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师承教育不可丢!

 跟我学中医 2020-08-17

中医历史上有两种教育方式,一种是师承,一种科班。在宋朝,对中医犹为重视,设立了太医局,专门教授中医,可是,宋朝的中医发展却是历史上最差的,就是因为它实行了中医的规模教育,而抛弃了师承。新中国成立后,也开始学西医搞中医的规模教育,结果和宋朝一样,中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衰退。原因很简单,中医是个性化治疗,它很难用规模化教育来培养中医。

现代大学教育都是以标准化为特征的,中医也是一样,它是以标准化理论来教中医的。而中医的特色是一人一方,学生所学的知识很难套具有个性化的人身上,因此,学院教育出来的中医绝大多数都很难适应中医的个性化临床。更重要的是,中医的灵魂是一个无形无象、无所不在的原理,它是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用标准化的理论来教育,就把中医的灵魂弄丢了。

中医学的特点和中医药人才的成长规律告诉我们,中医唯有通过读书、从师、临证、再读书,再从师,再临证才能够学好。因此,师承教育在中医学人才的培养中是不可缺少的。抛弃了师承教育,而采用院校的规模化教育,都会让中医不断走向衰落。

跟师学习,学到的不仅仅是中医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中医怎样给病人看病,中医书应该怎样读。跟老师学到的不仅是一个个方子,更重要的是独到的经验和思路。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医师承一直未能纳入国家正规教育,致使学徒质量参差不齐,前途命运各异。

最典型的就是《执业医师法》实行以后,靠师承的民间中医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因为《执业医师法》规定: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人,首先必须具有医学专业本科、专科或中专学历。这些民间中医,虽然具有某一领域的专长,但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连报考的资格都没有了。

现在,中医院校培养不出合格的中医人才的现状让越来越多的管理者进行思考,一样的教材,一样的老师,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能教出个性化的中医吗?不能!中医要想传承,唯有打破同一尺度、同一规格培养人才的现状,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保护个性与灵性,只有这样,中医才有希望。

中医的精髓是什么?我们从中医对病因的认识就知道了,它是建立在对人与自然关系,以及整体与局部关系的正确把握之上的。中医的核心就是关系,而且是不断变化的关系,如何在局部与整体的变化中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才是中医的核心。而当前中医院校教育,程序化的教材限制了学生的领悟与思考。

不少中医药大学毕业生感觉没学会看病,不敢去给病人把脉,只好当了医药代表。有人甚至把中医药大学戏称为“医药代表大学”。西化的中医教育,培养不出会看病的中医,他们最终成了“中医的掘墓人”。

一个中医学生是否合格,不是看他掌握了多少中医学知识,而是看要它能够用中医思维诊断治疗疾病。可现在的学生呢,思维基本上都西化了,只会象西医那样机械搞病药对应,而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中医教育出了问题。中医院校一直充当着“代工”的角色,长期在按西医主导的医疗服务模式培养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又按西医规定的临床科研套路从事工作。在这样的导向下,其结果只会是中医西化,离国家发展中医教育事业的初衷越来越远。

看看大学教育出来的中医就知道了,他们一上了临床,脑子里方子和病名的对应,教材越编越厚,有用的内容却越来越少,基础和临床严重脱节。当今之际,唯有将中医师承纳入国家正规教育,制订师承教育标准和相关政策措施,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师承教育模式,丰富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中医教育才有希望。

推荐公众号主人旧书:《哲学家眼中的人体科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