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陶瓷文化,宋代带有淳朴自然之感的梅瓶和人们喜爱的酒瓶

 晓明国学 2020-08-17

中国陶瓷文化,宋代带有淳朴自然之感的梅瓶和人们喜爱的酒瓶

【当阳峪窑白釉剔花缠枝菊纹缸】

宋/高34.4厘米口径16.5厘米足径12.5厘米

缸唇口,溜肩,深腹,圈足。外壁通体剔花装饰。其做法是先在灰褐色胎上施一层洁白的化妆土,划出花叶、缠枝菊、回纹等纹样,再将花纹以外地子上的白色化妆土剔掉,露出灰褐色胎,形成灰褐色地子衬托白色花纹的装饰效果。

辽、宋、金时期我国北方山西、河北、河南、内蒙、宁夏的一些瓷窑,为了解决当地制瓷原料不够纯净而给瓷器生产带来的弊端,另辟装饰蹊径,利用化妆土或黑釉的遮盖能力,大量采用白釉或黑釉剔花装饰,形成新的装饰风格,其中以河南当阳峪窑的产品最受人称道。

中国陶瓷文化,宋代带有淳朴自然之感的梅瓶和人们喜爱的酒瓶

【磁窑堡窑黑釉剔划花开光折枝牡丹纹梅瓶】

西夏/高38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10厘米

梅瓶小口出沿,短颈,平出肩,长圆腹,圈足。胎体呈黄褐色,质地较粗糙。外壁施黑釉,腹部花形开光内剔划折枝牡丹,开光以外的隙地上刻划海水纹。剔划技法娴熟潇洒,给人以淳朴自然之美感。

将这件梅瓶与调查、发掘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磁窑堡窑遗址所获得的标本进行对比,可以断定它是西夏磁窑堡窑产品。磁窑堡窑所产瓷器品种有白釉、黑釉、酱色釉、茶叶末釉、白釉剔划花、黑釉剔划花等。特别是该窑所产白釉、黑釉剔划花瓷器,折枝花多装饰在开光内,开光以外的隙地上刻划海水纹,堪称该窑剔划花装饰的一个显著特点。

中国陶瓷文化,宋代带有淳朴自然之感的梅瓶和人们喜爱的酒瓶

【白地黑花花卉纹梅瓶】

金/高46.8厘米口径4厘米足径10.3厘米

瓶小口出沿,短颈,溜肩,瘦长腹,近底处微外撇,圈足。因胎体含杂质较多,故施有洁白的化妆土。通体以釉下黑彩装饰。肩部以单线勾绘莲花瓣纹,腹部有主、次两层纹饰,主要纹饰为花卉纹,次要纹饰为卷草纹,胫部为粗细相间的弦纹。

白地黑花瓷器是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系最具代表性的瓷器品种,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艺术效果。其纹饰均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山水、花鸟、人物、动物以及诗词、曲赋、对联、警句等,内容异常丰富。在装饰风格方面,其绘画技法娴熟,图案线条流畅,给人以粗犷豪放之美感。金代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以其修长的形体、漆黑的花纹与洁白的地子形成强烈对比而受到人们喜爱,因这种梅瓶上有书写“清沽美酒”、“醉乡酒海”辞句者,由此可知该器物属于酒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