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德春拍:一波雍乾精美瓷器欣赏

 天宇楼33 2020-08-17


中国嘉德2020春季拍卖会
 墨香居藏盛世御窑精粹 

 时间 
8月18日(周二)19:30

 地点 
嘉德艺术中心B1层A厅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藏瓷问道“真、精、稀”

瓷和颜色釉瓷器技术在明清两代臻于成熟,尤其以清之雍乾两代御窑,当朝帝王对瓷器烧造的爱好与投入,远胜前朝帝王,从设计画样、看样、烧造完成乃至配座配匣皆一一过问传旨授意,故所造御瓷之质地、品格,亦皆登峰造极,历来为藏家推崇竞逐。此次2020春拍,墨香居藏品中有数件彩瓷和颜色釉佳作,不仅是当下市场流行的品种,且各有珍罕之处,“真、精、稀”俱备,且来源明确流传有序,体现了墨香居主人秉持多年的收藏理念,也是值得新藏家借鉴的入藏方向。

墨香居珍藏之雍乾美器

Lot 2702
清乾隆
仿汝釉灵芝九如花插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H 11.4 cm

来源:香港佳士得,2012年5月30日,Lot 4151

估价:RMB: 880,000-1,000,000


左:香港苏富比,1990年5月15日,Lot87
右:香港拍卖会,2015年10月7日,Lot 3609(成交价1388万港币)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沈煥仙耙清供册灵芝文房用具

这件清乾隆仿汝釉灵芝花插,以象生瓷的技法与仿古汝釉相结合,仿古与创新兼得,造型与当时名画家沈焕仙画作相近。灵芝花插传世极其罕见,作为御窑的特殊品类,应为皇帝审定后方才烧造,寄托了帝王的某种情怀。

Lot 2701
清雍正 红釉小胆瓶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
H 16 cm
来源:
1.存仁堂旧藏
2.中国嘉德,《存仁堂藏瓷器工艺品》专场2006年11月22日,Lot 1823
估价:RMB: 500,000-600,000

欢迎关注公众号:《藏纳天下》    后面精彩继续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丁观鹏摹仇英西园雅集图

此瓶器形挺拔俊秀。通体施红釉,釉质莹润,色泽艳丽璀璨如宝石。雍正一朝红釉器以盘、碗较为常见,瓶类则数量较少。

Lot 2704
清乾隆 斗彩洞石花蝶纹盘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D 20.6 cm
来源:
1.香港佳士得,2004年11月1日,Lot 1109;
2.中国嘉德,2005年11月4日,Lot 396
出版:《嘉德二十周年精品录·陶瓷卷》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编,故宫出版社,2014年,第266、267页,图135
估价:RMB: 1,100,000-1,500,000

出版物封面及内页


此盘以洞石、蝴蝶以及各式祥瑞花草为主题纹饰,“蝶”谐音“耋”,取八旬长寿之意;牡丹寓意富贵荣华;而灵芝和菊花则是长寿吉祥的象征。如此类乾隆御窑上品,其画稿必当出自宫廷画师之手,且斗彩洞石花蝶盘仅见雍正朝及乾隆早期有烧制,其中又以乾隆早期作品更为稀见。纵观公私典藏乾隆斗彩器,此式样珍罕,目前仅见本品珍贵的一例。


Lot 2707
清雍正 
瓷胎画珐琅胭脂紫地九秋同庆小碗
“雍正御制”四字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 
D 9 cm
来源:纽约苏富比,2001年10月17日,Lot 169
参阅:《金成旭映-清雍正珐琅彩瓷》台北故宫博物院,2013年,第60、61页,图23
估价:RMB: 3,000,000-4,000,000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瓷胎画珐琅五彩西番花红地钟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瓷胎画珐琅五色西番花红地茶碗

此小碗胎体细薄坚致,外壁施胭脂紫彩为地,色泽匀净浓妍,以诸色彩料绘就牡丹、秋葵、菊花等九种秋天盛开的花卉,构成九秋图,寓意九秋同庆,共贺丰收。底以青花双方框内书“雍正御制”四字款,“御制”二字体现出此碗的品级不凡,一方面体现出其当为雍正本人方可赏玩使用,另一方面也可视为雍正皇帝本人的指导意志在珐琅彩创烧过程中的体现。耿宝昌先生在其著作《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页249,亦提到了雍正瓷胎画珐琅者中“雍正年制”款识,用青花或蓝料书写,围有方框,写“雍正御制”者甚少。与此件相似者可参考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雍正洋彩瓷红地花卉钟,绘画风格与本品一致,应出自同一宫廷画师之手。参见《金成旭映-清雍正珐琅彩瓷》台北故宫博物院,2013年,第60-61页,图23。珐琅彩瓷器是清代康雍乾三朝极为名贵的宫廷御器,在制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它众多品种无法比拟的,无论用料、绘工,皆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故其一直属宫廷垄断的珍品。

Lot 2706
清乾隆 粉彩夔凤拱花纹壁瓶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一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H 20.6 cm
来源:中国嘉德,2002年9月15日,Lot 1445
估价:RMB: 200,000-300,000

背面图

左:南京博物院藏品

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此壁瓶形取海棠瓶之半,秀丽端庄,瓶身满饰粉彩绘淡粉及淡蓝彩夔凤衔花各一对,此纹饰属于乾隆朝创新之品。


此次2020中国嘉德春拍推出的墨香居藏御窑珍瓷,为墨香居主人历年苦心搜罗所得,“真、精、稀”兼备,流传有序,是有志于建立高品质收藏体系的藏家不容错过的绝品佳器。


堂皇专场御瓷撷珍

2020春拍,瓷器及古董珍玩部“堂皇——明清单色釉暨宫廷御瓷珍玩”专场呈现拍品76件,其中瓷器类藏品52件,以单色釉瓷器为主,又涵盖青花、矾红、斗彩、洋彩、仿生瓷等,品类丰富,蔚为大观。本专场以制瓷史上最杰出督陶官唐英所撰《陶成纪事碑记》为主线,将52件各式明清瓷器佳作的故事娓娓道来,望诸位在慕古与追新的碰撞、交融中,体会妙不可言的瑰丽变幻。



中国嘉德2020春季拍卖会
 堂皇——明清单色釉暨宫廷御瓷珍玩 

 时间 
8月18日(周二)20:00

 地点 
嘉德艺术中心B1层A厅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唐英(1682-1756)

唐英(1682-1756),字俊公,号蜗居老人、陶成居士,堂号“陶成堂”,沈阳人,汉军正白旗,自雍正六年(1728 ) 佐理窑务, 先后榷窑二十余年,深受雍、乾二帝赏识,是御窑厂历史上督窑时间最长、成就最高的督陶官,督陶所制史称“唐窑”,作品仿古采今,品类质地俱臻完善,蔚为大观。

Lot 2756
清乾隆
唐英督制青花釉里红鹤鹿同春诗文瓶
钤印:“陶成堂”、“吴戉”、“殿衡”
H 41.2 cm

因釉里红对窑室温度要求较高,呈色极不稳定,故历来难烧,将青花与釉里红合于一器之上,更是难上加难。直至雍乾时期,经御窑厂竭力钻研,方成功烧制出呈色堪称完美的青花釉里红瓷器,本品即为其例。
本品一侧以青花釉里红绘松寿延年、鹤鹿同春图,用笔勾皴点染无一不足,鹤鹿毛羽丝丝毕现,松石通透、苍劲之姿毕肖,臻乎自然之化境矣。另一侧以青花草书临王羲之《诸从帖》(《十七帖》之第二十二帖),并钤印釉里红“吴戉”、“殿衡”篆书方章。通篇布局严谨,结体含蓄内敛,用笔方圆兼备,近合原帖刻本。


据文首引首章——“陶成堂”,知本品当为雍乾时期督陶官成就最高的督陶官唐英所督制。唐英在景德镇督窑期间监督烧造的器物可分三类,一为大宗供御瓷器;二为供奉庙宇神灵的供器;三为唐英自用或为友人订烧的作品,见有笔筒、水盂、瓶尊等,喜以山水、花鸟、诗文等入饰,书“陶铸”、“陶成堂”、“蜗寄居士”等斋号,此类中最为瞩目者,当属题写诗文者,所选诗文多为先贤名篇,书法亦颇见功力,多为他人书写,并落有唐英款识,当属唐英制器中最具个人特色,艺术价值及研究价值最为高远的一类,本品即属此类。
与本品形制、装饰风格相似的作品可见三例,一为故宫博物院所藏青花釉里红折枝牡丹诗文瓶;二为香港苏富比2013 年秋季拍卖会释出青花釉里红喜鹊登梅诗文瓶;三为纽约苏富比2018 年春季拍卖会所释出一对青花釉里红瓶,其造型、装饰风格,落款、钤印皆与本品相似。唯不同之处在于装饰题材,此对瓶所临为《十七帖》之《旦夕帖》和《清晏帖》二帖,所绘为芙蓉仙鹤图。

此式唐英所制临王羲之《十七帖》为饰的存世实物,加之本品已见三例,故此类瓶极有可能以王羲之《十七帖》为范本,临制成套,每件皆图文相配呈现。本品与纽约苏富比释出一对极有可能为其中之三品,是研究隽公制瓷的珍贵资料。

Lot 2759
清康熙
青花福禄寿三星诗文墩式碗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康熙本朝
题识:“四照琼瑶常不夜,一壶日月自长春”,钤印“福禄”
带座,带旧包装
D 17 cm
来源:日本私人旧藏


碗外壁苍松之下,以纤细笔触描绘福、禄、寿三星,福星怀抱童子,寿星手捧寿桃,禄星手持笏板,蝙蝠飞翔空中,一派喜气祥和气氛。画面另一侧祥云缭绕,小鹿掩映于洞石之间,一旁题识诗句“四照琼瑶常不夜,一壶日月自长春”,钤印“福禄”。整器诗画结合,祝寿祈福之意跃然于而出,青花发色淡雅柔美,应取法自成化青花。碗底双圈内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款识书写工整,为典型康熙晚期御窑款识。

康熙朝瓷器作品常用人物题材,但多为棒槌瓶、花觚等大件民窑琢器,本品为极少见的康熙官窑人物纹样瓷器。且康熙一朝中,以诗画结合的方式绘制御窑瓷器,以名品花神杯为代表,本品亦采用此种搭配,颇值关注。查阅公私收藏资料,未见与本品相同的完整作品,仅见北京私人收藏一碗底残片,对比细部纹饰,可知二者为同样作品,由此方知本品之珍罕。
本品民国老包装

本件作品胎釉、青花、画工俱佳,乃康熙御窑经典之作,且品相完美并带有民国老包装,实为可遇而不可求的收藏妙品。

Lot 2761
明万历
青花内双龙捧寿图外花卉开光高士图碗
“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万历本朝
D 16.1 cm
来源:
Ralph M. Chait Galleries,纽约(标签);
Herschel V. Johnson(1894-1966)旧藏;
伦敦苏富比,1967年2月21日,lot 39(480英镑);
伦敦古董商 Bluett & Sons Ltd.旧藏;
罗杰·琵金顿(Roger Pilkington)(1928-1969)旧藏;
香港苏富比,2016年4月6日,lot 44
本品较之常见碗形腹部略浅,为“浅碗”之制。碗心绘青花双龙于寿山福海中升腾,相向拱起“寿”字,外壁以折枝花卉相间,四组如意形开光内绘秋庭文会图,庭院中苍松舒展,洞石屹立,诸位雅士或畅谈对弈、或恭臂相见,或策马而来,背景高雅静谧,人物描绘古拙。


明代嘉、万两朝,因皇帝笃信道教,因此除代表宫廷文化的龙凤纹饰外,道教题材被大量运用至御窑瓷器装饰,本品所绘则是当时鲜见的描绘文人雅趣的清新之作。嘉、万时期因技术、成本等原因,御窑瓷器的质量有所下降,而本品则是难得一见的万历御窑精细之作,胎釉质量尤精,不见寻常万历官窑变形、窑封或是积釉等瑕疵,且本品品相完美,又为名门递藏,是为万历瓷器收藏的首选佳品。

Lot 2763
明永乐
青花缠枝花卉纹折沿大盘
D 41.5 cm
来源:
台湾慎德堂(C.C. Teng)旧藏;
日本私人旧藏;
香港佳士得,2007 年5 月29 日,lot 1451 ;
中国嘉德,2014 年5 月18 日,lot 3571
本品内、外壁所饰均为十一朵缠枝花卉纹,内外呼应,勾画婉转流畅。盘心主题纹饰为缠枝花卉纹,所绘为茶花、牡丹、秋葵等花卉,构图为一花居中,三花拱卫,另有含苞小朵点缀,匀称分布,藤蔓绵绵,构图疏朗而饱满,纹饰写实传神,充分借鉴国画的笔墨意韵,得其法度,勾、勒、点、染诸法,运用皆宜。笔触线条粗细并用,青花料浓淡兼施,从而令画面富具苍翠欲滴之意趣,透露出凝重雄浑之美感,一如朱明盛世,威加四海之气势。
明成祖朱棣在位二十二年,政局稳定,经济蓬勃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制瓷工艺的进步,使得其在继承元瓷工艺的基础上,又不断有所创新,在有明一代制瓷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影响深远,乃至有清一代亦常有追慕瓷作。自永乐三年(1405 年)始,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带回苏麻离青料,为景德镇烧制出冠绝古今的青花瓷器奠定了物质基础。这一时期的瓷器在造型和纹饰上,也受到西亚地区文化的影响,此式大盘便与西亚人之饮食起居习俗有关。永乐时期青花纹饰既保留传统图案,又有受外来文化影响之纹饰。传统纹饰最常见的是缠枝、折枝花卉、花果,其中缠枝花属于花卉瑞果图案中最典型者。故宫博物院藏有与本品相类之永乐折沿大盘,可资比较。加之本品还为台湾慎德堂(C. C. Teng)旧藏、日本私人递藏,又经由香港佳士得及中国嘉德两度释出,可谓流传有序,实为收藏首选。

Lot 2764
清雍正
青花缠枝莲纹莲蓬形盖盒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
D 7 cm
来源:
中国嘉德,1996 年10 月21 日,lot 1639 ;
香港佳士得,2005 年5 月30 日,lot 1478
著录:
《盛清的世界—康雍乾宫廷艺术大展》,龙美术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15 年,第270 页,图Ⅲ-3-15
展览:《盛清的世界—康雍乾宫廷艺术大展》,上海龙美术馆,2015 年,编号Ⅲ-3-15

《盛清的世界—康雍乾宫廷艺术大展》,龙美术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15 年,第270 页,图Ⅲ-3-15


此盖盒分为盖与器身两部分,圆盖平顶,子母口,器身深腹渐收,整体造型宛如莲蓬,别致可爱,盒通体满绘宫廷御瓷之经典纹饰—缠枝莲纹,整器青花发色青翠亮丽,笔意流畅,描绘细腻。
雍正朝的瓷器作品正如世宗皇帝本人的气质,既有别于康熙窑的粗犷大气,又有别于乾隆窑的精工巧思,它们外表看似朴实,但却完美无瑕,尽善尽美,精华内敛,颇具风骨。而本品正是诠释了雍正皇帝对于宫廷御瓷的审美,盈盈在握小巧可人,是不可多得的雍正御窑文房小品。

Lot 2766
清雍正
斗彩缠枝莲纹小碗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
D 10 cm
此小碗造型端正,胎薄体轻,品质卓绝,选择明清瓷器中最为常见的缠枝莲花作为装饰纹样,以斗彩工艺描绘,仅用红、黄、绿、蓝四色。


装饰纹样越是简洁,越难以表达思想全貌,也越容易使细小纰漏放大。本品纹饰极简,配色亦极简,但观之却丝毫不觉草率,亦无破绽可寻,只觉温润可人,被深深吸引。成化斗彩的绰绰风姿在此件作品上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其胎釉、彩料、填彩之细腻甚至更胜一筹,斗彩工艺在此时被推向了新的高度,前无古人,后更无来者。虽只是小碗一品,称其为雍正御窑制器思想的代表作,诚不为过。

Lot 2772
清乾隆
仿槟榔石釉花盆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D 19.7 cm
来源:伦敦邦瀚斯,2010 年11 月11 日,lot 263
著录:
《天物馆藏瓷》第一集,上海天物馆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编,广陵书社,2011 年,第190、191 页;
《藏珍集粹—唐宋元明清瓷器精品汇展图录》,扬州博物馆、上海天物馆文化艺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编,文物出版社,2012 年,第130、131 页,图73
展览:《横空出世—唐宋元明清陶瓷极品展》,扬州博物馆,2012 年,编号73

《天物馆藏瓷》第一集,上海天物馆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编,广陵书社,2011 年,第190、191 页;


《藏珍集粹—唐宋元明清瓷器精品汇展图录》,扬州博物馆、上海天物馆文化艺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编,文物出版社,2012 年,第130、131 页,图73

本品整体造型取法自钧窑花盆,通体内外运用深浅赭石色、淡墨彩描绘槟榔石之纹理,其色泽、质感均模仿真实槟榔石,惟妙惟肖。正如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称“骤视绝不类瓷,细辨始知皆釉汁变化神奇之至也。”花盆底部设两孔,其间金彩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乾隆皇帝长达六十年的统治,是清王朝的最鼎盛时期,景德镇御窑瓷器的烧造也随之蓬勃发展,从《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乾隆记事档中可以看出,乾隆皇帝不仅委任唐英督理窑业,还直接参与制瓷事宜,使得此时的御窑瓷业不仅在艺术方面有了更高的发展,更在陶瓷工艺技术上位居历朝之首。乾隆时期除大量仿烧前朝名瓷外,也盛行烧制各类象生瓷,品种之丰富,令人赞叹。邵蛰民撰《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中评论:“清瓷彩色至乾隆而极,其彩釉之仿他物者亦以乾隆为最多最精。如仿绿松石、花岗石及象牙、珊瑚者,亦足与真物相抗衡。”本品即为其中之一,仿槟榔石釉纹理逼真,色彩斑斓,瓷石莫辨,堪称巧夺天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