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翻六坐八爬?倒退爬、匍匐爬、不爬就站可以吗?你家宝宝爬得好吗?

 宛爸育儿 2020-08-17

致力打造综合育儿公众号

国家高级营养师、育婴师

宛宁 领衔打造

文 | 大秘秘 

随着气温的升高,宝宝脱下厚重的衣服

户外活动时间也增加了

宝宝站立、爬行、走路的各种问题

都暴露了出来

最近一些妈妈也来询问宝宝爬行的问题

几个月宝宝会爬?

不爬直接站和走,挺好啊

宝宝六个月了还不爬,我要帮助他爬吗?

这些都是妈妈们关心的问题

▽▽▽

▲对于宝宝来说爬行是最早的全身运动,从6个月左右开始尝试独坐到8个月左右进入多爬行阶段。爬行可以增加大肌肉的运动协调性及和脑的感统发育,也就意味着宝宝的发育进入了高速发育期,体能的消耗增加,探索欲望也随之加强。

健康的宝宝没有爬不好的,没有不会爬的。除去体质差异化外,宝宝们都可以爬到起飞。但是现实是宝宝的爬行空间小,爬行的机会少。家长们总担心宝宝累着了,担心地面不卫生了,担心危险抱着。家长缺少对宝宝的信任,卫生间不能去,厨房不能去,餐厅不能去,客厅只能在爬行垫上玩耍,卧室只能在床上。久而久之,宝宝对爬行失去了欲望,于是过早的站立行走了。但问题是宝宝爬不好,肌肉力量怎么来?行走会好吗?爬不好,平衡训练怎么来?行走会好吗?

宝宝在爬行中抬起头颈,可以锻炼颈部的肌肉力量,同时胸腹部离地后,四肢支撑身体的重量,也锻炼了胸、腰、腹、背、臀与四肢的肌肉协调性,同时促进骨骼生长和韧带灵活,更是为以后站立、行走打下基础。

爬行这么重要,爸爸妈妈要注意什么呢?

爬行的信号

宝宝爬行一般从7-8个月左右开始,这个爬行是以腰腹离地为标准。宝宝在爬行的初期会有跪坐、双手撑地,身体前倾的行为出现,这个时候就要给予足够的空间进行训练,同时可以增加逗引物和父母共同爬行的引逗行为引导宝宝爬行。

爬行场地的准备

爬行场地

爬行场地在家里有很多局限性,主要是地面材质和温差差异。例如地板、瓷砖、地毯、水泥地面常见,从爬行的角度来讲地毯的舒适度最好,水泥地面的舒适度最差。夏天各种材质的地面温度差异不大,冬季瓷砖和水泥地面就比较凉。季节变化的地面温度对宝宝有影响比较大。

爬行时期,地板容易打滑,瓷砖可能太凉太硬。这种情况出现可以选用地垫或者是佩戴护膝或长的裤子来进行保护。

爬行区域

宝宝爬行期间需要提供足够的爬行空间,足够大的空间能够满足宝宝的探索欲望,这里并不是说房间面积必须有多大,而是建议哪怕是我们心理上感觉不能进的地方也要让宝宝进去“参观”。爬行的空间内要注意电源插排、抽屉、门、橱柜等、茶几、椅凳、转角、易跌落和易攀爬的家具、落地窗等做好安全防护。除了厨房和卫生间选用“门栏”保护之外,家中其余的空间皆可爬行。

常见的误区

误区1:宝宝只能在床上和地垫上爬

宝宝的活动空间局限于某个区域,宝宝很难有足够的体力消耗,换句话说,空间有限,宝宝刚开始会感兴趣,一旦探索完毕,总是在一个空间内爬行,探索的欲望会降低,爬行的欲望减少,得不到充分的锻炼。父母不能只考虑到安全问题,我们建议把房间归纳整理好提供更多的爬行空间,让宝宝探索发现。

误区2:会爬就行,赶紧扶站

爬行是训练身体感觉统合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只有多爬才能完成对脑和肌肉的协调训练。肌肉有力量、骨骼有密度、感统有强化,站立水到渠成。但是,如果我们让宝宝少爬多站,就跳过了自身发育,进入了强迫发育的阶段。肌肉没力量,骨骼没密度,感统无强化,小心腿骨变形,小心身体的左右协调差。未来的宝宝就可能出现左右不分、方向困难、甚至写字倒下笔等等问题出现。

误区3:爬行垫选好看的

爬行垫选择选大不选小、选整不选散

因为拼接的主要是EVA,存在甲酰胺超标的风险,而整张的材质不含甲酰胺。另外拼接的地垫因为是拼接的,肯定会存在移动的问题,稍稍用力点,可能就移了位置,本来在爬行垫上的宝贝可能就落在了地上.至于安全隐患层面,拼接地垫缝隙里可能会调入小零件,宝宝误吞咽或吸入的风险增加,也可能因为小块移动而摔倒。

爬行垫选择最好的材质是PE+PU或PVC

PE+PU即是内部为PE外部为PU且内部设为蛋托结构的地垫,集合了PE和PU两种材质的优点,如PE材质的回弹和PU的防水和质感。纯棉材质都比较熟悉可自行想象。

PVC无毒,材质本身有些气味可以挥发掉。具有难燃、耐酸碱、抗微生物、耐磨的特性并具有较好的保暖性和弹性。柔软舒适,可迅速吸收力量的冲击缓冲好。

宝宝爬行家长做什么?

1、宝宝在爬行中,前方要放置平时喜欢的玩具,不要用手机逗引宝宝,不要用手机逗引宝宝,不要用手机逗引宝宝,重要的话说三遍!

2、妈妈爸爸不要站在宝宝的前面,如果宝宝爬行时,爸爸妈妈是站在宝宝的前面,宝宝只能看到大人的小腿,宝宝没什么爬行的欲望,反而可能因为想看到爸爸妈妈的脸,面部表情,直接坐起来不爬的情况。爸爸妈妈可以坐或者趴在宝宝的前方。

3、宝宝在爬行中,父母可以伴爬。爬行过程中不要纠正方向,不要改变宝宝的爬行姿态,爬行说到底还是宝宝自己的事儿。我们建议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爬的原因是大人可以用身体遮挡危险处,例如转角或者跌落物。

爸爸妈妈伴爬的时候和宝宝在同步位或者落后半个身位爬行距离,这样不会影响宝宝爬行过程中观察前方的视线。

4、宝宝在过程中如果出现停顿,可能是因为观察,也可能是略有疲劳,这时候不要马上把宝宝抱起,可以让宝宝翻身或者坐立,爸爸妈妈通过按、揉、捏腿部和腰腹肌肉帮助宝宝放松,然后爸爸妈妈先爬半个身位,让宝宝追赶,继续爬行。不要总感觉孩子累着了就抱起来不爬了,对于小宝宝来说,爬行是乐趣而不是劳累。

5、我们建议在宝宝爬行时,慎用围栏等物品设置爬行范围。我们看到很多家庭出于安全考虑,用围栏限制宝宝的活动空间,这样做的后果就有可能会使宝宝因为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增加,但是爬行空间有限,于是只能抓握围栏站立。这是很多妈妈反馈的,宝宝还不怎么会爬就想站的原因,因为站立可以拓展视野范围,久而久之,宝宝对爬行会失去欲望,没有了爬行的乐趣。如果爬行没有很好进行训练就进入站立期,对腿骨的骨骼密度增加了负担。

各种爬行姿势的解决建议
01   倒爬

很多宝宝开始爬行的时候,是倒爬的,无论家长用怎么逗引,宝宝就是不肯向前爬,好像是害怕前面一样,这其实是宝宝的视觉空间翻转造成的。

在爬行之前,妈妈们抱孩子绝大部分是面对面抱着宝宝,这样宝宝看的方向和大人的前进方向是相反的,所以造成一种视觉空间差,妈妈抱着孩子向前走,在孩子的眼睛里物体和空间是倒退的。这样在后期爬行的时候,在孩子视觉体现脑的空间反向,就是倒退是前进。

解决方法:

随着宝宝后期肌肉发育和爬行训练加强,妈妈们的抱姿改变,宝宝会很快调整为向前的爬行方向。

02   匍匐前进

有些宝宝爬行的时候,肚皮贴地,上肢用双肘,下肢用双脚或双膝内侧发力协调爬行,这也是宝宝爬行常见的一种姿态。这种爬行姿态主要是由于宝宝的腰、腹、臀的肌肉群力量不足,无法让腹部离地,腹部没有离地就无法完成收腹、扩背肌肉收缩,于是只能通过四肢和身体扭动来爬行,看起来就是匍匐前进。

解决方法:

在地面可以放一些障碍物,例如抱枕等,让宝宝翻越式的爬行,宝宝在翻越障碍物的时候,要用手掌支撑,这就调整了肘部发力习惯,宝宝在翻过障碍物时用膝盖跨越完成了腰、腹、臀、腿的肌肉协调。这样可以让宝宝感受爬行的四肢协调除此之外,每天洗澡后可以进行抚触的训练,帮助宝宝完成腰、腹、臀肌肉群的力量刺激。

03   蛇形爬

这种爬行方式是指上肢和躯干动,下肢不动。

很多宝宝上肢力量大,肌肉群发育好,在地面上可以用手掌的力量和肩肘的力量协同让身体向前爬行,像蛇一样扭曲前进。出现这种姿势的原因一般是平时家长抱的多,孩子自主运动少,靠坐多,自己爬行少,下肢肌肉力量不足导致。

解决方法:

在安全的前提下少抱孩子,别让孩子的下肢总受到束缚,让宝宝下肢得以有空间进行伸展。另外在宝宝爬行时候,父母可以用双掌顶(抵)在宝宝脚掌处,让宝宝有蹬踏的动作支撑点,这样顶着向前,完成蹬踏和屈膝的腿部肌肉力量刺激。另外也可以让宝宝多参与游泳,让宝宝在水中完成蹬踏的动作协调训练。

04   四肢撑地爬

宝宝的胳膊、膝盖挺的笔直,用手和脚着地,屁股撅的高高的,看上去像一只小乌龟在爬行。这种姿势出现是要准备向走路过渡的表现,过不了多久,孩子会自主扶着物体或独立站立,为下一个阶段行走做好准备。

解决方法:

这个阶段就需要考虑为宝宝选正确适合的鞋子了。因为宝宝开始有蹬地欲望,为了增加身体和地面的摩擦力,帮助宝宝进行站立的肌肉记忆和避免脚掌的撞击风险,让宝宝开始练习穿鞋爬行和穿鞋站立是极其有必要的准备。

爬行,是宝宝探索更大世界的开始。

我们担心地板太脏、沙发太高、茶几太乱,于是把宝宝的活动空间限制在游戏栏里和床上。

宝宝希望探索更多的空间却不能

得不到锻炼被家长认为是宝宝有问题

希望今天这篇文章

能够给焦虑的爸爸妈妈一些帮助

让宝宝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去发现

感受到更多爬行的乐趣。

---我们的品牌微课---

用现在守护现在

用未来遇见未来

有温度、有态度、有深度的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