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孩子培养成学霸到底有多难?专家:做好这一点胜过天价补习班

 cuishiwei藏书 2020-08-18

相信大家都很羡慕那些学霸的家长,是怎样把孩子教育地那么好,那么会学习的。每一对父母都在追寻:到底怎样做更好的父母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是不是只要爸爸妈妈是学霸,孩子就一定也不差?如果你看到过这样的提问:

“我和太太都是985大学的,读书都很好,但是孩子却是个学渣,我极其纠结郁闷,怎么办?”

你就会知道,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把孩子培养成学霸到底有多难?专家:做好这一点胜过天价补习班

培养学霸方法千万

孩子能不能成为学霸被很多因素影响,除了那些我们不能改变的,有一个点家长是可以做的,并且有能力做好。

那就是语言,忽略这一点,你就错失了养成学霸的好机会。

著名的“30 million word gap(3000万词汇鸿沟)”理论发现那些词汇量大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更优异。

把孩子培养成学霸到底有多难?专家:做好这一点胜过天价补习班

词汇量大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

1995年,美国人类学家、认知学家贝蒂·哈特和托德·雷斯利做了一项调查研究,用2年半的时间跟踪调查42个家庭,记录每个家庭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对话。

研究结束,调查结果发现生活在贫困家庭的孩子IQ是79,平均接受1300万个单词,而富裕家庭的孩子是117,平均接受4500万个单词,中间有3000万的差距。

在孩子们10岁时,贝蒂和托德对这些孩子进行了回访,结论是,那些词汇量大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更优异。

纪录片《北鼻异想世界》中也探索过婴儿和语言的关系。语言是一种我们表达自己展现个性形成的主要方式,婴儿在一岁半时通常会经历一个语言爆发期。

他们依靠什么去积累自己的词汇呢?词汇的积累跟爸爸妈妈说话的多少有关吗?每个地区的婴儿在早期说的词汇都一样吗?

英国的科学家经过观察统计发现英国的婴幼儿使用的词汇在地域有差异,有些地方的孩子习惯于说谢谢、对不起,有些地方的孩子会说外婆,他们最早使用的词汇会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

北爱尔兰和英国东北部的孩子更常用“祖母”这个词,说明他们常见祖辈,或者可能和祖辈同住。

最早使用的词汇往往也跟社交相关,或者和生活中重要的人相关,比如爸爸妈妈经常说的词汇。

科学家在佩西的身上放置了词汇追踪装置,能记录佩西听到的每个单词和他说出的每个单词。

一开始她妈妈每天跟他说的词汇数量是1.3万个,他能说2500个,在她妈妈把词汇量提升到1.37万个时,他能说2800个词汇了,增量达到了13%,妈妈的词汇增量是5%。

增加对佩西说话的数量和他口头交流的机会,尽可能多交谈是对儿童语言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把孩子培养成学霸到底有多难?专家:做好这一点胜过天价补习班

多交谈是对儿童语言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语言是被我们的个人经历塑造的,我们在婴儿时期使用的语言数量对塑造我们的个性非常重要。

在婴儿时期听到许多词汇的婴儿更容易在之后获得更大的词汇量,并且在学校表现更好。

2018年,麻省理工学院认知学科学家团队对这个差距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影响孩子大脑发育的,不仅仅是词汇量,还有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

他们以多名4-6岁的儿童为研究对象,扫描他们的大脑活动,并且回顾孩子与父母在家中互动的录音发现,当孩子与父母交谈的频率越高,大脑皮层反应及语言相关反应区域活动就越强。

研究最终的结果表明,影响语言能力、学业成绩和智商的因素并不是社会经济地位。而是父母与孩子对话是否多,交流是否充足。

想要让孩子智商提高,学业有成的关键一个是词汇量,另一个是语言互动频率。

词汇量是基础,在孩子会使用词汇之前,他需要先知道有哪些词汇,是什么意思,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有了词汇的积累,他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在亲子交流中使用语言进行对话。

那么我们如何给孩子构建一个良好的丰富的语言环境?只是多说就行了吗?

常听不少朋友说,我都把嘴皮子磨破了,和孩子说话说得嗓子都哑了,感觉对他影响也不大啊?

把孩子培养成学霸到底有多难?专家:做好这一点胜过天价补习班

词汇量是基础

除了词汇量输入,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对孩子说的话都是高质量的吗?

什么是高质量的语言?

说话的真诚度:是否全身心在和孩子交流,还是一边和孩子说话,一边看手机?

说话的内容:你的说话内容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对孩子的语言能力也大有影响。

说话的方式:是注重和孩子的对话沟通,还是不管不顾,自言自语,是场景化的语境,还是抽象的语境?

实际上,通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对学前儿童来说,在学校里专门的“词汇学习”,效果远不如生活中,通过大量地、使用低频词汇讨论孩子感兴趣的话题的自然词汇习得。

忽视词汇背后的“知识”,仅仅关注作为语言的词汇本身,对孩子的学习和语言发展都是错误的方向。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和孩子进行对话和沟通。

场景化对话

在孩子还不会说话时,我们要多观察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儿童词汇的发展,那些与孩子感兴趣的活动相关的、有社会交往目的对话对孩子词汇的发展很有帮助。

当孩子指向某样东西或眼神看向它,妈妈马上说出这件东西的名称,就是一个很好的语言“互动”。

当孩子渐渐长大,可以进行对话时,可以和孩子共同讨论某项共同注意的事物(比如共同阅读图画书的时候,讨论书里的内容),或者沟通某项正在进行的活动(比如收拾玩具、穿衣服等)。

这样的互动对话模式中,成为孩子提供了可视化、可触摸、可理解的场景。在语言交流中的“词汇”,因此变得容易习得。

把孩子培养成学霸到底有多难?专家:做好这一点胜过天价补习班

场景化对话

描述性对话

一边干活一边描述手上的活,对于孩子来说,这种讲述是让其沉浸于语言环境的好方法。

讲述过程和步骤除了能扩展孩子的词汇量,还能让孩子明确知道词汇发音和意义之间的联系。

“妈妈来给你换尿包啦。哇,湿透了。难受了吧!”

“来吧,宝贝我们换片新尿包。”

“你看看,不湿啦。来摸摸,是不是又干又软。”

“换了是不是舒服多了?”

“来吧,现在换上你的蓝色小裤子。”

此外,讲述还可以让孩子熟悉日常活动的操作步骤。尽管这些活动大部分都是家长代劳的,但讲述最终还是能达到让孩子独立自己做的目的。

把孩子培养成学霸到底有多难?专家:做好这一点胜过天价补习班

描述性对话

回应问题式对话

研究表明,18-60个月的孩子,平均每小时问成人50-120个问题,绝大多数是向成人寻求信息。我们都知道0-3岁是孩子大脑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语言爆发的时期。

孩子的提问并不是特意想要学习词汇,然而成人有策略、词汇和信息丰富的回答,却不仅能提供孩子答案,更能够自然而然地支持孩子的词汇学习。

来自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孩子,他们的提问很少获得家长的回应,这种词汇学习机会的损失,也是导致知识和学业差距的根本原因之一。

把孩子培养成学霸到底有多难?专家:做好这一点胜过天价补习班

回应问题式对话

坚持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对扩展孩子的词汇量非常重要。

Whitehurst.G.J教授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月的亲子阅读习惯对孩子语言发展的影响会持续9个月。

亲子阅读方式的差异,父母使用开放性问题、拓展性问题、功能性问题带领孩子阅读和父母随意阅读对孩子词汇量的增长有明显差异,前者比后者词汇量更多,孩子表达时的平均句子长度更长。

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要根据他的发展特点来选择不同的对话方式。

把孩子培养成学霸到底有多难?专家:做好这一点胜过天价补习班

坚持亲子阅读

那么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语言交流的方式是否也要不同呢?

出生到6个月: 及时回应

这个阶段,我们通常要说一些“妈妈语”,为了吸引婴儿注意力而发出的一系列夸张声音或表情。

在宝宝发出声音的时候给予积极的回应,宝宝从满月开始就能简单的发音,比较简单的元音,慢慢到一些辅音。

给宝宝积极的回应,宝宝“啊”,你也“啊”,宝宝会很高兴,更加愿意发音,宝宝开口多,口腔肌肉会得到相应的锻炼,70多块口腔肌肉协调应用才能开口发出声音、说话,多锻炼口腔肌肉。

6-18个月:大量输入

这个阶段是孩子语言的爆发期,孩子的可接受词汇在这个阶段急剧增加。

这时候就要使用上文中的场景化对话与描述性对话的方法,多观察,关注当下,发现孩子的兴趣,满足他的需求。

18-36个月:更多挑战

这个阶段的孩子语言和认知能力快速发展,同时孩子也会问越来越多“为什么”了,父母可以开始与幼儿进行更有挑战性的对话,使用更多不同的词汇和句子,加入更多的信息。

语言是帮助儿童构建知识框架的手段,尽量回应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和提问、帮助孩子深入地、具体地了解他们想知道的内容,这就是让孩子变得更聪明的关键所在。


培养孩子成为学霸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这一条是每位父母都可以着手开始做的,并且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效果,快和孩子愉快对话起来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