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藏民间的“宫绣”传人,40年捐赠累计逾千万

 豫西人文摄影 2020-08-17

说起刺绣,很多人只知道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然而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却有一位“宫绣”传人。“宫绣”是特指旧时皇宫里面专职刺绣的工匠,每一位绣工终生只为一位主子制作刺绣,郭巧莲阿姨告诉作者,她的姥姥师承清宫最后一位宫绣大师,给慈禧做完60大寿的礼服之后就被杀害了。郭阿姨说庆幸当时兵荒马乱,姥姥才得以逃出皇宫,而她可能是宫绣当今唯一的传人。

郭阿姨展示她制作的绣球,她说:在封建王朝时期,明黄是皇室才可以使用的布料,明黄的绣球也就仅在皇宫出现,民间使用的大多是红色的绣球。这个直径50厘米的绣球全部用布制作而成,衬里使用的是用棉布和浆糊制作的“袼褙”,外面缝制一层黄色的绣花丝绸。郭阿姨制作这个绣球用了将近20天的时间,衔接部分严丝合缝,可以在水上漂浮。

2017年9月初,郭巧莲带着一些剪纸作品来到平顶山志愿者协会,她希望义卖一些剪纸作品来供养几名家庭贫困的大学生。

郭巧莲告诉作者:剪纸是宫绣的基本功,因为皇宫里面的衣服大多都是丝绸,刺绣的过程中只能一针到位,绝对不允许出现回针的现象,所以宫绣师傅们都需要先用宣纸剪好龙凤彩云的形状,把设计好的形状和配色给负责的太监审核,通过后才能制作刺绣。尤其是慈溪六十大寿的礼服,仅刺绣设计就足有两年之余。

郭阿姨说:她的外公是当时的一名军医,曾经在皇宫中供过职,所以外婆得以认识当时的宫绣织女,学习了宫绣技艺,12岁时郭阿姨开始偷偷跟随外婆学习宫绣,因为当时条件有限,外婆对她的培养主要是剪纸和设计。宫绣的适用范围有限,现在主要是寺庙会用到,民间用到很少,再加上宫绣讲究金丝银线,鸟雀羽毛,普通人难以理解。

解放后,郭巧莲从事宫绣40余年,陆续捐赠出剪纸和宫绣作品数万件,她的女儿说:要是换成钱,估计要有千把万了,不过老人不收钱,做子女的只要她高兴就行。图中老人展示的是后来批量制作的剪纸,2003年原始剪纸设计拍卖到12万元。

在当地的美术展览中,郭巧莲阿姨的作品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河南省一位工艺美术大师对郭巧莲的剪纸设计赞不绝口,曾经在她家住下,连续数日学习剪纸设计。

图为郭巧莲在家里设计剪纸。郭阿姨已经将近70岁,眼神很好,穿针引线制作刺绣都是独立完成。郭阿姨告诉作者,她随身带的小包里总是带着报纸和铅笔、尺子,突然有了想法,就会迫不及待的画下来,回到家里再用草纸誊模下来,因为宣纸太贵了,设计剪纸图案的时候会用到报纸、广告宣传页等废纸。

图为郭阿姨在剪纸。郭阿姨说:最近几年感觉明显脑子不够用了,以前根本不需要画草稿,想到哪儿煎到哪儿,现在不行了,有些细小的部分要是不画下来,很容易就忘了,一刀煎错,一幅作品就毁了,再从头开始可能会找不到刚开始的感觉了。

郭阿姨最大的遗憾是女儿们尽管很支持她剪纸,做刺绣,可是没有人愿意学。她说:宫绣三年才入门,自己10年才出师,现在的年轻人心气浮躁,可能没有人会沉下来学习。她担心,宫绣技艺最终会在自己手里断了传承。

郭阿姨对作者说:以前,宫绣的师傅们都是世代传承,老一辈言传身教,皇宫里用的布料,要求都是很高的,有些皇宫里的衣物放几百年不会坏。外婆的师傅就是因为手艺太好,被杀害了,外婆是半路学习的,自己又是在民间学习的,可能跟真正的宫绣传人差距还很大。不过她还是想把这门技艺传下去,她说:要是将来古墓里出土的皇宫衣装残破了,没有宫绣基础的人是修复不好的。

图为郭阿姨手工缝制的“五毒鞋”,给小孩子用来辟邪的,她说本来外婆教给她很多种阿哥、格格们的布鞋图样,给自己外甥也做过,不过现在都是买皮鞋,做了没人穿,也就不做了。

郭阿姨家里有很多各种大小的竹撑子,她说这些撑子就是宫绣的工具,大的能绣皇帝龙袍上的金丝龙,最小的绣香囊,有些因为时间长已经坏掉了,她不知道哪里还能够买得到。

郭阿姨说以前纺织业不发达,很多东西都需要绣出来,现在好了,买来的布料上就有图案,只要搭配好了,能起到跟绣出来的一样的效果,可能随着科学的发展,她们的绣工技艺也就没有什么用途了。但她希望“宫绣”能够被人们知道、了解,她也在为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做着努力。

郭阿姨的剪纸最大的高度超过两米,她说:很多人作剪纸只会剪小的,或者模仿别人的作品,宫绣匠人要求不只是会剪、会绣,最重要的是会设计,以前皇宫里大型的轻纱屏障上面的图案都是绣工绣出来的,就是现在很多寺庙里的黄幡也是手工绣出来的,机器再先进,整体合理的设计还是需要人来做。欲了解“宫绣”更多详情,欢迎关注河洛乡村(微信公众号hlxiangcu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