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著名画家---贾文民的花花世界

 泊木沐 2020-08-16

贾文民, 1972年生于河北抚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秦皇岛市抚宁中国画学会会长,张国兴艺术工作室成员。毕业于河北师大美术系,研修于首都师范大学“张立辰花鸟画高研班”。受教于张国兴、张立辰、吉瑞森诸先生。

2007年作品《天地和春》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华情”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9年作品《嫩寒》获国家画院主办的“走进鄂尔多斯——亚洲艺术节”国际美术大展”优秀奖

2012年作品《嫩寒花香羽》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锦绣中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2年作品《春》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公望富春”全国山水画作品展

2012年作品《杏花春雨江南》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吴冠中纪念馆开馆”暨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2年作品《春暖人间》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翰墨新象”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3年作品《春妆》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泰山之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3年作品《版纳系列I》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201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3年作品《乡情》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3年作品《版纳系列2》获中国美协主办的“纪念恽南田诞辰380周年”全国花鸟画作品展优秀奖

2013年作品《版纳系列—叶子花》入选中国美协主办“八大山人”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4年作品《版纳系列3》获中国美协主办第四届中国画线描作品展优秀奖

作品《版纳系列6》获金陵文脉——2014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优秀奖

2014年作品《春驻版纳》获翰墨齐鲁——首届全国花鸟画作品展优秀奖

2017年10月参加“中国大城市画院优秀作品联展”获优秀奖

2018年7月在河北秦皇岛成功举办“贾文民花鸟画个人展览”

2018年11月24日“人杰抚宁·彩墨云从”四人展在维也纳欧洲时报文化中心开幕。

灵魂的放牧者

---贾文民的创作印象

孙书柱/文

乡党贾文民是一位在画坛备受关注的画家。最近,他用一年的时间创作的长19.3米高2.4米的长卷《生命礼赞》在秦皇岛展出,引起了业内外的轰动。贾文民的创作在飞跃。

有一位专家十分中肯十分细腻地赏析了贾文民的画作。那位专家称贾文民的画作是“精神的坚守”。他写道,在一个躁动的时代,能保持一份内心的宁静并执着于术业专攻,是可贵的精神坚守。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贾文民不轻言放弃,从不追赶潮流,始终如一地坚守理想与目标;坚持不懈地面对“人与自然”的命题,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最大限度地解读和表现。他以十年磨一剑的功夫构建了自己的水墨文本,在平实与勤奋的求索之路上步上了艺术的新高度,抵近了精神崇高的所在即深沉而又意味悠远的水墨心灵世界。

这是一篇难得的有见地的艺术评论。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了画家其人其作,也引导我们进入美学欣赏和评介的专业领域。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称赞贾文民的艺术创作。

其实,贾文民不仅仅是一位精神的坚守者,他更是灵魂的放牧者,他在花鸟的绘画命题领域里在他着眼的自然界浑洒着他的心意、情感和向往。他在凝视自然界提供给他的客观的对象同时以艺术的手法展示着他的主观,特别是瞬间的与通常习惯不同的感受。这或许就是所谓的“神与物游”吧。贾文民把他的一本作品集题名为“水墨心象”绝不是偶然的。“心象”二字给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他创作秘密的钥匙。

我们看他的“金色的记忆”和“季节的馈赠”。这两幅作品的共同特点都不完全是写实,而是用夸张的笔触画出了作者的心态。前者堆积的成果和后者朦胧背景上的收获都在强烈地唤起着观众(读者)的感觉,感染着人们的心境,那就是冲撞每个人心灵的喜悦和惊喜,我们在一只小羊和两只小兔子的神态上也明显地看得出来。这就使得观众忘记了眼前的场景并非是客观实在的复制。这里,动物、植物和画面背景包括空白都是有感情的,而这都来自画家的心灵,表达了画家的情感、愿望和向往。

贾文民的画作不是摄影作品;尽管他在某些局部笔触很认真很细腻,但是,那不是工笔。所以,我们如果用欣赏照片和工笔花鸟的标准衡量他的作品是一种粗暴的误识。我们不可以忘掉“心象”二字,不可以忽略了画家的良苦用心。艺术归根结底要与心灵对话和交流。

贾文民创作了“版纳系列”,这是他后来画出“生命礼赞”的准备阶段,是他跃向一个新台阶的起跑。“生命礼赞”是他艺术家匠心匠意的一次集中的表现,是他艺术家任灵魂回旋、跌宕、挥洒、率性的一次阅兵,是他艺术家经年坚守的情操的一次喷发。

我们在“生命礼赞”里看到的绝对不是杂乱无序的花草树木枝叶,不,那一草一叶也是画家灵魂意向的寄托,是他感觉到的生命力的恣情勃发。这里,不可抗拒的生命力就是规则:自主、自由、自信。画家对自然界的强悍生命表达了深切的敬畏。

画家之所以创作出长卷,那无非是告诉我们,我们所处的自然界生命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且需要无限广阔的空间。

如果我们在观赏“生命礼赞”时能够和画家的情感交融,能够随着画家的艺术灵魂游弋,能够理解“生命”和画家的敬畏之情,我们就会觉得应当珍视、呵护、助强我们所处的自然而不能容忍对它的作践和毁坏。

期待贾文民在长卷“生命礼赞”之后开始又一个新的冲刺。

孙书柱/文

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研究生毕业 文学硕士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

曾先后被派往我驻西德使馆、奥地利使馆、捷克使馆和奥地利使馆工作,曾任文化参赞。

作品:散文集 《宁静的伯恩》《走不出的咖啡馆》、诗集 《莱茵河上的月亮》、诗文集《乘着咖啡的芬芳》《凭栏 雪茄之羽》《山海 晨钟暮鼓》(与人合写)、译作 《爱尔兰日记》《深蓝》《第三帝国的艺术博物馆》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