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枪战游戏中的医疗手段靠谱吗?外科医生结合现代战争,告诉你答案!

 DrX说 2020-08-17

☞人人都需要知道的医学知识



每个男人年轻的时候一定都沉迷过这类FPS游戏,我也一样。

当然,很多人吐槽在游戏中很多急救手段非常反人类,作为外科医生,在这里我就跟大家聊一聊。

容易受什么伤?

在冷兵器时代,大部分情况下武器是不足以达成直接击杀效果的,尤其是在目标还着甲的情况下,可能会成为一堆蠕动的残疾人。最后很多都是失血过多而死的。

除了被直接砍头的,即使是被普通长枪捅穿身体,一时半会都死不掉。比如手脚砍断了,只要及时止血,都是可以救回来的。

我们曾经救治过很多,钢筋插到头里面的,只要送医院来的及时,最后大部分都救活了。

你看这个取子弹,自己拿个钳子,直接把子弹弄掉就好了。先不说是游戏的设计,其实在战场上这种情况都是很少见的。

而且子弹在颅内和体内都有很多不同情况的,很常见的是人被打穿了,子弹进去又出去了。还有一种打到骨头上子弹到其他方向了。如果真的是子弹打到体内,没有打到重要的脏器,比如在肌肉里,只要及时止血,基本上没有生命危险。

就算是打到重要器官,如果不是把心血管给打爆了造成心跳停止,或者快速喷血,通常也还是要挣扎半天才会休克并死去。

被枪击中还能战斗么?

应该是可以的!

如果你是经历过训练,别人打到你,你再打死他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身上带着几个弹片,完成战斗也是可以实现的。

其实现代战场主要是导弹和炮的伤害比较大,最常见的损伤就是震爆伤。

解放战争时曾经使用过的“没良心炮”,就是通过抛射高剂量炸药包产生超压杀伤,许多被炸死的人身体是完好的,但是七窍流血,这就是超压对人体内脏的挤压产生的可怕效果,用通俗的话讲是活活“震”死的。

冲击波的另一种杀伤是动压杀伤,动压就是空气受冲击波驱动快速运动产生的高速气流,可以像一把刀一样撕裂物体。战场上很多士兵被榴弹命中后,瞬间就被炸成了碎块,肢体不全,除去弹片的切削外,主要就是冲击波产生的动压杀伤所致。一枚榴弹爆炸后通常可以产生数千枚大小不等的破片,这些破片的速度超过1000m/s,小的如四射的子弹,大的如同超音速飞行的刀刃,所过之处切得稀烂。

游戏中如何定义受伤?

就以目前最火的俄罗斯游戏《逃离塔科夫》为例,游戏的设定非常有意思。

头部/胸腔:当头部或胸腔被击中变黑后会立即死亡,如果是受伤后流血变黑则不会立刻死亡,但是再受到任何一点伤害都会立刻死亡。这一点还算是比较合理的,毕竟出血还有一定的忍耐力,如果及时止血,或者有时候出血会自己停止。

头部视觉与听觉,负伤后会导致游戏角色的听力下降与观察视角受限,这也比较合理。

如果胸腔受到重伤则会出现大喘气的情况,这会很容易让敌人通过声音发现自己的位置。其实不止如此,每次呼吸胸膜被牵拉,都会伴随钻心的疼痛,一般人是很难忍受的。

手臂:游戏中手臂受伤使用工具就会差一点,但不是完全不行,我们知道虽然手臂受伤或者骨折只是不是完全不能动,因为如果不是大部分离断,骨骼、肌肉、韧带总是能动一下,在危急关开枪也不是不可能。

腿部部骨折设定也算是比较合理,比如使用止痛药,能坚持活动。但是如果奔跑跳跃就会二次掉血。不止如此,下肢骨折之后是很难承受整个人体的重量的,站起来几乎都不可能。夹板是把短的骨头固定起来,不让他错位了,带了夹板之后是更不能动了。

游戏中的治疗手段靠谱么?

可以看到每个玩家都配备一个急救包。当然这种急救包基本上应对小规模,轻武器冲突还是可以的。

一战之后,每一位英国或者是法国士兵都会配备一个“基础急救包”,里面虽然只有两套纱布,但每一个士兵都训练过怎样给受伤的战友包扎,来阻止失血过多。别人帮你止血也行,很多时候真的是靠你自己包扎,扎止血带方法十分简捷, 即近心端快速扎上止血带即可,止血效果很好,但是这是暂时的,不能超过冬天每隔半小时、夏天每隔1小时要放松半分钟。否则其余的组织可能会坏死的。

其实战场救护重要的就是把战友赶紧救援到安全的地方,这个很重要。

著名的电影《血战钢锯岭》也讲述了一名士兵不愿意携带武器上战场,并赤手空拳的救下75名战友的故事。

一般担架一个人抬不动,电影里都可以看到,可以拽着战友的身体,拖着走。是不是可以设计一个,可以移动战友的机制。

游戏中一般都有一个可以救战友的设计,通常是打一针肾上腺素就能恢复了,这个其实很不合理。因为刚刚被心肺复苏的战友,全身处在缺血缺氧状态,能呼吸就不错了,还想去战斗估计很难。

还有一些富有止血成分的止血敷料,可以贴上止血。然后又止血针,看这个游戏上也有的,主要是针对内脏出血,通过提高凝血机制来止血,提高伤员生存的可能。

再看这个急救包。

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消毒,否则在战地感染的风险太高了。酒精、碘伏是要配的。消毒一下不感染受伤的手可能还保的住,没消毒可能后期感染手就要截肢了。

还有这个订书机一样的,订皮器,这个确实很好用,皮肤的伤口,定一下就行了,方便快捷,我们临床也会用。

再看看急救包里的药物。这个有问题,你看有个Painkiller,止痛药。其实主要包括2种,就是非甾体抗炎药,比如Ibuprofen布洛芬,可以止痛,抗炎,非常好用。第二章就是吗啡,强效止痛。

还有肾上腺素,局部注射导致血管收缩可以止血,如果要急救,最好是静脉注射,或者是心内注射。对于过敏性休克,也很有用,但是要注意反复在同一部位给药可导致组织坏死,注射部位必须轮换。游戏中是直接打在前臂上,这个地方肌肉少,还有很多血管和神经,一般这个位置只能打皮试。一般肌肉注射在三角肌或者臀大肌,就是我们打预防针的地方。

当然战场上不仅仅是止血那么简单,还有几种损伤,大家在生活中也可能遇得到。

第1就是大脑损伤,战地里面肯定是处理不了。因为我们要把脑子里面的血清除掉,肯定要手术。如何判断,主要是瞳孔,如果一侧散大了,另外一边也在不停的变大,脑子出血的可能性很大了。

第2就是呼吸道,人昏迷过去了,或者有吐血呕吐,这时候容易憋住,或者是头面部手上,特别需要把患者呼吸道打开。仰头抬颏或托下颌;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就是要气管插管或者切开,这时候你坚果电影了实在不行,用钢笔插到气管里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如果没经过训练,是基本上不可能完成的。

第3胸部非常容易摔伤,震伤。这就是气胸,气进去出不来,人要被憋死。这时候要用一个针穿刺减压。电视上也见过用钢笔的,这个比插到器官要简单。

其实说了这么多,希望大家能一边玩游戏,一边涨知识。

 
关注我,走进临床医生的生活!

-Dr.X-
一个医学博士、外科医生和三娃奶爸
《学会看病》作者
带给你有态度、有温度的健康干货和育儿锦囊~
关注我,每天多一点健康


 也许你还会喜欢 

重要通知!重要通知!重要通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