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金寨游子的回乡感悟:终将有一天,我们会无乡可返!!

 新用户5117idij 2020-08-17


终将有一天,我们会无乡可返

我出生的村子叫大岩前,位于安徽大别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村里有三条主河流汇聚成的一个小小的水库,70-80年代这个水库自给自足发电,加工稻谷,那个时候河里的水清澈见底、鱼儿成群。到了近几年,河里再也见不到鱼儿了,满目的河滩丘石,如今的水库也沦为了三条交汇的河沙滩了。小小村落,几百年以来,多少代赤膊的汉子,都会在最炎热的夏日,把一家人的口粮收割回家,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养着黄牛,落日黄昏下暮归的黄牛就像主人一样健壮。这样的图景也在我少年结束之后,一去不复返!

村里的老人长辈们每每叹息唠叨道:他们那个时候过年要比现在过年热闹得多,那个时候:玩花鼓戏、舞狮、舞龙的大人们玩到正月月底,家家户户都发自内心的迎接着,孩子们一路跟随着走家串户。如今那些曾经生龙活虎的面孔,也一张张湮灭在时间深处。在城市化浪潮催动下,乡村像是按下了三倍速一样狂奔,越来越像城市的赝品——这或许看上去还不错。

我正月初六回到村里,山路上的各类品牌的小汽车给人一种穿越大都市的感觉,从三四年前开始,小轿车已经成为村里婚龄男青年的标配,没有汽车或者不会开车,已经成为男人无能的象征。

小轿车就像二十年前的黄牛一样,一头又一头,卧在农舍的房前屋后,但是连接各个村子的村村通公路,却只有3.5米宽,勉强够两辆小轿车会车,于是小事故不断 时而有大打出手者。乡下车子越来越多,大家开车又都不太讲规矩,于是摩擦不断,大事故出交警,小事故派出所警察到场,往往就是调解了事。

如今的农村是假冒伪劣产品的聚集地,比如在村里各个小卖部里都能看到各大品牌的山寨版,比如:康师傅在这里就变成了“帅师傅”、六个核桃却成为了“九个核桃”·····等等。民以食为天,而如今农村里的垃圾食品如此泛滥,令人堪忧。万望政府有关监管部门引起必要的重视。

中年以上的村民都觉得,“年味”越来越淡,小孩子们不再会为了新衣服和块儿八角的压岁钱欢呼雀跃,大人们也不会一直到元宵节还在走亲戚。开上汽车,年轻人一天可以跑几个村子,刚扔下礼品就要走,长辈们一边挽留吃顿饭,一边从衣兜里给孩子们掏出压岁钱。几分钟后,再迎来另一批晚辈。日常缺乏走动联络,农忙时节也不再需要互帮互助了,即使婚丧嫁娶也都由长辈们来往,在年轻眼中,亲戚越来越是亲戚了。几乎所有的老人都担心,等他们离开人世,老亲旧眷还能走多久。当他们在祖坟里拥有了一个坟头时,来烧纸的晚辈是不是越来越少了?

今年的春节比往年都要暖和一些,只有在午夜,在黑灯瞎火的村里穿行,凉风吹过脸颊,才有些许二十年前的味道,我无法归来,也不再是少年。

这些天,我在思考一个有些不敬的话题:长辈们辛苦一生,又有什么价值,而如今,老人们辛劳一辈子,到了老年本该颐养天年,而现实却成为了一名名“留守老人”。

在城市精英把控的舆论场里,过去的乡村腐朽且野蛮,今天的乡村也沦陷得面目全非,让文艺青年找不到回家的路。在乡村的夜里,有太多苍老的叹息………

如今乡村的老人 儿童生活在一堆堆的生活垃圾包围的村落里,老人们伺候着越来越无心向学的留守儿童,等他们长大后娶妻生子,再像父辈一样外出打工,这是一个轮回,更像是一个怪圈。过来正月初六,村里的年轻人就像候鸟,一窝窝倾巢出动,留下村庄继续老迈。

我想,衰老和衰败一直持续下去,终将有一个春节,我们将会无乡可返。

 纪昌林

书於2018年正月十二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就算晚一点也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