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未解谜团之三

 清风322 2020-08-17

1.东华门的门钉,横八竖九,其它三座城门及城内各座宫门都是横九竖九。有说是因为东华门是给皇太子出入的,降一级。有说这是风水阴阳理论,要缺一路,否则太满。还有说是安装时弄错了的。总之至今没有一个令人完全信服的说法。

2.钻孔的望柱头,主流说法都是,据记载这叫石别拉,是报警装置,遇有危险,巡逻哨兵用随身携带的铜管插入柱头孔内,即可吹出震天响声,响彻紫禁城。然而疑点颇多,首先,至今没有人给出这个“据记载”是载于哪本文献,准确史料出处在哪里,都是人云亦云。另外,传说这样的钻孔柱头遍布紫禁城,可为什么如今只在协和门和熙和门两门附近有几个,其它的去哪儿了?宫里的望柱头不是易坏品,如果曾经很多,不会消失那么多的。第三,究竟能不能吹响,至今没有人做过试验。柱头内的钻孔直径不大,一个一元硬币大小,即使能吹响,真能响彻紫禁城吗?既然是声音报警,为何不直接吹喇叭之类的东西,还要在石头上钻孔多此一举。最后,这个一人多高的栏杆柱,想要吹它,巡逻的士兵得踩梯子上,这是不符合报警装置的便捷快速特性的。

3.断虹桥,据故宫官网介绍,这座桥于明清史料中并无记载,断虹桥这个名字是俗称。想想在处处吉祥纹饰的紫禁大内,“断虹”这个名字应该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因此关于它的一切,目前都是推测。根据它栏板上穿花游龙的雕刻,柱头上各样小狮子的形态特征,桥头蹲坐的靠山龙风格,有人认为它是明初的,也有人认为它是元代的。更有人说,这里原来有三座石桥,位于元大内宫门前,即所谓的周桥三虹,明初建紫禁城时,其中两座被拆毁,断了两虹,只余一虹,所以被称作断虹桥。据“新水令”老师介绍,2017年的《紫禁城》期刊给出了一个考古学的结论,通过对断虹桥桥头基础层的发掘研究,认为建筑年代不会早于明早期。但是争议还是有的,因为其元代石刻的风格,有人认为它是迁建过来的。关于这座桥的身世,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