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伦造纸?上世纪有四次考古发现,向蔡伦造纸之说提出了挑战

 史家之韵 2020-08-17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正是因为有了纸的出现,我国古代文明、文化才能更加有效地传承下来。

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蔡伦(约61年—121年),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东汉明帝时入宫当宦官,汉章帝时(公元76-88年)为“小黄门”,汉和帝时(公元89-105年)升常侍,又升尚方令,具体职务就是监造和管理宫廷用品,其中就包括纸张在内。

  

我们自古就认为,造纸术是东汉的蔡伦发明制造出来的,因而有“蔡伦造纸”的说法并一直流传下来,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在上世纪有四次考古发现,向蔡伦造纸之说提出了挑战:

证明之一:1933年,在我国新疆罗布淖尔汉代烽遂亭故址中发掘到一张纸片,为“麻质、白色、作方薄片”;在该遗址同时发掘到的还有黄龙元年的木简,“黄龙”正是西汉宣帝最后一个年号(公元前49年),考古学家据此考定同址出土的纸片应为公元前49年之物,这至少就比东汉的蔡伦提前了160多年。

证明之二:1957年5月,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发掘一座古墓时,出土了一批古纸,经过科学分析鉴定,为西汉麻纸,该古墓考定不晚于西汉武帝时期,因此这批古纸的生产年代不晚于公元前118年。由于这批纸是在灞桥出土,学者又称为“灞桥纸”,这批纸也比东汉时期的蔡伦早了220年。

  

证明之三:1978年12月,在陕西扶风中延村的一处西汉窖藏出土了三张麻纸,据考证此窖藏时间为汉平帝之前,很有可能是汉宣帝时制造的,这就和第一项证明的时间差不多,比东汉的蔡伦早了160多年。

证明之四: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了一张纸质地图残片,其质地同样为麻,经专家多次鉴定,这张古纸为西汉文帝时期(公元前179—前141年)所制造的,这就比东汉的蔡伦造纸要提前了300多年。

根据这些考古发掘,证明在蔡伦之前的西汉时期,确实已经出现了麻质的纤维纸,那么,我们为何还要认定是“蔡伦造纸”呢?

  

实际上,在蔡伦之前出现的造纸技术还很原始,生产出来的纸张质地粗糙,且数量少,成本较高,达不到大规模的普及。

而蔡伦作为皇家宫廷内的尚方令,有条件组织尚方作坊充足的人力、物力,改良监制出一批优良的纸张,这种造纸术在我国各地推广以后,‘自是天下莫不从用焉’,纸就成了和绢帛、简牍的有力的竞争者。

到了公元三、四世纪,纸已经基本取代了帛、简而成为我国官方及民间唯一的书写材料,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后来,造纸术又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