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针马上要指向晚上十点,厨房里的母亲正在准备晚餐。 刀子啪啪啪地快速切动,黄瓜片凌乱地跳跃着,落满砧板。 楼道里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母亲将手悬停在空中,侧耳聆听,刀身微微发抖。 客厅门锁嘎吱响动,啪的一声门栓被拧开,小女孩进了屋子。 她浑身被大雨浇透,校服的裙摆正在往下滴水,鞋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丢了,袜子泥泞不堪。 她看着忙碌的母亲,满是委屈地说道,妈,我回来了。 母亲仍在一下一下地切着菜,生硬滞涩,却并未回头看女儿。 女孩站了一会儿,转身进了自己的房间,轻轻地关上了门。 母亲这时才敢回头,看着客厅里的那串湿漉漉的脚印,一直延伸到女儿的房间。 女孩儿晚上上补习班,母亲因故没有来得及接她,女孩只得在大雨里独自回家,结果再也没有回来。从女儿失踪那天起,每晚十点钟,母亲都能看到浑身湿透的女儿,开门回家,走到她身前,语气哀怨地说,妈,我回家了。毫无疑问,鬼怪是人们臆想出来的物种,并非真实存在。对于逝者,活着的人出于各种目的,期望与之有所链接。这种可能性在物理世界里是不存在的,于是在心理层面便塑造出一个魔法世界。在这种语境中,人们能跟鬼魂对话、互动,疏解郁结在心头的各种矛盾。鬼魂在心里滋生,由此衍生出来的暗黑场景,让我们感到极大的不安全。而这种具有一定烈度的恐惧,会迫使人们去追问事件背后的原因,面对、反思,提出对策,最后和解。韩剧《恶之花》里,女主有段时间,每天晚上都能看见自己死去的奶奶,在她身边徘徊。终于有一天,女主对奶奶说,你可以走了,不要再担心我,你在那边好好的休息。当男主死去的父亲,再次出现在他面前时,阴鸷地看着他,他也如是说道:父亲听到他的声音后,缓慢地转身,走入到密林深处,再也没有出现过。其实,只是当事人心头的某个执念,啪地打开了,人生因此出现了巨大转机。空闻道,幽魂不须超度,人死业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家行法,乃在求生人心之所安,超度的乃是活人。超度亡灵,化解他们的不甘、愤懑和冤屈,更多的是慰藉和团结生者。终于有一夜,她转身抱住了可怜的女儿,说道,那天没有来得及去接你,是妈妈对不起你,对不起,对不起。为什么没有来得及,是因为她在去接女儿的路上,出了车祸。她终于与女儿的鬼魂有了和解,或者说她与自己和解了。最后带着这份解脱,母亲从凶手的魔爪中下,救出了另一位女孩。人生终究是带着莫大的遗憾,但这位母亲至少有了心气继续往前走了。逝者已矣,肉身化为泥土,灵魂随风而去,再无转返的可能。焦虑、恐惧、抑郁这些负面的情绪,会幻化成有形的鬼魂,夜夜侵袭,痛苦不堪。重现我们的恐惧,提出宽慰性的解释,并且最终给出合理的对策,清除掉心头的恐惧,这便是我们与鬼魂相处的过程。当有一天,我们一旦战胜了这些心魔,所有的鬼魂便会静静地离开,再也不至。现实中,包括你我在内,绝大多数人是不会有梦中出现鬼魂的惊恐体验。鬼魂只是恐惧中的某一种表象而已,而且并不是最恐怖的。古今中外的鬼魂,殊途同归,最终都是生者的情愫投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