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文:蒲苇 / 图:堆糖 主播:自在花开 池塘的清荷还在亭亭出水,树上的夏蝉还在忘我地嘶嘶鸣叫,那个孩子的暑期作业才懒懒地写到大暑,而我心里那句最热情的话语还没来得及对夏天表白—— 秋,就立了。 是的,就在8月6日这天,夏和秋在人间进行了一场悄无声息的交接。 夏慢腾腾地收拾细软,虽然以一场雨的形式表明态度,可因为离去得有点怏怏不乐,所以总是走两步退一步,仿佛与人间还有太多的情缘未了。 而秋的小凉风,只在清晨和夜晚走走形式,即便吹,也吹得很是拘谨,像一个刚过不惑之年的女子,行事和思想还不够洒然,还欠缺干练和果断的魄力,人生还需时间和风雨的历练。 然,立秋就是立秋。 只是立秋第二天的一场大雨,路边的草木,春夏里一直穿在身上的那件翠绿小衫就开始陆续褪下,并渐次换上了青黄的外套,且把许多果实开始高调地挂在枝头,比如饱满的石榴果,比如沉实的葵花盘。 农人们,坐在田间地头的树荫下,看看高粱,望望玉米,用手摸摸那些弯腰的稻穗,再想想秋天里还有一桩儿女要婚配的喜事,那古铜色的脸上便多了笑容,心间便多了过日子的底气和盼头。 诗人们呢,已经在葱茏的诗行里勾兑了秋色香、烟波蓝还有秋水凉,并顺手抓一把秋虫的吟唱丢诗句中了,以至,每一首诗的韵脚处都有唧唧复唧唧的余韵袅袅。 而我,在立秋的第一场秋雨前,临窗而望,看到那雨水顺着屋檐绵绵而下时,心里便多了秋的沉静。雨落在楼下的瓶瓶罐罐上时,传来的粗重的滴答滴答声,便觉很是妥帖,虽似絮絮叨叨的,却像过日子,不紧不慢,不慌不忙。 当阵阵凉风穿窗而入时,我的身上,便如披了一件质地轻盈的绸缎,柔润清凉的同时,忽然有了莫名的缺失感和岁月的苍凉感。 原来,行走尘世间,唯有静下来用心去体会,才会明白许多道理,比如刚刚过去的这个盛夏,我虽然做成了许多,可是我也错失了许多。 这个夏天,我曾顶着烈日在园子里劳作过,我从山上砍来一竿竿整齐的青竹,扶持过生命力旺盛的四季豆;我用一根根自己搓成的草绳,引导着丝瓜向着西墙上攀爬……汗水也曾湿了我的衣襟,蚊虫也曾叮咬我的肌肤,可是,当我看着开紫花的茄子那么迷人、开白花的青椒那么娇俏,心中便如完成了一部作品一样欣然,我脸上的汗珠子滴落在地时仿佛都是一个个惊喜的感叹号。而当我看着孩童或摘黄瓜或捉蜻蜓时那俏皮而甜蜜的小表情时,日子,便是松花配桃红,是那般地相得益彰;时光,便是青枝携了绿叶,是如此地眉清目秀。 这个夏天,我仿佛每天都在努力。 也因为此,使得我在那次培训归来的路上,就被突如其来的暴雨阻挡了去路。 那天,在海棠路,从未遇见过的暴雨,转瞬之间就让地面水流成河。我穿着雨衣骑着单车,在一棵法桐树下避雨,瓢泼大雨中我不知何去何从,我茫然地看着眼前的雨水渐渐变深、渐渐没膝,当雨水快要泛滥成洪水时,我像一个兵临城下的士兵,前无援军,后有追兵,只能前进,不可后退。于是我冲进雨中,上坡的雨水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阻止着我的前行,而我,凭着左右的路标,凭着心里的信念,在齐膝深的水中不曾退却地闯过来了。 当浑身湿透的我骑车到达小区门口时,泪水和雨水,早已覆盖了我的脸。 这个高温而多雨的夏天,我和所有人间辛苦劳作的人们一样,在暑气蒸腾中大汗淋漓地干活,在暴雨如注的夜晚奋力地向前。我认真地做着自己喜欢的或不喜欢的事,热了,我傍着树荫凉快过;累了,我靠着大树歇息过。 可是,这个旺盛生长的季节,虽然我的菜园长势良好,虽然我认定的事情也做得很好,但是我,却没去过一次远方,没回一趟家乡。我甚至很少与一朵夏花交流过,也没和一只小鸟对视过,我不曾感受过一只翩跹的蝴蝶有多可爱,我还失去了与许多个有趣的灵魂碰撞的机会。 所以,一个暑假过来,其实我内心深处的某处,是有遗憾的,甚至是荒芜的。 这种遗憾,在一场秋雨的垂钓里尤为凸显,它让我的心在某个瞬间咯噔地就疼了。 好在,还有秋。 还有一个盛大而辽阔的秋天,等着我用纯真和认真去感受去书写。 其实,每个节气的更换,每个季节的流转,都是自然万物馈赠我们的厚礼。 都值得我们停下步弯下腰蹲下身去善待。 而秋天,草木绚烂如画,阳光醇厚如酒,我会用更多的时间来取悦自己、来沉淀自己—— 像庭前的一株桂树,开出的花,既能在烟火中可酿醇酒可制糕点,又能在诗词里散发出自己独特的清香。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当我再次端详着我一直喜欢着的这句诗时,便看到了一个温婉的女子在向我走来,走得那么从容,仿佛不曾犹疑过;走得那么端庄,仿佛不曾稚嫩过。 而在她的身后,正铺排着一幅浅秋的背景图—— 荷已把美好退回到根部,蝉的叫声已渐渐稀落,一片泛黄的叶子正悠悠荡荡地飘着,直至,被一阵秋风带向远方。 是啊,今秋故事的开头,已在一片落叶中宛然提笔了,并将在一场凉过一场的秋雨中得以展开。 且,渐入佳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