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结直肠癌发病率在逐年增加,肠癌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但50%以上的结直肠癌会发生肝脏转移,2/3的结直肠癌病人死因是肝转移。肝转移的治疗有效性与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是密切相关的。近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胰外一科主任邢宝才教授做客找药宝典直播间,为大家普及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相关知识。 邢宝才教授直播视频回放 其中手术治疗是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最好的治疗方式,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是42%,非手术治疗仅为9%。初始可切除患者5年生存率是48%,初始不可切除经过转化治疗使肿瘤缩小最终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也能达到32%。 由下图可以看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术后10年无病生存(DFS)率可达20.2%,10年生存(OS)率可达27.4%。 患者六问六答 邢宝才教授:结直肠癌可切除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能够切除肝内所有的转移病灶; 二是如果有肝脏以外的转移,也可以达到彻底切除; 三是切除后残余的肝脏体积,应该大于全肝体积的30%以保证维持人的正常肝功能。 此外,肝脏转移病灶是否可以切除还需要在发现肿瘤以后,开始治疗之前做精准影像学检查(MRI优于CT),明确肝脏有多少转移灶、病灶大小、病灶位置、病灶与肝内大血管的毗邻关系、原发病灶分期、肝转移灶外是否有其他病灶等。除了精准影响学的外科评价,生物学行为评价也很重要,如CRS评分、基因状态、原发灶位置等。 对于原发灶和转移灶切除顺序的问题,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应该综合考虑原发灶和转移的分期、患者身体状况和承受能力等,病灶切除顺序和具体手术方案都应由具体就诊的医生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制定。从复发风险角度来看,如果复发风险很低,可以考虑直接切除;若复发风险偏高,我的建议还是先化疗,再切除。主要化疗方案有两个,一个以伊立替康为主,一个以奥沙利铂为主。具体用药方案也应由就诊的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