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林市全州县1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之一永岁镇慕道村

 探秘桂北 2020-08-18

           广西全州县在国家前四批传统村落名单中是一片空白的,但在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中却一下冒出了12个,永岁镇慕霞村委慕道村便是其中的一个。

慕道村村貌1

说句实在话,慕道村过去在全州的名气不算靠前,所以它被授予国家级村落让许多朋友感到意外。我虽然从该村经过多次,但从没有去村里面瞧一瞧。所以当它荣获国家级传统村落后,便想去看一下。

慕道村村貌2

在2019年9月8日,陪桂林航天航空工学院湘桂古道文化遗存项目组组长叶桂郴教授、广西桂学会桂林联络处副秘书长陈宪忠教授、桂林市社科联副主席伍垂龙先生等朋友考察湘桂古道时,有幸作陪,才得以第一次入村考察。

从村旁经过的石拱小桥

  洮水,古地理亦有记载,徐霞客游记中也有记述,它发源于左、右二江,从村前流过,可灌溉四面环山的3800亩肥沃小盆地——慕霞田垌。慕道村实际上是座落于洮水之滨的一个村庄,当年汉军与英布在这一带大战,全州古城洮阳县因此而得名,这是广西有确切记载最早的县之一,仅晚于公元前221年在全州县境设立的零陵县。明代嘉靖内阁首辅蒋冕有《洮水名县最先》诗。

小桥用巨大的青石砌成

慕道村在全州县城以北19公里,属于永岁镇慕霞村委管辖。清代为广西桂林府全州升乡礼村,也曾名为慕头村,民国时为桂林专署全县升平区慕道村,现在名称为桂林市全州县永岁镇慕道村。慕霞村委之名取自慕道村与日霞村各一个字。第五批国家传统村落公布时为全州县永岁镇幕霞村委慕道村,2008年的《全州县行政区划图》上面标注的是暮霞村委幕道村,百度地图标为暮霞村,慕霞村委一位姓蒋的委员给了我一份资料写的是《全州县永岁镇慕霞村委慕道村人文历史简介》。从以上看出,村委与自然村之名在不同的资料都不一致,这种现象在各地都广泛存在。从常理上分析,当地人的资料应该可靠一些,高德电子地图也标注为慕霞村委慕道村。故本文用慕霞村委慕道村之名。

昔日的湘桂古道从村旁经过,还保存青石板路,我们都要体验一下

这是进入慕道村的门楼

从村里往外看这个破旧的古门楼

 慕道村始建于明朝早期,拥有近600年的历史。全村主要民族为汉族。为蒋氏念六郎一支,为避战乱自湖南迁徙至梅潭,再到礼村(今慕道村)。以蒋氏为主族,申报国家传统村落时有2280人(含在外人口)。实有户籍450户,常住人口1874人

村里的柏树也是一道景观

考察组成员走入古色古香的慕道村欣赏村里的景观

村中现存古民居建筑甚多,民居以砖木结构为主。石砌、砖砌、青瓦有穿斗式和抬拱式,有三叠马头墙,金字形山头墙,祠堂墙体有弓背形山墙。内有木雕、外有砖雕、灰浆浮雕等,甚为壮观精致

                  两层楼的古民居

慕道村蒋姓大家族,占全村人口95%以上,还有吕姓,是民国年间由吕公尧凤从现黄沙河镇新铺里吕家村迁来,因其内人蒋秀娣是慕道村蒋氏闺秀,为寻生计,到慕道村做点酿酒、磨豆腐的小生意,故定居于斯。

古村巷子

在武科行列,曾出过多名举人:道光元年(1821)蒋太勋,道光十一年(1831)的蒋太助,签选兵部差官、五品守备;道光十五年(1835)蒋世贵偕侄蒋君台分别中二十八名与二十五名武举。有官方批赠之“叔姪联芳”匾额悬挂自家院落门楼上,还立有功名甲石,至今犹在。

悬挂"叔侄联芳“匾额的人家

这户人家两边进行了一些修复,看起来挺美。

虽然新,却不乏古味

奔腾的骏马

走入室内

此户人家的门外景观

    民国时期(1927年),村里在路旁修建了一座30平方米的精美小凉亭供路人歇息。

                                 路旁小凉亭

此凉亭砖木结构,墙体八角,瓦面四角,设石站枋,东南西北有烧砖砌成的四条拱门,亭顶尖角,积木架于墙角叠拱而上,四翘角,美观大方。

                      1927年修建的凉亭,门额题为"祥云"

历经92年风雨

                                   远处看有92年历史的凉亭

     村西北田垌中间,耸立着一座小山峰,名曰宝昌山,周长约在400-500米左右,有如桂林之独秀峰,南北两面各100米处有两个土堆,与石山互相衬托,跟旧时文官的冠帽很相似,有人美其名为宰相帽。

宝昌山形似官帽

近观宝昌山

      村里奇山众多,西北狮子头岭像一头怒吼的狮子,西边有观音骑龙的小山,酷似一条潜伏着的巨龙故名龙储伏。此外还有牛眠岭、寨脚底、横牯岭等相当形象的自然景观。 

    据村民说,村里曾有莲花庙、岩底观、宝昌寺(岩壁上曾凿有“佛”字)、迴龙庵等多处庵堂寺观,可惜毁于特殊时期。规模最大的属慕道村西南二公里处山上的苦炼庵,此庵总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可能建于明末清初,最早的维修碑记是乾隆三年。有石天井、石香炉、石板地,正中佛座(神龛)精雕细琢,龙飞凤舞,摆放如来与数十尊神像,天花板上有神话壁画。佛座后是后天井,后墙上嵌有浮雕,正中书“西方胜境”四字。大约在1890年后,香火衰落,僧侣渐散。

 苦炼庵里曾办过私塾学堂,有一位叫蒋佐臣的外村老师在山门墙上题了一首七律咏景诗,描述了该庵的景观风貌,诗曰:

茂林修竹在轩边,清净幽闲别有天;

鸟语常闻湘子调,花香何让夏池莲;

月移松影墙高入,风扫桐叶天半旋;

更得后山真巧处,观音打坐似神仙。

  今慕道村有各个学科的硕士、学士、大学生已近100名,还有众多的教授、研究员、博导、知名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正、副厅局级、处级领导干部和大校、中校军衔的师、团级干部。

本文参考了吕余生、蒋士安先生撰写的《洮水之滨的传统村落——慕道村》,还得到了慕霞村委蔣士安委员的帮助。致谢!

蒋廷松

走进才湾12:广西全州新石器时代遗址卢家桥走访记

老家猴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