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医案研读:广安门医院任俊杰用补中益气加减治胃下垂案

 呵呵8909 2020-08-16

#了不起的医生# 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一案一故事,一医一人生。

【名医简介】

任俊杰,男,主任医师,教授。1970年-1976年在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任中药方剂学教员,1976年调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开展中医消化专业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1997年在内科消化组的基础上组建了消化内科并担任首任科主任,兼中华中医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擅长用电子内窥镜对上消化道疾病的检查与诊治,对常见胃、肠、胆、胰疾病开展了中医药的临床研究工作,获得了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1999年-2000年到马来西亚同善医院任中医内科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受到该国患者真诚欢迎。发表各种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医用中药药理学》《实用中医消化病学》。

【医案】

任俊杰用补中益气加减治胃下垂案

刘某,女,47岁。

1997年11月12日初诊。

主诉:

上腹胀痛10余年,加重3月余。

病史:

患者10余年前因劳累诱发上腹坠胀疼痛,食后加重,站立位明显,卧位减轻,伴乏カ倦怠,3个月前症状加重,经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诊断为胃下垂,来门诊治疗。

现症:

患者中上腹隐痛,食后加重,站位明显,卧位减轻,喜轻按,食欲不振,大便软,面色萎黄无华,散在少许黑褐斑,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形体瘦长,心肺正常,腹部呈舟状,柔软,无明显压痛点。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胃张力低下,胃小弯角切迹位于棘连线下4.5cm。

中医诊断:

胃缓。

证候属脾虚气滞。

西医诊断:

胃下垂。

治法:

补脾行气。

处方:

补中益气汤加味。

黄芪,党参,炒苍术,炒白术,炙甘草,陈皮,当归,升麻,柴胡,炒枳壳,焦神曲,藿梗,苏梗。30剂,水煎服,每日1剂。少食多餐,餐后卧位45分钟。早晚练习仰卧起坐,由少至多,循序渐进。

二诊:

食欲好转,体力增加,余症同前。药证相符,前方升麻,柴胡稍减量。继服30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周5剂

三诊:

1998年2月,患者症状基本消失,面部黑褐斑色变浅,精力较前充沛,体重增加1千克。前方继服30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周5剂。

四诊:

1998年4月,无不适症状,面部黑褐斑消退,精力、体力恢复,复查上消化道造影,胃张力恢复正常,胃小弯角切迹与髂棘连线相平,胃下垂痊愈。

本案引自《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专家医案精选》。

【评析】

“实证易治,虚证难疗”。胃下垂患者多见于“无力型”体形,属脾气不足之象,但牌胃为表里之脏,牌主升清,胃主降浊,受纳属胃,运化归脾,脾虚失于健运,升降失调,形成湿阻气滞胃纳呆滞之证。因此,本病不是纯虚而是虚中夹实,治疗在补气升提之时,当加除湿行气、化滞开胃之药,且持之以恒,方能收效。

【作者寄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