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医案研读:辽宁名医王品山针灸治疗不寐(神经衰弱症)案

 呵呵8909 2020-08-16

#了不起的医生# 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一案一故事,一医一人生。

【名医简介】

王品山(1920~),男,辽宁省海城县人。自幼从父王廷相学习中医,拜师刘润棠学针灸。曾任辽宁中医学院副教授、主任医师、中国针灸学会经络研究会顾问。临床每以针药并举,屡获显效。曾编著《筒易针灸手册》,并在《中医杂志》、《中国针灸》等国内刊物上发表过20余篇学术论文。

【医案】

不寐(神经衰弱症)

曾××,男,27岁,职员。

1986年7月17日就诊。

主诉:

失眠已经3年。

病史:

3年前因工作劳累,精神刺激而失眠,每夜只能睡3小时,头重昏沉,心烦意乱,四肢酸软无力,经中西药治疗无效来诊。

检查:

面色皖白,精神萎靡,语音低弱,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合谷压痛反应(+),神门压痛反应(+),三阴交穴压痛反应(+),心俞压痛(+)。

诊断:

不寐(神经衰弱症),心肾不交型。

治疗:

通经导气,降火安神。

取穴:

心俞、合谷、神门、三阴交、太冲、肝俞(双)。

操作:

①心俞置皮内针。

②合谷、神门、三阴交、太冲,针刺留针20分钟、平补平泻,10次为1个疗程。

1个疗程后,睡眼增至5~6个小时,神清,语利,食欲大增。查体:四关反应(+),肝俞反应(+),改置皮内针于肝俞、合谷、太冲留针。继治1个疗程,睡眠增至7~8个小时生活、工作恢复正常。

【按语】

患者由于劳累,精神受到刺激的客观原因,致心肾不交,虚火上炎。故取心俞,与心经原穴神门相配,以调理心经经气而宁心安神」三阴交以调理脾肾肝气机而协调阴阳合谷、太冲以泻火除虚热,经治1个疗程以后,症状显著好转,但仍未愈,肝俞、四关反应(+),说明尚有气滞血行不畅之征,继针此穴1个疗程,康复而愈。

【作者寄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