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信条是:我不依赖天赐的运气,但是我靠策划运气平步青云。 来自“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 这是时间你来了的第8期个人成长分享 聚焦生命成长 探讨认知升级 凡事都需要看得远一点。你在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心中必须装着第二步,这几乎是我一生的经验。 这是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一封信。1839年7月8日,约翰·D·洛克菲勒生于美国纽约州哈得逊河畔的一个小镇。他们家族是18世纪从德国举家移民到美国的。他父母的个性截然不同:父亲是一个很讲求实际的人,在教育孩子时,给他们灌输的思想也是“只有付出劳动才能得到报酬”;母亲则是个一言一行都皈依《圣经》的虔诚的基督教徒,她勤快简朴。洛克菲勒作为长子,他从父亲那里学会了讲求实际的经商之道,又从母亲那里学到了精细、节俭、守信用、一丝不苟的长处,这对他日后的成功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从一个小小的经纪人到全球石油业的霸主,洛克菲勒成就了一个传奇。洛克菲勒的创业史在美国早期富豪中颇具代表性。他精明而富有远见、冷静而又具备胆略,他的成功绝不是偶然,正如他自己所说:“如果把我剥得一文不剩并丢在沙漠里,只要一行骆驼经过,我就可以重建整个王朝”。 这是《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中的第二封信。名为-【运气靠策划】。 开头是这样写的:“我承认,就像人不能没有金钱一样,人不能没有运气。但是,要想有所作为就不能只是等待运气光顾。我的信条是:我不依赖天赐的运气,但我靠策划运气平步青云。我相信好的计划会左右运气,甚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成功地影响运气。我在石油界实施的变竞争为合作的计划恰恰验证了这一点。” 老麦考密克原本只能做个普通农具商的商界奇才,说过一句深奥的名言:“运气是设计的残余物质”。 这句话听起来的确让人费解,它是指运气是策划和策略的结果,还是指运气是策划之后剩余的东西呢?洛克菲勒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两种意义都存在,换句话说,我们创造自己的运气,我们任何行动都不可能把运气完全消除,运气是策划过程中难以摆脱的福音。 在我们大多数人眼里,运气好像永远都是与生俱来的,只要发现有人在职务上得到升迁、在商海中势如破竹,或在某一领域内取得成功,就会下意识的说:“这个人的运气真好,是好运帮了他!”然而我们必须承认的一个伟大的真理就是:每个人都是他自己命运的设计师和建筑师。 要想拥有好的运气就必须要精心策划运气,而策划运气,需要好的计划,好的计划一定是好的设计,好的设计一定能够发挥作用。 在构思好的设计时,要首先考虑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知道自己的目标,比如你要做什么,甚至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二个条件是知道自己拥有什么资源,如地位、金钱、人际关系,乃至能力。 这两个基本条件的顺序绝对不可改变,我们可能先有一个构想、一个目标,才开始寻找适于这些资源的目标。还可以把它们混合一处,形成第三和第四种方法,例如拥有某种目标和某种资源,为实现目标,你必须选择性地创造一些资源,也可能拥有一些资源和某个目标,你必须根据这些资源,提高或降低目标。 根据资源调整目标或根据目标调整资源之后,就有了一个基础--可以据此构思设计的结构,剩下的东西就是用方法与时间去填充和等待运气的来临了。 也可以理解为策划好运气的三层模型: 资源层、配置层、执行层。 第一层关键词:获取资源,讲故事,为自己制造运势,正向的马太效应,保持开放性,交友的“开放度”,等等。 第二层关键词:分配资源,理性,远见,计算,在球将要去的地方。 第三层关键词:做一个职业化的执行者,发挥个人独特优势。 设计运气,就是对不确定性的计算,越难以计算,该其计算也越有价值。特别幸运的人和特别不幸的人,都显得很相信命运。运气好的人,都是先赞美运气;运气不好的人,感觉全世界都和自己对着干。而这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持续的感恩,找到赞美运气的契机。 最后的话: 洛克菲勒在86岁时写的一首短诗送给大家: 我从小就被教导既要娱乐也要工作, 我的人生就是一个悠长,愉快的假期; 全力工作,尽情玩乐, 我在旅途上放下了一切忧愁, 而上帝每天都善待着我。 生命成长 即刻行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