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原是三野参谋长,建国后周总理亲自点将,成为总理的得力助手

 哈哈狮的信箱 2020-08-17

1949年10月1日,南京的庆祝仪式刚刚结束后,刘伯承就找来时任三野参谋长、南京警备区司令的袁仲贤,递给他一份调令,说:“中央决定调你进京,从事外交工作,真舍不得你走啊!”

那么,袁仲贤作为三野参谋长,中央为什么要他从事外交工作呢?

新中国成立前后,为了加快外交工作,中央决定从军队中抽调一批兵团级干部,从事外交工作,袁仲贤就是其中的一个,而且还是周总理亲自挑选的。

那么,当时兵团级干部很多,周总理为什么挑中了袁仲贤呢?这就要说到紫石英事件了。

渡江战役准备发起时,袁仲贤时任三野第八兵团政委,在战役发起的前一天,大家正在召开作战会议,突然有参谋来报告说:“英国一艘军舰,无视我军警告,在我控制区内逆江而上,向我军发起炮击,我军出现伤亡后反击,重创敌舰并致该舰搁浅。后来,陆续有三艘英国舰船在英国海军远东舰队司令带领下增援,都被我军打退,英军出现大量伤亡,仓皇逃窜。”

这次事件,顿时成了国际事件,如果处理不好,将对新中国的建立影响很大,因此中央决定,由袁仲贤作为代表,与英方谈判。

袁仲贤按照中央的指示,不卑不亢、有理有节地与英方展开了谈判,历经三个月,最终迫使英方向我方道歉,赢得了这次外交斗争的胜利,袁仲贤的工作也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肯定。

正是因为这一事件,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亲自点将,调袁仲贤从事外交工作。

袁仲贤到北京后,先进行了一段时间培训,一天,周总理请毛主席接见这批外交官,当介绍到袁仲贤的时候,毛主席高兴地握着袁仲贤的手说:“认得,认得,我们还是老乡呢!”

说起来,袁仲贤跟毛主席的渊源还很深呢,袁仲贤是湖南长沙人,他当年的入团介绍人就是毛主席,但是从1921年二人分开后,除了在延安时见过一面,再没有接触,直到建国后才再次见面。

不过,袁仲贤打了半辈子仗,对外交工作实在摸不着头脑,就壮着胆子向毛主席说:“我还是打仗合适,外交工作没干过,这些礼节不熟悉,国民党里有许多外交官,对这些工作轻车熟路,不如改造他们,为我们工作。”

毛主席听后笑了,说:“新中国一切都是新的,我们的外交工作也是新的,要另起炉灶。我听你们说,对吃西餐、睡高档软床都不适应,其实我也受不了,我睡软床就睡不着,一躺上去就陷进去了,翻身翻不了,活受罪。但这是你们的工作哟,做不好可要打屁股的哟!”

毛主席这番风趣的话,引得大家哈哈大家,袁仲贤也彻底放下了包袱,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外交工作中去。

1950年9月,袁仲贤出任新中国第一位驻印度大使,大使馆刚刚开馆不久,袁仲贤便举行了盛大的国庆招待会,邀请印度各界1000余人参加,印度总理尼赫鲁也带着家人亲自出席。

正是袁仲贤的积极工作,使中印两国总理实现了互访,开启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1956年,袁仲贤调回国内任外交部副部长,成为外交部长周总理的得力助手。

但不幸的是,因积劳成疾,袁仲贤身患绝症,于1957年2月16日病逝,年仅53岁。

袁仲贤的英年早逝,让周总理非常痛惜,亲自主持治丧委员会,并亲自为他执绋起灵,足见对他的重视与不舍。

历史客栈作者:荒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