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结里怎么写缺点和不足

 韦鸿里 2020-08-16

我号在12月的更新工作做的很不理想,只发了一个帖子。虽然受很多客观因素制约和影响,如年底事多事紧事杂事烦等,但主要是我对公号更新工作的前瞻性不够,计划还不够科学,积极性主动性有欠缺,这暴露出我的责任心还不强,为读者服务的意识树立得不够牢固。这些都是我要在21世纪进入20年代后要努力提高完善的。

后台积压了一些问题,我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供读者同志参考。

有读者问,述职报告和个人总结有什么区别?

我的感觉是两者在实际工作中差别不大,常常混用,也可以认为就是一回事。如无特殊要求,完全没有必要在“述职报告”和“个人总结 ”的不同写法上花过多时间和精力。

但是,两者在概念上,差别还是不小的,如能有所了解,在撰写中加以注意和区分,各有侧重,则更好。

首先,“个人总结”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公文。如果某人总结一年工作,反思对错得失,思考提炼形成文稿,并不公布于众,只用于个人参考(闷声作总结),这样的“总结”是私文,而非公文。

但是,如果“年终总结”“个人总结”不仅记载了自己的工作,还代表和反映了某部门某单位的工作情况,需要报送上级组织了解、掌握和考核,同时要接受同级、下级和群众的监督,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这样的“总结”就是公文,实际上就已接近述职报告了。

可这样说,述职报告是有特殊用途的个人总结,是公文。

其次,写法有区别。“述职报告”的重点在于反映个人履行职责的情况,需要围绕岗位职责,阐述个人的所作所为和工作成效。一句话,述职报告写的是“我是否称职”。“个人总结”并没有这样的硬性要求,可发挥的地方比“述职报告”要多。在具体的写法上,“述职报告”更侧重于客观地陈述;“工作总结”更侧重于提炼经验和体会。

还有读者问,在总结里怎样写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述职会上如何说自己的不足)。

我参加过很多次年度述职会,有些同志在说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时,都是千篇一律,千年一句,如“工作上容易急躁,不注意方式方法”,这是我听到的最多的一种不足。其实在我看来,这些人说的所谓“急躁”,有些人是修养问题,有些人是水平问题,还有人是性格不好。但是,这些人从来没有真正发现和反思自己的不足,只用“急躁”蒙混过关。而且工作上“急躁”,也不是什么坏事,讲这点“不足”,不失面子。

在公开场合讲述工作中的问题和自己的缺点不足,与会同志都有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据我观察,凡是在管理上、业务里、实践中的真问题,是没有人在公开场合尤其是述职会这样的场合当众说明的。凡是“真问题”都是在小范围(小会议)交流沟通的。对于某人真正的缺点不足,无论自己对此是否有清醒的认识,也不会公开说,甚至比起“真问题”还不如,连有个小范围沟通都做不到。

在述职会上、在个人总结里能说能写的不足,就是把某些已经公开或可以公开的问题,使用公文语言包装,以一种文绉绉的方式表达出来。我觉得有两个成语,虽然贬义较重,但隐约能体现其中真味。是哪两个?欢迎大家提出意见建议。我会在留言区公布我的想法。

我提供几种关于“不足”的表达句型和词语,供大家参考。

在推动XX工作高质量发展方面,还需要继续创新手段和方法。如写成“还缺乏创新的手段和方法”,语气就重一些。

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聚焦重点,加大力度,创新思路。

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机制,提升管理效能。

注重业务工作的执行层面,从政治高度看待工作还不够,站位不高。

工作中被动应对多,主动谋划少。

工作中惯性思维强,创新意识少。

制度保障不足

理论储备不够

预判性不强

对……工作(方面)的深度情况掌握不足,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有待提高。

对……工作(领域)缺乏深入了解,调查研究不够精准,服务大局能力有待提升。

对……工作(领域)的新情况、新发展、新变化学得不够及时,不够深入。

对……工作,还缺少具体的落实方法和手段。

在推进……工作中,统筹力度不够,结合实际不紧。

抓大事、谋长远的能力有待加强。

创新思维能力有待提高,还习惯于用老办法、旧经验解决问题。

战略思维能力有待提高,从宏观上全局上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

攻坚克难的精气神还不足……

以上内容,供大家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