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扁平颅底

 昵称74274318 2021-03-18


扁平颅底(platybasia)是指因颅后窝发育位置较高,前中颅后窝失去了逐渐降低的阶梯状排列关系,整个颅底平坦。

扁平颅底常根据基底角的大小来诊断。从蝶鞍中心点向鼻根部(鼻额缝)和枕骨大孔前缘各做一连线,两线的夹角称为基底角(图1)。基底角的正常值为135°±10°。基底角大于 145°提示扁平颅底,基底角小于正常值时一般无临床意义。在矢状面MRI上测量基底角时, 有时很难判定鼻额缝,可以采用额骨与颅前窝底的交界点代替鼻额缝(图2)。

图1  基底角测量方法示意图

基底角为蝶鞍中心点与鼻根部和枕骨大孔前缘连线所构成的夹角

图2  正常基底角

男性,10岁。在正中矢状面MRI测量基底角大小,数值为128°

扁平颅底需要与颅底凹陷症相鉴别。扁平颅底与颅底凹陷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在病理学上不存在任何必然的联系。扁平颅底这个名称仅仅描述了颅后窝的位置较高这一特定解剖形态,是颅底发育变异的一种表现形式,单独存在时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因而无实际的临床意义,也无需特殊处理。但是,扁平颅底有时合并颅底凹陷症(图3)。

图3  轻度扁平颅底合并颅底凹陷

在矢状面T1WI测量的基底角为150°。同时,齿突尖超过Chamberlain线上8mm,延髓屈曲后弓,小脑扁桃体下端变尖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 高勇安,张念察,临床颅底影像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版权申明:本公众号所有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及个人可与我们联系{微信y779243973},我们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