、秘鲁、古巴、英国、德国、匈牙利、美国的考古学、人工制品保护、植物学、化学、地质学、艺术史、历史、冶金、物理人类学、遥感和动物学等不同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

西坎首都位于拉莱什山谷(La Leche)中部,遗址面积成T形,南北约1公里,东西约1.6公里,由十二座巨大的多层U形平台圆锥形土墩和遗址中心附近的Huaca Loro,ElMoscón,Las Ventanas,La Merced和Abejas土墩围绕着一个南北500米,东西250米的“大广场”所组成。大广场上发现了一些大炉膛,大量各种各样的食物残骸和烹饪陶器碎片。其中大量羊驼骨头的发现,似乎说明其身体其余部分经过加工以供祭祀或者被食用。

西坎首都遗址“大广场”上的炉膛

考古表明这些土墩都是在较短时间内建造完成,由模制的土坯砖叠合而成。这些模制的土坯砖大小、形状、颜色和土壤质地各不相同,并带有压印或刻有标记(已识别出220多个不同的标记)的痕迹。考古学家通过对带标记的土坯砖和建造技术进行分析,表明这些标记代表了这个建筑的赞助商,而不是土坯砖的制造者。

土墩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土墩较低,仅7—12米,呈T形,中央斜坡较宽、较短,可以直接进入土墩顶部。另一种土墩相对较高,高度为25-35米(如:Huaca Loro和Huaca Rodillona),具有截头金字塔形状,陡峭的侧面,顶部呈狭长之字形斜坡与围墙,提供通往顶部的circuitl通道。这种差异反映了私人祭祀场所与纪念性公共建筑物之间的区别。这两类土墩上都带有彩色的宗教肖像图案壁画与间隔的宗教柱廊,由数十至数百个规则排列的粉刷柱子组成,在柱子的插座上有祭祀使用的祭品。不过最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柱廊支撑着坚固的屋顶,这类在建筑上使用的原木加固泥屋顶密封技术可以使西坎人快速架设大型纪念性公共建筑物,同时可最大限度节约人工和材料的使用。该技术需要大规模的统一安排物资与劳动力,这也促使西坎社会权力的集中化。

Huaca El Corte金字塔的平面图

Huaca El Corte金字塔顶的方柱和相关“单元”的横截面和平面图

Huaca El Corte金字塔的腔室和填充物结构示意图

虽然西坎首都内拥有大型建筑、贵族住宅、仓储设施和附属的作坊等,但考古学家发现首都常驻人口相对较少,最多仅几千,更多的西坎平民居住在首都的周边。

考古揭示了西坎文化独特的丧葬习俗,分为四个不同的社会等级差异。最低一级的西坎平民墓葬小而浅,陪葬品中没有任何金属制品。次一级的西坎平民虽然墓葬也很简单,但陪葬品中有少量普通陶器与砷铜制品。他们都坐着,盘腿的姿势下葬。相比之下另两个是西坎贵族墓葬,他们以完全屈伸的姿势被埋入深度至少为3米的竖穴墓中,并且分布于大型纪念性公共建筑物下和四周。换句话说,这些大型纪念性公共建筑物是贵族墓的巨大“墓碑”。

低一级的贵族使用精制陶器、砷铜制品、薄薄的低克拉金合金作为陪葬品,而最高级的贵族在陪葬品种类、数量上没有限制,除了砷铜制品,精制陶器,还大量使用金、银、合金等各种高克拉金合金制品和大量外来物品。虽然西坎人并非是一个好战残暴的民族,但在考古上还是发现部分贵族墓中仍然有大规模的活人祭祀,如在Huaca Rodillona土墩下的墓葬中发现,估计有300名年轻女性用于牺牲。西坎贵族通过葬礼祭祀活动、墓葬规模来展示和维持其权力,并且象征他们与神灵之间的关系。

西坎首都遗址西坎贵族墓葬

西坎首都遗址发掘的墓葬

在西坎贵族的墓葬考古中发现许多物品都是外来的,说明西坎社会有一个长途贸易网络的存在。在西坎文化早期就以与厄瓜多尔沿海地区(进口贝壳与蜗牛)、北部的哥伦比亚(进口翡翠与琥珀)、南部的智利(进口蓝宝石)、东部至亚马逊河支流马拉尼翁河(提供开采黄金的砂矿)等地保持着商业往来,并用羊驼商队控制着货物运输。西坎人用当地制作的产品,如砷铜制成的工具做为商业交易物品。贸易交流有助于西坎文化、宗教在兰巴耶克谷之外的传播。

西坎人掌握了非常精湛的金属冶炼技术,并且可以进行大规模的金属器皿制品的生产。到西坎中期形成了一个以大规模生产金、银、砷铜为主的青铜时代。砷铜具有出色的延展性、拉伸强度、硬度和耐腐蚀性,西坎人用它取代石头、骨制、纯铜制作各种各样的丧葬用器、实用工具等,例如葬礼面具、装饰性的杜米刀、酒杯、挖掘工具、土块破碎器等。

考古学家在秘鲁北海岸兰巴耶克谷地区莱切河谷的巴坦格兰德发现了西坎中期的冶金场遗迹和相关矿山,考古出土了四套保存完整,一套残破的炼炉群。每套炼炉群由3—5个紧密排列的炼炉组成,沿着南北方向排列,相邻炼炉之间相距为1米。为使冶炼顺利进行,炼炉群建在一山坡上,使定向的山风能将冶炼产生的烟气吹走,并增加冶炼鼓风量。典型炼炉大约长30米、宽25米、高25米,呈瓢状,炉腔由地面挖掘而成的,炉壁由一种黏土混合物制成。炼炉保存的十分完好,除某些炉壁出现裂缝外,大多数完整无缺。不过发掘表明几乎所有炼炉部分或全部用泥重新修补过至少两次。

巴坦格兰德发现了西坎中期的冶金场遗迹

考古还发现了炉渣,长约13米、直径约1米的吹风管陶管头残件,以及数量众多被称为巴坦的石砧。这些巴坦石砧中央有抛光的凹面,直径约75—100米,它与称为chungos的石头一起摇摆使用,用于研磨矿石和矿渣。正是这些大型的巴坦石砧给这地区带来了“大巴坦”这一地名。

巴坦石砧

考古发现西坎人在冶炼前都会举行十分隆重的宗教仪式,他们在开炉前和弃炉时都会进行精心的祭仪及奉献羊驼胎盘。

考古研究表明大巴坦冶炼遗址于公元1100年前后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在附近的塞罗萨吉诺等地另建了至少20处冶炼作坊。大巴坦和塞罗萨吉诺这两处冶炼遗址由一条古道与赛罗布兰科(Cerro Blanco)的古铜矿山联结在一起。在塞罗布兰科附近6千米范围内有相当数量的古矿坑及其它开采遗迹,这些矿井可能在某一时期或一直为大巴坦冶炼作坊提供矿石。矿石在采矿地就已经被拣选和破碎,然后由羊驼穿过两条山谷运往冶炼作坊。用羊驼来运送矿石、木炭和金属产品并非是猜测,在铜矿附近的路边已考古发现由方形石板围起来的大空地,这是西坎时期的驼栏。

古道与赛罗布兰科(Cerro Blanco)的古铜矿山遗址

考古学家们通过模拟实验复制建造了多种尺寸的炼炉,还使用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契穆时期的炼炉进行实验。实验表明在西坎时期大巴坦地区存在一种较原始的砷铜冶炼技术,冶炼效率低下且劳动密集程度很高。西坎人将硫化矿石、砷矿石和铁矿石配合在一起作矿料,以当地一种天然角豆树的硬木烧制的木炭为燃料在炼炉中冶炼。因为西坎人还不会使用风箱鼓风,只能费力的通过带有陶口的狭窄吹管将连续的气流送入炼炉中,导致木炭燃烧产生的热量无法达到并维持足够高的温度使炉料完全熔化,不能实现炉渣与铜液的分离,只能将其冶炼成稠密含有液态金属小球的炉渣。为使金属得以回收,将冷却后的炉渣用巴坦石砧弄碎,将其中较大的金属小球拣选分离,再集中熔化成锭。

此后大巴坦地区被契穆人和印加人分别占领,除了炼炉的结构和筑炉材料有一些变化外,这样的冶炼技术一直保持到西班牙殖民者征服印加帝国为止,前后共持续了600年。

带有陶口的狭窄吹管

复制冶炼实验产生的夹带小粒的炉渣

考古学家对保存完好的西坎冶金遗迹采取“整体”跨学科研究,包括矿山、矿石、燃料、冶炼、金属加工技术的模拟实验,金属制品的日常使用与祭仪使用,以及金属与非金属制品之间的关系等等。证明从公元900年开始,砷铜取代了纯铜渗入到西坎社会的各个层面,并成为其文化标志,使整个地区进入了“青铜时代”。同时,对西坎冶金遗迹发展轨迹及其更广泛的社会和环境影响的研究可以与世界其他地区的“青铜时代”研究进行比较。

在西坎文化的神话传说中,是南姆拉普带着随行人员从南方乘坐木筏航行到兰巴耶克谷周围的海域,并在这里修建了城市与金字塔纪念性公共建筑物。之后他的十二个孙子掌管着西坎这片土地,其中一个孙子受到了巫的诱惑,移动了一尊他不该触动的女神石像,于是在公元1020年左右在西坎地区发生了持续长达30年的重大干旱,之后在公元1050年—公元1100年又引发了对这个文化毁灭性灾难的暴雨和大洪水。学者们根据冰川冰核的分析显示,这个时期在兰巴耶克区域确实发生了厄尔尼诺暖流现象,并在洪水中严重损毁了西坎首都的大部分建筑。虽然附近的平民居住区未被损毁,但是城市中的建筑却没有再被重新修建。考古学家推测很可能是庞大的西坎贵族群体给平民们带来了过于承重的负担,同时对西坎神崇拜也未带来好运,造成西坎社会平民们极度的不满情绪,迫使西坎贵族在政治和宗教上的领导权被剥夺。

随后西坎人在La Leche和Lambayeque山谷交汇处的图库姆(Tucume)建造了一个全新的首都,它拥有26个紧密聚集的主要土墩和围墙,其地表考古遗址面积220公顷,成为西坎人新的宗教和礼仪的中心。但在公元1375年,新的首都被从南部入侵的契穆人征服了。

图库姆(Tucume)西坎首都遗址

老物件儿推荐搜索
南美洲
安第斯文明
西坎文化
砷铜
青铜时代
岛田泉

交易担保 最爱老物件儿 安第斯文明展图片 小程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