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肠胃较弱,经常让宝妈宝爸很头疼。 刚出生时,肠绞痛、胀气、便秘几乎成了宝宝们的“标配”,好不容易大点了,另一种常见的肠胃疾病又找上了门——腹泻 尤其到了秋季,更是腹泻的高发季节,真是让家长们操碎了心。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腹泻是导致全球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我国,5 岁以下孩子平均每年会腹泻 3 次左右。 当然,不是所有的腹泻都会这么恐怖。对于孩子来说,拉肚子这件事儿“可大可小”。 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腹泻? 腹泻在医学上的判断标准是: 排便次数 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每日超过3~5次,多者达10次以上。 2 大便性状 大便性状是判断腹泻关键的一点。排便的量很大(超过200克),大便性状改变(如呈稀水便、糊状便、蛋花样便)或黄绿稀溏,或色褐而臭,或含未消化食物、脓血、黏液等。 3 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 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少数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状。 TIPS: 母乳阶段的宝宝,本身排便的次数会偏多,如果没有明显超出平时的排便频率,或者没有其他不适,不算腹泻。 引起孩子腹泻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①消化不良或者饮食结构改变导致; ②病毒或细菌感染也会引起腹泻,比如轮状病毒感染、诺如病毒感染、胃肠炎或者食物中毒; ③寄生虫感染,比如喝了不干净的水,或者手没洗干净。 一般的腹泻,爸爸妈妈不用过于担心。但是,如果伴随有呕吐、发烧、拒食、嗜睡、哭闹等症状,家长则需要尽快带宝宝就医。 腹泻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脱水 宝宝在发生腹泻时,消化道吸收水和矿物质的能力就会受损。尤其是感染性腹泻(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等),常常会造成身体大量水分丢失。 身体如果大量脱水,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 许多儿童疾病严重或者恶化并不是因为病情本身,而是由于脱水造成的,有些可能会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有些甚至可以造成生命危险。 所以,如果发现宝宝脱水,爸爸妈妈一定要高度重视或到医院就医。 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脱水了? 如果宝宝出现以下这些症状: 基本就可以判断宝宝已经脱水了。 以下如果符合3项,就得赶紧去看医生啦 ①连续几小时拒绝喝水或吃东西; ②嗜睡或烦躁不安; ③眼窝下陷; ④头上的囟门下陷(1岁内的宝宝); ⑤嘴部干燥,哭时没眼泪; ⑥皮肤干燥、苍白、有褶皱; ⑦小便很少,一天2次或更少; ⑧尿液暗黄 脱水了该怎么办? 美国儿科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一致推荐——口服补液盐(国内用的是Ⅲ),了解一下。 口服补液盐(ORS)是一种包含了糖和电解质(钠、钾、氯)的白色粉末状复方制剂。 当孩子腹泻或呕吐时,会丢失部分钠、钾及体液,而口服补液盐可以起到补充的作用,亦可用于治疗因腹泻、呕吐、经皮肤和呼吸道的液体丢失,而引起的轻、中度脱水。 具体怎么使用呢? 根据宝宝的年龄来给药,服用时需少量、多次、慢服。 儿科医生鲍秀兰曾给过一个计算公式,家长可以按照这个公式计算宝宝所需的补液盐用量: 补液盐用量(ML)=(50-75)ML×体重(kg) 并在4小时之内喝完。 Tips: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来配比补液盐和水,用水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有些家长可能要问了:如果宝宝不愿意喝补液盐怎么办?别急。 如果宝宝不愿意喝补液盐或者家中没有,可以煮一些米汤或用鲜榨的苹果汁兑一些水给宝宝喝,也能帮助缓解症状。 2岁以下儿童:50毫升~100毫升(1/4-1/2大杯)液体 2-10岁儿童:100毫升~200毫升(一半到一大杯)液体 另外,还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①口服补液盐只能起到治疗脱水的作用,并不能治疗腹泻哦; ②给宝宝口服补盐液的主要目的是让家长知道预防脱水的方法,如果家长无法判断宝宝的情况,最好带宝宝去就医。 还要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 小屁屁的护理 腹泻除了肠胃难受外,小屁屁也跟着遭了不少罪。 频繁便便会让小屁屁附近的皮肤变得敏感甚至红肿,家长可以使用温热的清水进行清洗,然后自然晾干。等小屁屁干爽之后,再使用护臀膏缓解。 不需要禁食 鼓励宝宝少量多次饮食,保证液体和营养的摄入。 喝母乳的继续喝,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先吃一些面条、蛋、肉类,清淡饮食为主;暂时别吃粗纤维的蔬菜(玉米、番薯等)和高热量的食物(油炸食品) 不盲目止泻 有些家长心疼孩子,自作主张给孩子使用止泻药,这类药物的效果确实立竿见影,但是既不解决病因也不能纠正脱水,相反可能引起水钠潴留在肠道内,让家长以为孩子症状缓解了而掉以轻心疏忽了观察病情变化,这样是非常危险的。 任何药物都需在正规医院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不乱用益生菌 腹泻腹痛便秘来点益生菌?益生菌并不是万能的。 不同的益生菌菌株和药物的相互作用各不相同,所以有些可以对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有些则会阻碍药效发挥。使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关于腹泻,大家都get到了没? 参考资料: ①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 ②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 ③中华儿科杂志,2016年第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