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T人物】杨晔:我的建筑学思考

 弯刀d3f18kib6v 2020-08-17
“职业公务员、业余建筑师”是杨晔给自己的标签。作为辽宁省一名优秀的建筑师,杨晔在大学毕业后22年的建筑师职业生涯里创作了众多优秀作品,获得了诸多荣誉。后因工作需要从事设计管理岗位十年,之后又进入政府工作至今。虽然因为岗位的变换没有更多机会亲自从事创作,但他始终割舍不下建筑师情结,一直进行着建筑学专业的思考,并尽可能接触一线建筑师,倾听他们的声音,思考如何从政府层面衔接好建筑师、政府管理部门、城市建筑和城市发展的关系。以下就是杨晔分享的他关于建筑学的思考。

杨晔

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管委会 副主任

沈阳建筑大学、东北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每一次设计其实都是一次对城市进行解读和寻找答案的过程,题目不同,答案也自然应有区别,解读和寻找的过程常掺杂着艰苦、矛盾、兴奋和喜悦,还常常伴有遗憾,而一个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的心态和灵活的应对策略都将会成为完美答案的重要起点。——杨晔

我的建筑学思考

文/杨晔

01
关于建筑、城市、人
人的生命在不同的建筑中度过并消耗,建筑的生命也从无到有,此消彼长,轮回相生。城市中的建筑各有不同,皆与人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影响和关系,记载城市的历史和记忆。建筑师就是利用各种可能且必要的技术手段、空间方式,发现并创造人与建筑的积极影响与相互关系,延续城市的历史与记忆。
02
关于思想演进
黑格尔有句名言:“哲学就是哲学史!”反之,哲学史也是哲学,当然黑格尔所说的哲学都是特指西方的,历史上西方哲学流派不同,观点也各自迥异;放在今天,我们探讨的建筑学和建筑师职业,虽然在近现代一百多年间由第一代留洋的中国建筑师从西方传入中国,并融合了一百多年的中国化探索,但从本质上说,其理论和方法体系仍是基于西方的建筑学学科和建筑师职业的历史的;作为一个最古老的学科和职业,建筑学在逐渐融合了东西方的思想和实践后,其思想、方法乃至哲学思考与人类更趋多元化的哲学发展脉络相伴而行,也构成了一个更为多元的有关建筑学的哲学思想演进状态和路径。
03
关于职业的正义观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实际是引用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城邦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优良的生活,而不仅仅是为了其成员对外在物质利益的分享,一句话,“城市生活”才是核心

实际上亚里斯多德关于城市和城市人有许多观点,今天读来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比如早在古代,关于正义观就已经是社会性的,与社会批评和社会理想联系在一起。公元前四世纪,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花了许多篇幅来讨论正义,以构筑他的理想王国,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也在讨论正义,但在他那里,正义指的是“各得其所”,也就是每个人都应得到他资格内理应得到的那一份,他认为个体应该有自由有能力选择他的终极目标,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我们是自由的,只要我们拥有实现我们潜能的能力。

由此思考今天我们所从事的建筑师职业和建筑学问题,我想“各得其所”“有自由有能力选择终极目标”也应该作为这个职业所应具有的正义性
04
关于建筑创作

在多元化的现实语境下,各个领域中的不及格、不和谐、不健康、不平衡以及不公平等负面现象似乎都有了更多借口,建筑师的创作状态呈现出了更加多样化的倾向,所谓的“非主流、小众化、实验性、网红效应”也完全可以与“主流、大众化、经验性、中规中矩”平等共存了,固然这里可能蕴藏着一种进步,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警惕那里也埋伏着任意颠覆传统以及无视规则、模糊标准的社会风险。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以GDP增长和市场为导向的价值取向对于发生在城市中各种决策的影响已经相当显而易见:因果常常可以互换,先可行再研究,招商引导规划,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甲方让建筑师、工程师们成了提线木偶。更有甚者,一些地方政府以服务招商引资为名,放任投资商提出的一些不切实际又有损城市的公共利益的一些设想,这样的苗头隐患更是巨大……而这些现象都成为我们在建筑创作中应该认真反思和审视的重要内容。

与其困惑、疑问甚至抱怨,不如化繁为简为建筑师这个群体自定一些行为底线,在态度选取和状态把握上不时提醒自己并形成习惯,概括起来,我把它归结为下面这样几条:

首先,要尊重城市,从及格建筑做起。所谓的及格建筑并不以追求成为潮流和吸引眼球为目标,但是及格的形式、内容和水准却一定可以符合以公共利益为标准的价值判断,也一定会给原本已经很复杂的城市少添混乱、多增和谐,而增加这样的及格建筑无疑应该有赖于学生、教师、建筑师以及城市化实践的各方决策者们的共同努力。

其次,要理解城市,从会打“补丁”做起。在这里,“补丁”作为缝合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的有效方法,应该在执业建筑师以及城市更新改造的决策者中间形成足够多的共识,让我们所在的城市少一些大拆大建,多一些适宜的“补丁”,新旧相融,相得益彰,这样的城市才更容易被读懂,这样的城市才不至于有一天彻底失忆。

第三,要关注自我,从“营养平衡”开始。一切创作行为的背后,思想方法和知识、经验储备总是至关重要,为了保持机体和思想的“营养平衡”,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就更加需要积极独立的思考。在海量信息和快餐文化的包围中,因为有了无法抗拒的“量”的获取,却反而因此伤害了“质”的提高,如果长期处在浅尝辄止还沾沾自喜的麻木状态中,“营养平衡”一定会被打破,这样的状态下所完成的创作质量自然可想而知,那么这些“营养”应该从哪里补充并怎样保持?至少应该让自己有意识地摆脱快餐文化的侵蚀,不要轻易地厌恶传统甚至与传统割裂,多从经典中发现未曾意识到的价值,当然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多接地气、多从现实中吸收营养一定是永不过时的方法之一。

第四,要调整心态,从平凡建筑做起。平凡建筑包括那些与百姓关系密切又量大面广的居住、教育、医疗、生产等类建筑的新建活动,也包括许多很不起眼的小建筑、旧建筑、小环境的改造和更新活动,一个城市如果可以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一定要依靠众多平凡建筑的和谐、精彩和动人,而非仅盯着那些少之又少的特殊建筑,在众多的平凡建筑上做出好文章。一个没有平凡建筑营造出基调的城市也难以跳出“千城一面”“千楼一面”的怪圈,形成属于自己的城市特色。

如果建筑师这个群体能够“各得其所”并按上述底线进行实践,可能这个职业的正义性就会水到渠成


杨晔建筑作品赏析

蒋少武摄影博物馆

项目地点:沈阳市沈北新区 

设计时间:2010 年 

建成时间:2011 年 

总建筑面积:4000 ㎡ 

“以个人的血肉之躯无法改变脱缰的历史轨迹,但手中的相机却可铭记历史。我在文革期间拍下四万张历史照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接受了法国摄影大师布勒松的名言:‘一个摄影记者的责任是不让历史留下空白’。他的理论成了我信念的压舱石,也是我从事摄影记者工作的最高追求”。——蒋少武

▲蒋少武摄影博物馆

▲蒋少武立面-模型

阜新孙家湾万人坑历史纪念馆

项目地点:辽宁省阜新市孙家湾 

设计时间:2014 年 

遗址占地面积:55 万㎡ 

建成开放时间:2015 年 8.15 抗战胜利 70 周年前夕落成向公众开放

总建筑面积:3000 ㎡ 

▲阜新孙家湾万人坑遗址

▲纪念馆草图

辽宁省体育训练中心柏叶基地(一期)

项目地点:位于沈阳浑南柏叶村

主要功能:射击馆、自行车馆、综合馆(游泳、篮球、网球、击剑)以及飞碟靶场、射箭场、足球场、田径场、山地车等训练、比赛 场地,以及配套的运动员公寓及别墅。为 2013 年第十二届全运会比赛场馆。 

总建筑面积:116354 ㎡ 

设计时间:2009 年 

建成时间:2012 年 

▲柏叶基地鸟瞰

▲柏叶基地建成全景

▲柏叶基地综合馆夜景

▲柏叶基地射击馆

辽宁省国际会议中心部长楼(7#楼)

项目地点:沈阳市棋盘山 

主要功能:会议、会见、宴会、客房 

总建筑面积:3274m²

设计时间:2011

建成时间:2012

▲辽宁国际会议中心7号楼


▲辽宁国际会议中心7号楼效果图

辽宁省孤儿学校

项目地点:沈阳市白塔堡 

设计时间:2008 年 

建成时间:2010 年 

总建筑面积:580350 ㎡ 

▲鸟瞰图

▲孤儿学校生活区实景

辽宁省图书馆新馆

项目地点:沈阳市浑南新区 

设计时间:2011 年 

建成时间:2012 年 

总建筑面积:103 267 ㎡ 

合作设计:法国 VP 建筑设计事务所(概念立面方案) 

▲辽宁省图书馆新馆


▲图书馆阅览室、大厅、儿童阅览室室内效果图

国家电网东北电力调度交易中心

项目地点:沈阳市浑南新区 

设计时间:2006 年 

建成时间:2009 年 

总建筑面积:85713 ㎡ 

▲南向沿河建成实景

▲投标模型移轴

▲多功能大厅室内实景

▲办公中庭

辽宁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地点:沈阳市沈北新区 

设计时间:2008 年 

建成时间:2011 年 

总建筑面积:81873 ㎡ 

▲辽宁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城建学院卫星图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

项目地点:辽宁省本溪县小市 

建筑面积:4895㎡

(其中原有保留建筑面积:1656㎡,新建建筑 3239㎡) 

设计时间:2004

建成时间:2005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外景

▲总平面图

▲构思草图

沈抚新城城市规划展示馆

项目地点:辽宁省沈抚新区 

建筑面积:6500㎡

设计时间:2010 

建成时间:2012

构思要素:抚顺市域的形状简化+东高西低的地势走向+内部功能的灵活组合+滨水岸线的自然接触 

▲沈抚新城城市规划展示馆

▲鸟瞰

沈阳市图书馆、儿童活动中心

项目地点:沈阳市和平区五里河地区 

设计时间:2004 年 

建成时间:2005 年 

总建筑面积:60000 ㎡ 

▲沈阳市图书馆、儿童活动中心


▲沈阳市图书馆保留原有古树的小广场

▲构思草图

鲁迅美术学院体育馆

项目地点:鲁迅美术学院沈阳校区 

设计时间:2006 年 

建成时间:2007 年 

总建筑面积:4800 ㎡(钢结构) 

▲鲁美体育馆

▲总平面图及草图

沈阳医学院亚太国际护理中心

项目地点:沈阳市皇姑区 

设计时间:2005 年 

建成时间:2007 年 

总建筑面积:24000 ㎡ 

▲沈阳医学院亚太护理中心

▲沈阳医学院亚太护理中心平面图

抚顺市博物馆、非遗馆、群艺馆综合体

项目地点:沈阳市抚顺市浑河北岸 

建筑性质:旧建筑改建 

原设计/改建设计时间:1999/2016

总建筑面积:20410㎡,

层数:地上 14 层/地下 1 层 

建成时间:原有建筑建成 1999/停建状态     

▲效果图

▲原有建筑及原貌

▲总平面图

刘鸿典建筑博物馆

项目地点:沈阳市和平区 

设计时间:2017 年 

建成时间:2017 年 

总建筑面积:600 ㎡(其中原有建筑面积 300 ㎡) 

注:项目前身为北方重工业城市沈阳上世纪90年代前非常普遍的锅炉房。改造工作的操作者们既是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室内设计师,也是建造师,还是使用者、梦想家,正是在这样的判断下,用“城市修补”的观念和“拼贴城市”的方法,完成了一个经典改造案例,也向老一代建筑师致敬。

杨晔手绘作品赏析

草图是建筑师的工具,也是建筑师的语言……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能和何镜堂先生等各地的建筑师们同场切磋,也是一次难得的经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书画作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杨晔简介

杨晔1968 年出生,1990 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2008 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硕士。

历任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规划师、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现任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沈阳建筑大学、东北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曾获 UIA 世界大学生设计竞赛第一名 UNESCO PRIZE(1990)、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1998)、辽宁省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建筑学会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首批辽宁省工程设计大师等荣誉。 

在担任辽宁省院院长 10 年期间,与来自德国、美国、日本等国的十余家高水平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公司开展了广泛而深入合作,推动团队的设计视野、专业化的工作流程和创作水平的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