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您没有关注我,我的心像刀割般的疼,快点关注起来吧。 哈喽,帅气/靓丽的哥哥/姐姐们,千盼万盼终于盼到你。 绍圣四年,七月二日,苏轼被贬至儋州,很快便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此时,苏轼的弟弟苏辙被贬于雷州,正与儋州隔海相望。孤独的苏轼面对着永恒的明月,写下这首《西江月》,抒发郁愤凄凉的心情,兼怀一海之遥的弟弟苏辙。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世事就像是一场梦,年华易逝,能度过多少个中秋。秋风萧瑟,落叶纷飞,眉鬓染霜,人的容颜也终将老去。 一个人把酒赏月,无人来访;明月高悬,却被云挡住。这个中秋能与谁一起度过呢?只能一个人喝酒,凄凉的望着在北方的人。 这首词上片寓情于景,叹人生苦短,壮志难酬。下片借景抒情,感叹世道险恶,人生寥落。苏轼当时因为被谗害,贬至儋州,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自然避如水火,所以才有了“酒贱常愁客少”的出现;而如今奸臣当道,排斥善类,忠心之人反而遭到贬谪,所以才有了“月明多被云妨”。在这中秋之夜,没有志同道合的人能与苏轼把酒言欢,他思念亲人,但弟弟被贬雷州;他忧虑国家,却被贬谪在外,此时也只能“凄然北望”。 整首词读起来是比较悲伤的,但苏轼天性心胸旷达,这样的挫折又怎能难倒他呢? 三年后,苏轼遇赦北归,渡海时写下了“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的句子。“月明”虽然“被云妨”,但云总会散去,明月一直都在,这就如雨过天晴一样,令人神清气爽,心情舒畅。天空的面貌,海水的颜色,本来就是澄澈清白的,就如苏轼是被人陷害的,他本身是清清白白的,不需要别人来帮他洗刷罪过。 两相比较,可见苏轼被贬海南的时候,还是保持着自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虽然受到谗害,但还是威武不能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