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灵山是1996年初,单车直驱。从洛社出发,经藕塘、胡埭,穿过武进桥、阖闾城遗址,出闾江口就进入了马山区。烟波浩渺的太湖就展现在眼前,波光粼粼、水天相连。经过狮王太湖水啤酒厂,闻到了浓郁的啤酒香。穿过新建的古竹大桥,顺坡转了一个圈就进入了古竹镇。走出古竹就来到了灵山脚下。当时的灵山大佛正在紧锣密鼓的建造中,祥符寺已经修建完工。灵山大佛也已经初具规模,灵山顶上削去了小半个山头,上面竖起了八十多米高的水泥基础,象一座大厦临空而立。山坡上堆满了石料,石阶将从祥符寺的后院山脚下一直铺到山顶大佛脚下。山顶上的空地上摆满了浇铸好的大块青铜料,一片一片曡在一起,每片都有两三个桌面那么大,壁厚有一个手指那么厚,每片上面都有详细的编号。安装工人正在对号入座,用大吊车一片一片焊接到大佛的身上。据筹建委员会介绍,作为世界上最高大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立像,灵山大佛比四川乐山大佛还要高17米,将由1560块青铜壁板拼装焊接而成的,总用铜量达到了700多吨,全部铜板展开面积可达到9000多平方米,焊接它们的焊缝总长度要超过30公里。在大佛的建造过程中,运用了现代高新科技,如先进的抗风、防震、避雷等措施,其中,避雷针就被巧妙的藏在大佛的发髻里。由于使用了特型铜壁板和先进的焊接技术,大佛的外型将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大佛右手指天,称为“施无畏印”,那是大佛在为众生除去痛苦;左手指地,称为“与愿印”,那是在保佑众生平安快乐。 灵山大佛坐落于无锡马山秦履峰南侧的小灵山地区,该处原为唐宋名刹祥符寺之旧址,大佛所在位置系当年唐玄奘西天取经时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灵山大佛景区占地面积约30公顷。从灵山大型果园停车场步行至照壁广场,可见三山环抱,大佛南面太湖,背倚灵山,左挽青龙(山),右牵白虎(山),地灵形胜,风水佳绝,为难得之佛国宝地。 灵山大佛由曾经建造香港天坛大佛的南京晨光集团公司承担大佛主体的制造(包括大佛总体设计及铸造、安装、焊接、整饰、着色的全过程),由成功设计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上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灵山大佛的基础及主骨架的设计任务。灵山大佛是在德高望重的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自主持下开工建造的,赵朴初先生提出了神州“五方五佛”的理念――伴随着灵山大佛的建成,得以圆满了东方灵山大佛、南方天坛大佛、西方乐山大佛、北方云冈大佛、中原龙门大佛之“五方五佛”的格局。如此高规格的兴师动众,为灵山大佛推向世界垫实了物质与理论的基础。我仿佛看到了大佛在微笑着向世界招手。可以说,灵山大佛是集文化、艺术和宗教于一体的大型艺术珍品。如此浩大的工程,也只有在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的盛世,才能实现这一盛举。 灵山景区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