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街两巷”将再现繁华邕州,我最欣赏的是城隍庙里的悲壮人物

 探秘桂北 2020-08-17

南宁“三街两巷”项目改造工程,将依据历史,改造兴宁路、民生路、解放路三条街道和金狮巷、银狮巷及周边区域,再现繁华邕州圩市骑楼景观。相传,古时曾有一一黄一白两只狮子常于夜间在两巷嬉戏,金狮巷和银狮巷因此得名。据了解,“三街两巷”核心区项目用地面积77亩,规划范围主要涉及当阳街、民族大道、民生路、兴宁路等道路围合的市中心传统街区。其中一期项目规划用地面积47.07亩,已经完成了主体工程。

建设中的“三街两巷”

在这里的工程中,我最欣赏的是城隍庙历史建筑的重修。

城隍庙正门前方

元·张良金 曾撰写《南宁府城隍庙碑》诉说历史:

    邕州城隍庙,创立于郡治之右,规模虽小,地势高大,盖依乎城之址为之。所以重建者, 会至元壬午之水灾故也。 

邕接交蛮溪峒之地,泉水皆在上流,近州四十里,合为一江,始深阔浩瀚,直透海道。 邕字水在邑左,由是得州之名。自古及今,常以水患为苦。传闻水至大者,莫如宋嘉定己巳, 然犹去城六七尺。独壬午之水,何为其甚也。一日而没岸,再日而浸城。郡侯忧在生灵,急 命杜塞城门,填筑沟洫,无罅不补,靡神不举。几日雷怒雨注,水乃穿窦而人,裂地而出, 一郡汹汹如遇兵寇。戊辰日丑初,宁江门水灌城,奔如长鲸,涌如潮头,迅湍激涛,环走四 向,触仓库,突寺观,翻屋庐。民有奔命而上城者,皆可幸保;守家者,俱无所逃。城隍庙 本据高地,水毒所逼,四址亦溃。劫水为虐,固如是哉? 

壬午后,雨载息,首饬城隍庙堂殿神像,一一鼎新。诸寺观庙宇,亦次第整葺。岂非大 变革之后,否去而泰必来?邕之社稷,盖迎大元气数而复振立者矣。 

良金,邕人也,目击此水,心骇是变故,因记重建一事,而备言之,聊使后人知其为壬 午事而已。 

城隍庙场景

南宁市城隍庙项目用地面积约3750平方米。城隍庙规划设计拟采用明代府制营造手法,建筑坐北朝南,前后三进院落,中轴线建筑依次为牌楼、山门、城隍殿、父母殿等,东西两侧为厢房。

城隍庙正门上方

城隍庙壁画

  城隍庙,也叫苏缄城隍庙。是邕城人民为纪念苏缄而修建的庙。邕城人民为什么要纪念他?这事有邕城人民的屠城悲剧,有苏缄的宁死不屈的壮举!

走入庙内

        苏 缄(? —1076),字宣甫。福建晋江人。宋宝元元年(1038)中进士。

庙内一角

庙门一角

庙内一角

庙内一角

庙内柱子

庙内三进院落,非常宽敞

   熙宁四年(1071),为防交趾(今越南)入侵,宋仁宗 赐苏缄为“皇城使”称号,取代原任知州陶弼为邕州知州。 交趾郡王李乾德乘侵吞占婆(今越南中部)、真腊(今柬埔寨)的余威,于宋熙宁八年 (1075)命太尉李常杰和大将宗宜率军10余万,水陆并 进直逼邕州。时邕州守城官兵及峒丁、土丁仅2800人。苏缄虽 知众寡悬殊,但毫无动摇抗敌守土的决心。家属全部留邕州,任 桂州司户的儿子苏子元携妻来邕,因战事突发未及离去,苏缄只许其子回桂复命,儿媳仍留 邕州同生死,以表抗交趾守城的决心。敌军猛烈进攻20多天,伤亡惨重。但近在咫尺的桂州刘彝迭接苏缄的告急文 书却迟迟不救,后虽来援,在昆仑关遇敌全军覆没,余部败降。交趾军发出“劝降书”。为苏缄拒绝。 

院子

正在施工的外围

邕州孤城坚守42日,城中粮尽泉涸,因饥渴伤病丧失 战斗力。通敌的廉州内奸向敌献计,教以“囊土傅城”之法。熙宁九年正月二十一日, 邕城陷落。苏缄大呼“吾义不死贼手”,率家人回家(在金狮巷,今兴宁路西二里)燃起事前挖好 并堆满燃烧物的大坑,全家36人纵入火中殉国。 

宋仁宗对苏缄御敌守城殉国深表哀悼,诏“恤岭南死事家属,立殉难将士墓”,追赠奉 国军节度使,谥忠勇。邕城人民为纪念苏缄,在其全家殉难处附近(银狮巷通至金狮巷,今 兴宁西街)建城隍庙,尊苏缄为邕城城隍,并于庙的后殿即殉难处建“苏忠勇公成仁祠”, 设苏缄画像及墓碑供后人敬仰及凭吊,宋哲宗皇帝御笔题写祠的匾额“怀忠”。

木公原创

第499期:小孩的逻辑(微小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