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版《中国药典》收录的有毒中药(有小毒部分)

 flsd 2020-08-16

中药的毒性属于中药药性的范畴,是按中医理论和经验对饮片性能的概括。

中医理论认为:毒性是中药最基本的性能之一,是一种偏性,以偏纠偏是药物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中国药典》将有毒中药,分为三级:“有大毒”、“有毒”、“有小毒”。这种的表述,系沿用了历代本草的记载,此项内容作为临床用药的警示性参考。本章介绍“有小毒”中药的主要功能与用法用量。

三、标识“有小毒”的中药31种

1.丁公藤:

功能: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用法用量:3〜6g,用于配制酒剂,内服或外搽。

2.九里香:

功能:行气止痛,活血散瘀。

用法用量:6〜12g。

3. 土鳖虫:

功能: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用法用量:3〜10g。

4. 大皂角:

功能:祛痰开窍,散结消肿。

用法用量:1〜1.5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取嚏或研末调敷患处。

5.川楝子:

功能: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

用法用量:5〜10g。

6.小叶莲:

功能:调经活血。

用法用量:3〜9g,多入丸散服。

7.飞扬草:

功能:清热解毒,利湿止痒,通乳。

用法用量:6〜9g。外用适量,煎水洗。

8.水蛭:

功能:破血通经,逐瘀消癥。

用法用量:1〜3g。

9.艾叶:

功能: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

用法用量:3〜9g。

10.北豆根:

功能:清热解毒,祛风止痛。

用法用量:3〜9g。

11.地枫皮:

功能:祛风除湿,行气止痛。

用法用量:6〜9g。

12.红大戟:

功能: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用法用量:1. 5〜3g,入丸散服,每次1g;内服醋制用。

13.两面针:

功能: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

用法用量:5〜10g。

14.吴茱萸:

功能: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用法用量2〜5g。

15.苦木:

功能:清热解毒,祛湿。

用法用量:枝3〜4.5g;叶1〜3g,外用适量。

16.苦杏仁:

功能: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用法用:5〜10g,生品入煎剂后下。

17.金铁锁:

功能:祛风除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

用法用量0.1〜0.3g,多入丸散服。

18.草乌叶:

功能:清热,解毒,止痛。

用法用量:1〜1.2g,多入丸散用。

19.南鹤虱:

功能:杀虫消积。

用法用量:3〜9g,

20.鸦胆子:

功能:清热解毒,截疟,止痢;外用腐蚀赘疣。

用法用量:0.5〜2g,用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吞服。外用适量。

21.重楼: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用法用量:3〜9g。

22.急性子:

功能:破血,软坚,消积。

用法用量:3〜5g。

23.蛇床子:

功能: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壮阳。

用法用量:3〜10g。

24.猪牙皂:

功能:祛痰开窍,散结消肿。

用法用量:1〜1.5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取嚏或研末调敷患处。

25.绵马贯众:

功能:清热解毒,驱虫。

用法用量:4.5〜9g。

26.绵马贯众炭:

功能:收涩止血。

用法用量:5〜10g。

27.紫萁贯众:

功能:清热解毒,止血,杀虫。

用法用量:5〜9g。

28.蒺藜:

功能: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

用法用量:6〜10g。

29.榼藤子:

功能:补气补血,健胃消食,除风止痛,强筋硬骨。

用法用量:10〜15g。

30.鹤虱:

功能:杀虫消积。

用法用量:3〜9g。

31.翼首草:

功能:解毒除瘟,清热止痢,祛风通痹。

用法用量:1〜3g。#药事健康超能团##中药科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